《后乔丹时代》
第3节

作者: 民非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谈判的核心,是限制顶薪。对于资本家而言,只要限制了这个大头,哪怕让他们在中低层球员年薪上做出些让步,他们也依然有赚无赔。对于NBA大部分球员来说,限制顶薪对他们的损害并不大,毕竟能拿顶薪的球员也就那么几个,如果要他们在一份限制顶薪,但能增加中低层收入的协议下签字,他们肯定毫不犹豫的落笔,但是,可悲就可悲在,当时的球员工会主席正是顶薪俱乐部成员,尤因;副主席是谁呢?依然是顶薪俱乐部成员,奥尼尔。还用说吗?尽管工会高层口口声声说代表的是全体利益,但是想都不用想,真的要坐上谈判桌,高层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必然还是自身利益。让一个顶薪球员来代表NBA全体球员的利益?大家觉得可能吗?所以啊,这年头千万别被人代表,代表你的人有他自己的算盘,一旦你们利益不能完全一致,那基本你就得被代表给卖了,血淋淋的现实啊,同志们。所以为什么此后的球员工会主席不再是顶薪球员了?而是诸如安东尼奥戴维斯和小鱼费舍尔这样的中等球员?明摆着,只有这种收入档次的球员才能代表大部分NBA球员的利益啊。

  于是,7月份和8月份,球员工会和资方代表进行了两次会谈,结局都是毫无疑问的破裂,工会高层在限制顶薪的有关问题上,基本上,寸土不让——在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谁还不都是红着眼往前冲?双方没有谈拢,工会不愿意在劳资协议上签字,而且直到11月份,劳资谈判依然没有进展。
  幕后黑手据说是当时球员经纪界的大鳄法尔克——比现在费甘强多了,他手下有12名球员,都是顶薪俱乐部成员,其中就包括乔丹和尤因这样大牌中的大牌。据说此公出了一个馊主意,要球员讨薪,然后有可能的话,重组一个联盟——这叫过河就拆桥。反正有球员一分钱,就有他一份钱,既然法尔克同学手下的都是顶薪球员,他当然也没兴趣去管普通球员的死活。

  当然了,大卫斯特恩同志也不是好惹的,他很快就放出风来,说资方早就已经给出过提高球员平均薪水的议案,但是球员工会好像不是这么想的,此话一出,当然工会立即遭到了普通球员的强大压力,球员们认为自己被出卖了。这是一招杀手锏,而正是这招杀手锏使得劳资谈判迎来了生机。
  1999年1月20日,尤因终于在新的一份劳资协议上签字,而经过了长达191天的停摆之后,NBA也即将在2月份迎来新赛季。
  伴随着停摆危机,NBA史上最出色的球员乔丹,在1月13日正式宣布退役。当然,很多人都认为,乔丹在这次停摆危机中跟他的经纪人法尔克一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而他的退役,也同样是在压力下做出的决定。
  后乔丹时代终于正式开启了,但是对于大卫斯特恩而言,肯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没有乔丹这张王牌,NBA该怎么办呢?

日期:2010-03-31 09:59:59

  没有交接的神权
  下面转入回忆:
  在我小学升初中的这段时间里,体育界被两条新闻所占据:
  一、在刚结束的一届精彩绝伦的世界杯中——或许是近几届最好的,一个秃子——当时似乎头还不是那么秃——用两粒头球砸倒了不可一世的四星巴西,从此,这个秃头取代一对兔牙成为世界足坛的标志。这个秃头是齐达内,后来我知道原来此人并不以头球见长,而这对兔牙的拥有者则是当年风头最劲,试图依靠一届世界杯来奠定下一代球王地位的罗纳尔多。决赛比分是令人跌破眼镜的3:0——当时我还不怎么看体育,但是像我这样一个不怎么看体育的小学生都知道,巴西才是那届杯赛的最大热门。然而,现实是,巴西输了,而且是那么夸张的比分——当时不怎么看体育的我都意识到了这个比分的不同寻常,一大堆已经为新球王登基而事前准备好稿子的记者,估计跟当时懵懵懂懂的我一样,陷入了手足无措的境地。记者们不知道要怎么为他们此前的疯狂造势收场,好在,有一条流言的出现给了这些人一个台阶,这条流言时至今日仍在流传,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罗纳尔多曾在决赛前出现癫痫症状,而罗纳尔多选择登场比赛的背后则是一个巨大的商业阴谋——好像跟耐克有关?我记不太清了。

  二、篮球之神乔丹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役。此前,我没有看过乔丹任何一场比赛,当时我还是个因为体育总是不及格而痛切一切跟体育有关的事物的小学生,但是乔丹的影响力实在太巨大,尽管我没看过他的比赛,但我还是知道,这是篮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当然,我对乔丹的所有认知,也仅此而已,就跟当时我知道球王是贝利一样,一个空泛的概念而已。

  但是,我很快就正式接触竞技体育了,而这则要感谢万恶的体育课。对我这样一个毫无运动细胞,不能跑不会跳,协调能力差到极点,篮球拍两下就会滑出手心的人来讲,上体育课实在是跟上刑场没什么区别,所以我总是期待体育课当天会下雨,然后就能上我热衷的室内体育课了。运气的是,室内体育课终于来了,但是不幸的是,体育老师不准备放过我们,他让我们去多媒体教室看片子——我记得有两部,一是98世界杯的比赛集锦,二是乔丹的自传电影。

  从此,我爱上了竞技体育。
  集锦给我的印象不太深了,我只知道,当时我被一首歌给打动了——没错,瑞奇马汀的生命之杯(the cup of life)。在我看来,这绝对是最棒的体育歌曲了,尽管此后多年我接触到的信息是,体育史上最有感染力,最能传达体育精神的,是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手拉手(hand in hand),但是我并不打算放弃我的想法,生命之杯才是最棒的,至少是最有感染力的。生命之杯的感染力在于,它居然让一个基本没有任何运动和音乐细胞的略显刻板的初中生听得激情澎湃,那种疯狂的律动,能让最冷静的人疯狂。

  然后是乔丹的那部自传电影。现在我已经说不出里面的任何情节了,因为此后我再也没有重新看过,我只能说,这部片子抓住了我,而这就够了。
  现在我知道,乔丹退役给NBA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因为,某种意义上说,在乔丹的时代,篮球只有两个部分,乔丹以及乔丹的对手。在征服了所有对手,君临天下后,乔丹成为了神,而那些被他打败的对手则升格成了传奇——至今那些乔丹对手的球迷都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不是因为乔丹,或许XX早就有了多少冠军,现在的球员真幸福,因为他们不必遭遇乔丹,如此之类。在神的光辉笼罩下,失败者也变得更具光辉,这就是神的力量。

  神的离去最大的问题是,他没有像前辈那样交出他的权杖,他留下的只是一个体育史上电视播放最多的,那个华丽的pose。对于乔丹而言,这是一段完美的告别演出,但是对于NBA而言,这是一段充满着复杂滋味的影像,是的,这是个经典,然而,这是个逝去的经典。魔术师和大鸟联手拯救了70年代挣扎于泥沼中的NBA,使得这个濒临破产的体育联盟,使得这项巨人运动重新焕发了生机,而乔丹接过了他们的枪——不论在竞技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乔丹曾经在大鸟眼皮底下创造过季后赛单场63分的奇迹,以至于向来桀骜不逊的大鸟惊呼当晚跟他打球的是上帝,同样,乔丹所获得的第一个总冠军戒指,击败的对手则是魔术师率领的湖人。现在,谁来接过乔丹的枪?

  这个严肃的,事关NBA发展前景的大问题丢给了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尽管可以想见的,大卫斯特恩对乔丹在劳资纠纷中扮演的角色不甚满意——当然,在外界面前,他还是得极力维护他手中王牌的形象,但是在乔丹真的选择退役的那一刻,想必斯特恩也跟大多数球迷一样,有一种天塌地陷的感觉。当时,乔丹就是NBA,NBA就是乔丹,大卫斯特恩深知这一点,他也知道这个联盟一旦丧失了这张绝对王牌,接下来会造成怎样的震动。

  当然了,没了乔丹,日子一样还得过,大卫斯特恩本着我能制造第一个神,也同样能制造第二个神的心态,开始了他孜孜不倦一直持续到今日的造神运动——尽管这项运动,恕我直言,早就已经是声名狼藉了。
  早在乔丹退役前,一众乔丹接班人就开始浮上台面——而这其中,呼声最高的是两个人,格兰特希尔以及便士哈达威。要成为神的接班人,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无非是形象好,气质佳,球技出众,换句话说,必须是偶像派中的实力派,实力派中的偶像派。当然,相信所有人都不否认,希尔和便士符合这些基本条件,斯特恩同志怀着最美好的憧憬希望他们能尽快接过神的枪,可惜,斯特恩似乎忘了请些异能人士卜卦算命,毕竟有没有能力接班是一回事,而有没有这个机运是另一回事,而在历史的漫漫长河里,机运通常显得比能力更为关键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
  这些惨痛的经历或许是导致斯特恩同志最终放弃偶像路线,选择实用路线的最关键因素——否则我们该怎么解释,将要君临天下的吾皇居然浑身上下看不出一丝飘逸脱俗的痕迹?如果说乔神是把剑,那么LBJ就是柄斧,完完全全的两个套路。不过,斧虽然不够剑那么轻灵,怎么说也坚实耐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的斯特恩大人太知道坚实耐用的重要性了。

  造神运动将始终贯穿于后乔丹时代,我们发现,其实不单是中国人有着浓烈的大一统情节,老美其实也不例外——当然或许只是斯特恩?谁知道呢?
  但是,斯特恩大人始终没有弄明白一点,那就是,真神永远不是造出来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