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今年的扣篮大赛实在是有些污染我们广大热情球迷的眼睛,对于我这样想找点乐子的人来说倒也还好,毕竟我也没抱多大期望——我早就失望过了,但对于那些热烈期待想要看到点不一样东西的还没像我一样完全心灰意冷的球迷来说,这届比赛实在是只能用一个英文单词来形容——bullshit。同志们,这可是大年初一啊,你说球迷朋友们不去走亲访友,而是坐在电视机前看表演,然后看到的却是这样的玩意,你让大家作何感想?首先是参赛球员怎么看怎么都是群龙套,什么德罗赞、香浓布朗之流,在各自球队也就基本这角色,如果不是像我一样平日花较多时间看球的,或许压根就不知道这两位是何方神圣,更令人抓狂的是,原本去年还信誓旦旦说要参赛的LBJ居然赛前放了我们鸽子。
说实在,我也不搞不懂03年一代这群所谓天之骄子怎么会如此世故,以至于连参加个扣篮大赛让球迷乐呵乐呵都那么难,其实扣篮大赛不就是娱乐吗?赢了怎样,输了又怎样?当年乔丹如此身价,尚且可以连续多年和威尔金斯切磋技艺,我不能说乔丹不在乎胜负,但最起码,乔丹对胜负的在乎是在上场表演之后才燃起的,是出于本能的好胜心,而在决定参赛之前,似乎乔丹压根就没想过要是输了会给自己的形象带来如何不利的影响,他只是单纯的想让球迷开心而已。现在这帮人呢?大概还没参赛就想着说万一我要是一个不小心马失前蹄,在无名小卒面前跌了份,岂不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就这么琢磨来琢磨去,最后估计还是觉得参赛不太靠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不参赛为妙。
但是,同志们,乔丹不也输给过威尔金斯吗?这有损于他的伟大吗?有人会说“乔丹原来也输过啊,神也不过如此”吗?不,所有人都会说,乔丹是个真正用心的表演者,他从不畏惧挑战,他可以输掉一次,但他一定会在下一次找回自己的尊严,这才是真正的斗士。事实上,乔丹和威尔金斯在扣篮大赛上的交锋只会进一步强化乔丹不屈斗士的正面形象,而第一次比赛的失败也只是进一步强化了后来那个帮助他打败威尔金斯的罚球线扣篮的传奇性质而已。既然如此,为什么03一代如此吝惜自己的一点无所谓的虚名呢?老实说,这样的忸怩作态只能让我一阵一阵犯恶心而已——尤其是LBJ今年出尔反尔之后。
好吧,我们再回到今年的扣篮大赛上来。参赛人员是一群龙套,这本身就给需要星光的扣篮大赛打了折,而比赛内容更是让人感到难以理解——本来我对杰拉德华莱士还有所期待,结果丫搞成了什么东西?他确定是在参加花式扣篮吗?我只能确定他确实在扣篮,如此而已。至于香浓布朗,估计对他寄予厚望的湖人球迷看到他无精打采的表演后恨不得立即把电视砸了,他能让我反应出来的词汇就是——什么玩意?德罗赞?他有一点属于自己的创意吗?内特罗宾逊?大哥,您把能玩的在前两届都玩过了,大家也对您的无敌试扣感到视觉疲劳了,您还来折腾我们干啥呢?球迷也是在用生命看表演啊。
反正,总体来说,今年的扣篮大赛从名单到内容,都是一滩屎,无数痴心球迷看得万分火大,而我呢,则立即去回顾了一下2000年的扣篮大赛视频,试图给自己降降火,还真别说,回顾了之后我的心情好些了,但是没好多久又更火了,唉……现在的这些所谓的扣篮大赛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可能性跟当年那届相提并论吗?或者说,现在的扣篮大赛还有资格叫扣篮大赛吗?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届真正的扣篮大赛吧!(为此我又再一次欣赏了这届让人热血沸腾的扣篮大赛,看得真他娘的过瘾。)
首先就是真正够分量的参赛者,跟今年夹杂着几个龙套,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明星球员不同,那届扣篮大赛的参赛名单足以上来就令观众惊呼——6个参赛者中有4个是全明星球员,领衔的是该届扣篮大赛的票王文斯卡特,然后是麦蒂,弗朗西斯和斯塔克豪斯;即便是名气最小的,也是拉里休斯和里基戴维斯这样后来在NBA也同样闯出了一片天的准明星。
当然,最关键的,是扣篮大赛的内容。
首先,绝对不浪费球迷的感情。我不知道在扣篮时限内无限试扣的想法是谁想出来的,当然出发点是好的,这样可以鼓励高难度的扣篮,但是,这样的问题是,球迷的激情容易被一次又一次的试扣给消磨殆尽。更要命的是,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真挚的情感被玩弄了,因为那帮混蛋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失败之后,他们就会放弃原有的想法,最终就用一个敷衍观众的简单扣篮而草草了事,而到最后,我们连骂街的情绪都没有了。2000年扣篮大赛不存在这样令人感到抓狂的问题,该季的扣篮成功率不可思议的高,由于激烈的竞争,几乎所有选手都是上来就打起十二分精神,力求一次过关,而球迷只需要集中精神,屏住呼吸,默默倒数计时,看着选手完成助跑,开始起跳,做空中动作,然后——准备欢呼!
其次,绝对真枪实弹。后来的扣篮大赛——比如魔兽夺冠那届,老实说娱乐远多于扣篮本身,一会搞个电话棚,一会穿件超人的衣服,一会又是氪星人服装,噱头倒是挺多,但问题是,噱头抢了所有风头,真正的扣篮却不见影踪。最夸张的就是魔兽夺冠的那个罚球线起跳扣篮,当时我就在纳闷,那是扣篮吗?扣篮动作根本就没有完成,魔兽只是将球甩进了篮筐,但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压根就不是扣篮的扣篮居然得到了满分——真是亮瞎了我的狗眼。然而,在2000年的扣篮大赛中,你绝对不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所有人都不玩这样无谓的哗众取宠的噱头,所有人的道具都只有一个配合你做出抛接动作的队友而已,同样,所有人都是在真枪实弹的扣篮。
日期:2010-05-24 09:36:00
再次,高丨潮丨迭起,令人目不暇接的扣篮表演。
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每人有三个机会,取其中两个得分高的作为进入第二阶段的依据,而后,从第一阶段中脱颖而出的三人进行第二阶段决战。
精彩从第一阶段第一轮就开始了,而且比赛很快就进入了第一个高丨潮丨,第4位出场的卡特做出了一个让解说员连呼“Let’s go home!”的精彩动作——就是那个后来在电视上重复了无数次的空中转体360度大风车扣篮。哦,空中转体360度?还要加大风车?一次完成?而且动作舒展极具美感?Let’s go home!当然,精彩的不只是这个,麦蒂的那个三分线外抛球,接球后转体折叠背扣的动作同样让人大呼过瘾,然而这个在所有其他比赛都会得到50分的表演在那届扣篮大赛却只拿到了45分!然后,就是弗朗西斯那个抛接后篮筐左侧的战斧式扣篮,抛接扣篮并不难,战斧式扣篮也并不难,篮筐左侧的扣篮还是不难,难的是,这三件事连在一起做,而且还要做的有视觉冲击力。弗朗西斯完美的展现了这个动作,他的弹跳高度和空中姿态都无懈可击!但是,这样一个精彩的扣篮居然还是只拿下了45分,更要命的是,居然还有一个裁判打了8分。
第二轮的精彩同样来自卡特、麦蒂和弗朗西斯这三个人。麦蒂跟卡特配合完成了一个抛接后的双手抡臂大风车扣篮——一个不足以成为经典但绝对好看的扣篮,一个从技术角度来说无可挑剔的扣篮,但是即便如此,麦蒂还是没能拿到满分,他只得到了49分——还是有个吹毛求疵的裁判认为这个扣篮有些瑕疵,但是至少我是没看到瑕疵在哪里。然后是弗朗西斯的又一个自抛自接的扣篮,这次他的空中动作是,从篮筐左侧腾飞,跳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夸张高度,双手接球,做一个小折叠,然后单臂将球抡入篮筐,这个扣篮极具视觉冲击力——而原因同样是弗朗西斯的起跳高度以及他的扣篮力度。这个球甚至让场边观战的石佛邓肯都禁不住鼓掌叫好,而当场裁判里克巴里则在接受现场采访时表示这个球该给12分。接下来要表演的是加拿大飞人文斯卡特。文斯卡特的动作依然是空中转体360度加大风车,但是不同的是,他这次是从篮筐背后起跳——难度显然比正面起跳更高,毫无悬念,他再次点燃了全场球迷的激情,然而,这样一个扣篮却未能征服所有裁判,可能裁判认为他这是个重复动作——即便起跳点不一样,他最终只得到了49分。当然,其他选手同样也在竭尽全力,比如拉里休斯试图做一个胯下击球,球砸到篮筐后反弹,然后接球扣篮的动作,而斯塔克豪斯则跟格兰特希尔做了个配合,试图让格兰特希尔抛球后立即弓身,让斯塔克豪斯跨越扣篮,里基戴维斯试图做一个高抛之后的双手大风车,这些动作一旦完成都同样能引爆球场激情,可惜的是,他们三人一个都没成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