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你一群真实的高干子弟》
第60节

作者: 念斯
收藏本书TXT下载
  “絕對不可能。”楊元朝怎麽也想不起來,自己啥時候跟來自祖國寶島的人有過交往?就是一般應酬吃飯,也從沒有過。“別搭理他,趕緊推了。如果實在推不了,就讓他到單位來,明確告訴他,咱從不在家裏辦公。”
  楊元朝擔心,別是打著臺灣同胞的旗號,來找自己私下裏說案子的,平時,來找他走門路說情的人很多,一些上級領導也經常給他打電話或是寫條子,目的,均是受人之托,替形形色色的親朋好友消災解難,至少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試圖讓他高抬貴手,減輕涉案人的處罰。此外,之所以讓說情人到單位來,也是為國情和社會現實所迫,純屬無奈之舉,誰知道來者有啥背景?輕易得罪人的事,他可不幹。

  一般,凡是碰著這類情形,沒有幾個人敢斗膽冒險親自到戒備森嚴的專政機關來的,大都會知難而退。
  不料,沒一會兒功夫,傳達室的值班人員便打來電話:“楊處,門口有個臺灣人找你,接不接待?”
  “謝我?笑話!咱就是幹這個的,哪天不得破幾個案子?謝得過來嗎?再說,這是咱的本職工作,拿的就是這份工資,所以,沒啥謝不謝的。你跟他說,讓他把心放踏實嘍,情咱領,就不必當面鑼、對面鼓地謝了,誰都耽擱不起功夫。”
  值班人員又在向來訪者做解釋工作,但顯然沒能如願:“不行啊,說出大天來,他也非要進來見你不可,並且,還威脅說,如果見不著你,人家就要請政協和統戰部門出面,正式聯繫,怎麽著也非要跟你見一面不可,你看?”
  “麻煩。”楊元朝嘀咕了一句。“那就叫他進來吧。”

  讓他料不到的是,幸虧人家臺灣商人夠執拗、夠真眨駝t,若是稍微攙雜一星半點兒的雜質,一個天大的機會就會跟他楊元朝悄默聲地擦肩而過,到時候,連頓足惋惜都不知道。
  這個台商就是那次楊元朝端著“微沖”,冒著生命危險,在市文化宮練功房所營救下的人質。本來,事過境遷,見天辦案,楊元朝早忘了這碼事,及待彼此照面,方才依稀認出來。
  “哈哈,你就是那個差一點兒沒命的人質吧?”楊元朝樂呵呵地說道。“一向還好吧?在我們这一亩三分地儿做生意,夠順利吧?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洪福啊。”
  台商的年紀比楊元朝大幾歲,尚不到四十,屬同齡人,長得倒也儀錶堂堂,中等個兒,略胖,圓臉,一副西裝革履的紳士打扮。
  “上回多謝啦。不然,兄弟我的追悼會都已開過多時啦,讓我怎能不感謝你?不見你這救命恩人一面,連起碼的人情世故都說不過去。”台商客客氣氣地說著,隨之恭敬地遞上一張名片。
  楊元朝掃了一眼當時還剛剛在大陸流行的長方形小紙片,見上面醒目地印著“郭家駒”三個黑體字,至於臺灣某某貿易公司及一應聯繫方式和公司位址等,也均羅列的夠詳細,但他卻沒仔細看,隨手丟在桌上。

  對於這類交往,他向來很不以為然,起碼,地點和場合不對,再者,人家是來感激你救命之恩的,彼此的位置也不對等,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啥真玩意兒可言,做不得數,當不得真。
  “哎呀,楊處長,沒想到,你居然這麽年輕?真是英雄出少年!上回,可真夠險,要不是你楊處長身先士卒,冒死救人,我都不知道會怎樣了?”看來,對於上次的歷險和救命恩人,台商記憶猶新,一直放在心上,沒忘了。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楊元朝應付著。“這都是我們平常幹的事,一點兒不奇怪,用不著表揚。希望你在大陸的生意和投資能夠圓滿,多多賺錢,總之,一切順利,大大發財。”
  這話,讓任何人聽起來,都不免有一種乾巴巴的應付事的感覺,可人家台商卻並沒因此覺著有多尷尬,依然熱情洋溢地表示感謝。
  “你的意思我明白,大約是想交朋友,至少,要請我出去搓一頓,表示表示你的一片感激之情,是不是?我看還是算了,我已經說了,這是我們丨警丨察的本職工作,正當該做的事,沒啥值得感謝的。”

  “哎呀,”台商不依不饒。“這可不是一般的小事,丟了點兒東西,破了財,消了災,這可是救命之恩!你讓我們臺灣同胞怎麽想?未免也太不盡人情了吧?上次,發生那件事情以後,我因為在上海有生意,就趕著過去忙活,直到最近才返回。既然回來了,總得讓我表示表示吧?不然,我這一輩子都會覺著欠你的債,活得不舒服。”
  “真的不行,我們有紀律,不允許接受當事人請,這是原則問題,絕不能含糊。”楊元朝堅持。
  商人到底是商人,心思花哨,鬼點子多,見楊元朝油鹽不進,馬上另闢蹊徑,轉換話題:“哎,楊處長,我覺得,你跟一般人不大一樣,說話辦事透著一股與眾不同的氣質,想必,你的家世,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吧?”
  楊元朝一怔:“根據呢?我臉上又沒寫著?”
  台商得意地嘿嘿笑道:“這就難怪了,除了你說話辦事跟別人不一樣,我還有另外一個佐證。”

  “甚麽?”
  “你家的電話是軍線,對吧?”
  楊元朝又是一怔,不知這主是打哪知道這些的?看來,還真不能小看商人,搞情報正經有一套。
  “那你說說,這一般跟不一般有甚麽不同?”
  “還是我猜對了。”郭家駒滿意地笑著。“你楊處長是軍人的後代,就是你們大陸人所俗稱的‘幹部子弟’,對不對?”

  “幹部子弟怎麽啦?我們偉大領袖說過,大傢伙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勤務員和社會公僕,不分貴賤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台商見他如此冠冕堂皇,便一反常態,不屑地揮揮手:“楊處長,你就不用給我上政治課啦,我知道你們大陸人,經過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練得人人都能說會道,理論水準高。其實,我來大陸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早先在廣東、福建,後來在北京、上海,現在到了贵地,大陸的事,我都懂。你們幹部子弟條件優越,屬於社會各個階層中的貴族,就象歐洲那些因戰功被國王授予貴族稱號的家庭子弟一樣,哪能跟一般普通平民百姓的孩子相提並論?開國際玩笑!”

  楊元朝沒承想,眼前的台商居然懂得不少,不免重視和感興趣起來,也便多少放下執法者的架子,顯得平和多了,不禁刻意又瞟了一眼名片上的“郭家駒”三個字,然後說:“那你說說看,都還懂得我們大陸多少?我倒想領教。”
  台商樂了,招恼意地說:“雖然,大陸和臺灣島遠隔千山萬水,可,中間不過就是有那麽一個臺灣海峽擋著,其實,二者算是一衣帶水,都屬於一個版圖,同一個祖先,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
  “這話我愛聽。”楊元朝絕對贊成這種說法。“看來,你還是個民族主義者,起碼,還記得自己是中國人!”
  “那是當然啦。”台商自覺不自覺地牛逼起來,把胸脯拍得砰砰響。“實話跟你說,我還是‘國軍子弟’呢!當年,我老子也正經指揮過幾萬人馬,跟你們‘共匪’和解放軍真刀真槍地較量過,雖然最後失敗了,躲到彈丸之地的小島上,可畢竟,那都是由於政治信仰不同罷了。如今,事過境遷,老一輩兒的恩怨情仇已經成為歷史和過眼雲煙,咱做小字輩兒的,不應該再延續仇恨,而應該攜手,共同繁榮昌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這一番直抒胸臆的見解,還真把楊元朝的興致給勾起來了:“行,既然你‘國軍子弟’如此坦障嘁姡易鳛椤曹姟尼岽偛荒芷圬撃恪N掖饝悖邮苣愕母兄x,今兒下班以後,咱們聚聚。不過,得由我掏銀子,誰讓我是勝利者的後代呢。”
  台商聽他這樣講,不禁高興地樂了,他已看出,面前的這個“共軍”後代,當真是個人物,尤講義氣。
  “共軍”子弟和“國軍”後代兩人單獨共進晚餐,彼此聊了很久,無論是談興,還是氣氛,均夠和諧友好,可謂投機,直到午夜時分才依依不捨地相互握別,並相約,以後,一定要經常見見面、聊聊天,成為朋友,乃至至交亦未嘗不可。不過,凡事隨緣,那就要看彼此的造化了。
  說話,冬季又已快走到了盡頭。
  正如盆地氣候與別處不同,本來四季就不甚分明,即使是在數九隆冬時節,氣溫也不會低於零度,一般的年輕人仗著火力壯,連棉衣上身是啥滋味也不知道。

  這一年春節,楊元朝和英子仍不能回北京與家人團聚,主要是當丈夫的太忙,白天黑夜地連軸轉,連家都很少回。即使回,也只能跟老婆久別重逢地短時間小聚,或是陪多時不見的女人親熱一番,行行房事,或是在一起吃頓飯,對酒當歌,小小地浪漫一时,僅此而已。之後,便得趕緊回單位忙案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