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乔丹时代》
第40节

作者: 民非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下来是第三轮。三人组中最先出场的依然是麦蒂,这次他来了个抛接后的空中转体360度折叠式扣篮。这个扣篮再次让现场所有人惊呼,然后,麦蒂终于征服了苛刻的裁判,拿到了本届扣篮大赛他个人的第一个满分——50分。接着是弗朗西斯,帮他做配合的是他的队友兼铁哥们——卡蒂诺莫布里。莫布里将球抛向篮板,然后弗朗西斯接球做一个折叠式背扣,弹跳和舒展度依然无可挑剔,但是——他居然没把球扣进去!但是不要紧,他的前两轮得分已经足以保证他进入第二阶段的决战了。接下来就是卡特,这个动作同样也是在电视上重复过无数遍的经典中的经典——接麦蒂的击地反弹球,然后是一个胯下换手扣篮,再紧接着,扣篮大赛史上最经典的庆祝动作,霸气十足的搭弓射箭!又一个让人疯狂的扣篮,全场球迷的热情再次被调动到最高点,甚至有个当值裁判——好像是微笑刺客以赛亚托马斯——还跳出了技术台,跟卡特握手致意,而美国解说员则喋喋不休的嘟囔“It is over!”。然后,还有悬念吗?50分!接下来三个选手依然还是完成了他们的第三个扣篮,但是比赛已经跟他们无关了。

  进入第二阶段的三个选手,分别是三个扣篮个个经典,让观众看得如痴如狂的文斯卡特;弹跳高度位列所有选手的第一位,让人瞠目结舌的弗朗西斯;然后就是三个扣篮一个比一个精彩,最终完全征服了裁判的麦克格雷迪。
  第一轮首先上场的是弗朗西斯,他完成了一个双手大风车之后的单臂扣篮,当然,这种难度级别的扣篮已经无法让高丨潮丨了一次又一次的裁判满意了,他只得到43分。而接下来的麦迪则做了一个抛接之后的双手大风车双手灌篮,同样,这个动作虽然做的干净利落,但是还是无法取悦裁判,他得到了45分。在这个晚上,只有一个人能让裁判为之疯狂,还能有谁呢?文斯卡特!当文斯卡特做完他的表演之后,出人意料的,球场陷入了短暂的宁静——他失败了?NO,他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包括裁判在内的诸多现场观众被深深的震惊了,他们已经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于是,居然球场内反常的安静了一小会。文斯卡特的这个扣篮又是一个经典中的经典——挂臂扣篮!事实上,卡特确实将他的小臂插入篮筐之后用臂弯的力量晃动了一下身体,然后轻松落地——一个实至名归的挂臂!然后,深深震惊中的裁判迅速认识到,卡特创造了扣篮史上的一个新动作,他们毫不吝惜对卡特创造精神的赞赏,又是一个50分!

  第二轮依然由弗朗西斯首先上场。弗老大有些紧张,前两次尝试都失败了,但是第三次扣篮,他终于再一次让全场高丨潮丨——这是第几次高丨潮丨了?好吧,我也不知道。弗老大做了一个抛接之后的折叠式背扣,这是他本届扣篮大赛最出色的表演,他将自己的长处体现的淋漓尽致——夸张的弹跳以及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扣篮。裁判给了48分,在这个夜晚的这个时刻,48分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群已经被卡特一次又一次的神奇表演吊足了胃口的裁判事实上肯定了这次扣篮,之所以没有满分,原因仅仅是,这是NBA历史上最高级别竞争的扣篮大赛。接下来是麦迪,他试图做一个跟弗朗西斯类似的动作,区别只是他的接球位置在左侧,准备飞过来在正面扣进,可惜的是,两次尝试之后,他都失败了。最后压轴的自然还是本场比赛最大的明星,将现场观众一次又一次送入云端的文斯卡特,他将怎么给这个完美的夜晚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呢?全场观众起立为他欢呼,为他加油鼓劲,而他则退到半场之后,然后助跑,在罚球线后一步起跳,然后是一个双手的滑翔扣篮!此前尝试挑战罚球线的前辈有J博士、飞人乔丹以及布伦特巴里,但是他们都是单手扣篮,追求的是美轮美奂的空中姿态,但是卡特不同,虽然他的起跳距离相对较短,但他是一个双手灌篮,空中姿态不够飘逸,但是他追求的并不是飘逸,而是另一种感觉——暴力!

  哇哦!哇哦!哇哦!
  最后,这届比赛造就了一个扣篮史上最完美的选手——文斯卡特!他一战而封神,不论是J博士,飞人还是人类电影精华,在卡特面前,他们都要通通靠边站,因为有且只有卡特,才能让他一届比赛中的所有扣篮都成为经典,都让人过目难忘,都让人激情澎湃,都让人为之疯狂!
  最后,我们用《super star》中的歌词来为扣篮大赛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文斯卡特欢呼吧: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爱你,you are my super star。文斯卡特,他是21世纪扣篮史上唯一的神话,他是真正的super star!

日期:2010-05-25 09:50:39

  西部锋狂
  实话说,我并没有看过这届扣篮大赛的实时转播,因为当时我还要上学,我看到的是当晚的录播,但是即便是录播,也足够让我疯狂了。这届扣篮大赛让我彻底领略了扣篮的魅力,在那样的时刻,不论你是不是卡特的球迷,你都会毫无悬念的被他征服,为他呐喊。好吧,我们暂且先让扣篮大赛告一段落,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我对这届全明星赛的第二个印象——西部夸张的大前锋群。全明星正赛我倒是没什么印象了——好像最佳镜头是科比模仿莫宁的一个小勾手?也有可能我记串了。我到现在还有深刻印象的是,西部首发五人中居然有三个7尺长人,说实话对当时的我来讲,我并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现在我理解了,但是,当我终于能理解这件事之后,经典却快要渐渐消逝了。

  西部全明星首发为什么会有三个大个子呢?原因是,西部优秀的大个子实在是太多了——主要集中在大前锋位置,当时有资格入选全明星的大前锋最起码包括邓肯、加内特、韦伯、拉希德华莱士、卡尔马龙和麦克戴斯这6个,但是前锋位置一共才最多6个名额,最后教练和球迷挑花了眼,才最终选定了前面5个。为什么不能6个一块入选呢?我估计,或许是当时教练们的思想还不够开放吧,他们或许觉得好歹得里面掺一个标准的小前锋才像那么点意思吧,于是,作为联盟新贵的领袖迈克尔芬利战战兢兢的搭上了前锋位置的末班车。事实上,在这届全明星赛结束之后,教练们思想就彻底活了,他们终于弄明白了,其实前锋位置选5个大前锋是选,选6个也是选,怕啥的,就上6个咋的啦?结果到了下一年,前锋位置的6个人就都变成了清一色的大前锋。

  如果说缩水赛季的季后赛刚刚显露了一丝联盟大前锋时代的苗头,那么,00年全明星赛则彻底标志着联盟进入了一个华丽的大前锋时代。在入选全明星赛的5个大前锋中,有4个处于当打之前,正在职业生涯的巅峰,只有卡尔马龙行将退役,但是,即便如此,在马龙身后,还有业已具备全明星水准的麦克戴斯和即将具备全明星水准的诺维茨基在虎视眈眈,我们永远不用担心大前锋群的华丽度会有丝毫削弱。更妙的是,西部的这些明星大前锋都具有异常鲜明的个人风格,以至于已经让我们不得不自我颠覆对传统大前锋的理解:

  蒂姆邓肯——实际上,邓肯在大学时代所打的位置是中锋,但是自从进入NBA以来,他打的却是大前锋位置。正是这一点造成了他的特殊性,他兼有中锋和大前锋的技术——既可以在低位倚住人利用灵活的内线脚步背筐单打,又能在侧翼或者是高位面框试探步突破或者直接投篮,甚至,他的45度角打板投篮后来还成为了他独特的个人标志。而在职能上,他也同样具备了双重性:通常情况下,美式中锋很少会提到高位为队友作掩护,打挡拆,他们都是篮下动物,只有欧式中锋才适应挡拆打法,但是,邓肯的特殊之处是,在某些时候,他的进攻手段似乎更接近于中锋——比如99年总决赛反复的低位单打,反倒是正印中锋大卫罗宾逊更多提到高位;而在另一些时刻,他则是一个标准的大前锋,他很习惯提上挡拆的打法,不论是挡还是拆都得心应手,这个特点如果说在双塔时代还不是特别明显——主要是当时马刺外线的挡拆能力都一般,那么到了GDP时代就再明显不过了。GDP时代马刺的两套进攻起手式,一是邓肯落低位背筐形成威胁,二是邓肯提上高位给帕克或者马努做挡拆掩护,第一套战术是标准的中锋式的inside-out体系,而第二套战术则是标准的大前锋式的挡切体系。事实上,我们已经无法给邓肯下一个纯粹的大前锋或是中锋的定义了,他在某些时候表现出大前锋的一面,又在某些时候表现出中锋的一面,我们只能含糊的说,他是NBA历史上较为特殊的中锋和大前锋位置的摇摆人。

  凯文加内特——这是一个更特殊的大前锋。用传统意义上的大前锋的眼光衡量,KG的身体力量一般,虽然有身高,却不够壮,他的主要功能也不是给中锋打下手,通常情况下,是中锋给他打下手。KG拥有小前锋才有的身体灵活度,拥有小前锋般的进攻技巧,他并不以内线肉搏作为主要得分手段,他的主要进攻方式是在侧翼接球后的面框进攻,而他面框突破的速度和脚步也根本不是笨重的传统大前锋所能拥有的,事实上,当他完成这些技术动作时,他给人的感觉更像个身高不协调的小前锋。同样,KG的球场功能也很多样化,他可以得分,也可以串联,在防守端,他并不局限于传统大前锋所局限的篮下位置,他的防守覆盖面大的惊人,整个半场都是他的防守区域。事实上,KG球场功能的多样性早就远远超过了传统大前锋的职能,他定义了一个新型的全能大前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