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乔丹时代》
第4节

作者: 民非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然,神的退役并非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噩梦,那些被神压制多年的各路英雄,他们终于发现该到他们抓住青春的尾巴的时候了,只是,悲凉的是,又还有几个称得上拥有青春的尾巴呢?神曾经给过一次机会,但是这次机会被贪婪的大梦一个人吞噬——滑翔机凑巧分了杯羹,这是第二次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
  地球上打球最好的巴克利爵士;
  铁血作风的爵士双煞;
  从不畏惧神权的雷吉米勒;
  自己的主场曾屡屡成为神的表演舞台的尤因;

  将垃圾话上升为艺术层面的手套佩顿;
  为这一刻,他们等待了太久。
  他们的青春,大部分时间都扮演了他们极不甘愿,但却无法摆脱的角色,虽然他们是最悲情的配角,但是,再悲情的配角,终究也不过是配角。
  他们还能成为主角吗?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

日期:2010-04-01 09:49:43

  被毁掉的一季
  劳资纠纷毁掉了一切,原本NBA应该趁着人气高涨的时刻趁热打铁,将篮球运动从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的——98年总决赛时,NBA的受关注度到达了极点,甚至连我这样对体育深恶痛绝的孩子都知道了有NBA这样一个东西,可悲的是,经历了漫长的扯皮和停摆,乃至乔神宣告退役之后,NBA的受关注度下滑到了低点。足球抢走了所有的风头,原本应该成为篮球迷的孩子抢先一步成为了足球迷,而我,不厚道的说,同样也是从足球迷开始起步的。尽管乔丹的自传电影抓住了我,但是,NBA却没有能在这个基础上把我抓紧,没有比赛怎么行呢?更何况,相比较生命之杯给我的灵魂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震撼,乔丹又算得了什么呢?生命之杯才是唤起一个孩子对运动的原始热爱的最佳符号啊。

  当然,我没有爱上运动,在体育课山,我依然还是选择旁观,我没有参与任何球类项目,我最喜欢的体育课内容是——慢跑一圈,然后自由活动。我喜欢的自由活动的方式是——看同学打球,可惜的是,直到高中,这样的体育课才真正成为常态。没办法,中考是要考体育的,初中的体育老师是要我们的前途负责的,自由活动是不现实的,该进行的运动还是要进行的,哦,真TMCD!尽管我对运动不再那么排斥,但是我不排斥的是作为旁观者,而不是亲历者。这真是一段痛苦的回忆,我依然还是我,仍然天天盼望上体育课能够下雨。

  但是,这不妨碍我成为球迷,确切的说,成为足球迷。我爱上了德国队,因为除了贝利和当时如日中天的罗纳尔多之外,我知道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球星是克林斯曼——来自于我小学同学的启蒙。当然,克林斯曼打完那届世界杯就退役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德国,因为通过恶补历史,我了解了德国队的历史,我知道,德国队的气质才是吸引我的所在。从一开始,我就不是个追星族,事实上,当时青黄不接处于历史最低端的德国也没什么星值得我追的。我不会因为一个球星而喜欢一个球队,虽然克林斯曼是个媒介,但我爱上德国并不是因为克林斯曼,而是这支球队钢铁般的意志以及他们的团队作风。团队作风这样的概念当时我还不太理解,但是钢铁般的意志我已经能够领会了,我了解到,德国队是逆转之王,不到90分钟比赛吹响,他们绝不会放弃比赛,所有球队,要确认他们击败了德国队,必须等到裁判吹响终场哨。这是真正的王者气质!虽然德国队并非总能成为王者,但是他们的气质属于王者!我喜欢这样的气质。

  马刺队拥有和德国队类似的气质——低调,沉稳,严谨,坚韧,强调团队合作,因此,还有什么能阻挡我喜欢这样一支球队呢?当然,尽管马刺成为了缩水赛季的冠军,但我并不是在这个时候喜欢马刺的,事实上,没人会在缩水赛季成为NBA球迷,更别提是一支特定球队的球迷了。然而,当我真正成为马刺球迷之后,我却不得不从历史的垃圾堆里重新翻出这个自从魔鸟拯救NBA以来最灰暗最缺乏话题的赛季。尽管这个赛季的常规赛确实如大家所知的那样,没有任何话题,也激不起什么动人的回忆,哪怕最热爱篮球的人都无法对其产生哪怕一丁点的兴趣,但是,说到底,这是马刺的夺冠赛季,上面记录着呆子的首次登顶,作为一个虔诚的刺迷和呆迷,我认为我有责任去了解这样一个看上去寡淡无味的赛季。

  事实上,98-99赛季的NBA原本不应该是这样的剧本,这个剧本本应是:活在乔丹淫威下的那些英雄豪杰们,那些历史上最出名的失败者们,当乔丹终于离去,他们奋起余威,趁着新时代的统治者还没有横空出世,去争取他们或许是人生中最后的机会。一群老人为了自己的终极理想,在他们最好的年华已经逝去的时候,用超越一切的体育精神去争取属于他们最后的光辉,在互相惨烈的竞争中,这些老鸟用不屈和奋斗写下了属于他们人生最亮丽的篇章,他们的精神得到最终的升华——小学作文里通常都会这么煽情,但是,果真如此的话,其实就是这么煽情。如果要给当年季后赛做个规划的话,东部决赛应该是雷吉米勒与尤因的双雄会,西部决赛则是加里佩顿&查尔斯巴克利(好吧,他们不在一个队)对阵卡尔马龙&斯托克顿,最后的总决赛?怎样都好。乔丹手下的刀下亡魂们,本应该利用这个赛季给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做最后的了结,然后当他们耗尽人生最后一丝明亮之后,一代新人换旧人,NBA正式改朝换代。

  可惜,这只是我个人意淫的情节,98-99赛季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轨道,劳资双方光是嘴仗就一直从98年夏天打到99年年初,而当这个赛季正式开打时,已经是99年2月——离正常的98年10月底,足足推迟了三个月。而推迟了三个月才开打的NBA当然已经没有任何力气去完成任何有美感的剧本设计了,他们已经在劳资谈判中耗尽了精力,接下来这个赛季就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仓促。没有人在享受篮球的乐趣,大家只是带着一种例行公事的态度来完成这个注定已经支离破碎的赛季,然后,等待下一个完整的赛季。

  当然了,尽管这个赛季已经如此而已了,但是要例行完这个工事,我们会发现,其实并不是太容易,原因是,赛程实在太紧密了。我们以爵士的赛程为例,他们的首场比赛是2月5日,最后一场则是5月4日,一共有多少天呢?答案是89天,而在这将近90天的时间里,要打50场比赛,平均1.8天要打一场比赛。如果说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我们直接节录爵士该赛季三月份的恐怖赛程以资作证:他们需要比赛的日期分别有2、3、5、7、9、11、12、13、15、18、19、21、23、26、27、30,一共要打16场比赛,其中包括3个背靠背,1个背靠背靠背(我不知道三天打三场该怎么说),比赛与比赛之间,通常只有1天的休息时间,当然,福利还是有,这个月里,他们最多能在比赛间歇休息到两天,但是这样的福利仅仅只有3次而已。

  对于某些以年轻球员为主的球队来说,这样的赛程虽然难熬,但忍一忍也就过了,但是,问题是,要经历这样赛程的赫然是老龄球队爵士队,他们的核心三人组,卡尔马龙35,约翰斯托克顿36,杰夫霍纳塞克35(都是周岁),而卡尔马龙居然在这样的赛程里场均要上37.4分钟,就算他是NBA历史头号铁人,想必也很难舒舒服服的撑过这段极端摧残意志的赛程。

  类似爵士这样的赛程只是缩水赛季残酷性的一个缩影,而更残酷的事情是,在这样的赛程里,你还不能犯错,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容许你犯错:没有时间伤病——哪怕是休息4周这种中型伤病都不行,因为当你休息完回来,大概制服组已经被迫将目光对准NCAA赛场了;没有时间磨合——联想到我刺今年夏天交易来RJ后居然到现在还没磨合出个样子,三个月的时间实在是远远不够,或许,还没等你摸到门道,你就已经被踢出局了;没有时间低潮——就算是波及10场比赛左右的小低潮也一样不行,这样的后果是即便你还没那么惨需要去关注乐透秀,但至少你也基本不用指望能在季后赛争夺中占据一个有利地形了;没有时间……总之,跟犯错有关的任何事情,你都没有时间去承受。

  当然,98-99赛季的常规赛大概唯一值得一提的,也就是这样疯狂的赛程了。为了节约时间,本季常规赛把能省的一切繁文缛节都省了——这原本是商业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常规赛最吸引眼球的全明星就省了,然后几乎所有球队都将他们的交易在赛季开始前就操作完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