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战斗:我和500强公司的故事》
第26节作者:
朝花夕拾315 日期:2010-05-30 23:59:26
一个人的战斗:我和500强公司的故事
连载四十七
迟来的绩效评估(1)
2007年9月28日下午,我来到了公司33层拐角处的普希金会议室,三点钟的时候,桌面的电话准时响起,我的老板小M和人力资源经理丁珂从北京给我打来电话,我争取已久的绩效评估终于发生了!
在C公司,绩效评估都是在老板和下属之间进行的,这次的情况比较特殊,所以有人力资源部的人一起加入。丁珂并没有向我解释,为什么现在由她代替了原来的人力资源经理梅琳。虽然我和丁珂从未谋面,但是根据员工名录上的信息,她在人力资源部呆的年数比较长了,C公司人力资源部也历经了大换血,她可能是为数不多的老人力资源经理之一。
丁珂说:“现在是大家都在做绩效评估的时间,我们根据公司的流程在给你做绩效评估。我相信你不会否认这句话,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如果我们把绩效评估看成一个正面的流程,通过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就能帮助我们每一个人看到工作中所体现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丁珂的口气温和,比较符合想象中人事干部应有的形象,措词得体,火候分寸拿捏恰如其分,对于有可能引起争议的地方,能看得出她有意识地避重就轻,比如说,她说现在是大家做绩效评估的时间,事实上,公司别的同事早就做过了。
我当然也很清楚她故意绕开的雷区在哪里。我说:“你说到流程,我正好请教一个关于流程的问题。我的老板小M先把我评为Bottom 5,然后再发邮件给我,说把我放在内部的劳动关系终止流程,跟着停了我的工作,然后过了差不多三个月,才给我作绩效评估。我想请问,这也是公司的流程吗?您觉得这样的流程对我公平吗?”
这时候,小M在旁边插话了:“先给我半分钟时间。”然后,电话那头被设置成静音了。
过了一会儿,丁珂说:“今天我们这个会议的目的是绩效评估,我们还是围绕着这个目的展开吧。”
我说:“我希望今天这个评估是不带偏见的,我现在担心的是先作出结论,然后再找证据。首先,应该就我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达成共识,评估应该围绕着这个前提展开。”
丁珂说:“我们在财年开始的时候,已经把这些目标都定好并录入考评系统了,所以,年初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今年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今天这个评估,就是和年初时录入系统的目标进行比较,来做一个量化的考评。”
C公司的绩效管理的精髓是“个人目标与公司的目标保持一致”。换句话说,就是把公司的大目标拆成许多小目标,由个体的员工去分担,以确保把个人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C公司给每位员工分配股权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丁珂所说的“量化”是SMART目标管理原则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目标不是通过主观描述而是用数据来说话。比如说,财年初的时候,我在系统中录入了这样一个目标:通过整合的市场营销活动挖掘销售机会。确立了这个目标,就应该用量化的数据来衡量究竟挖掘了多少销售机会。在做年度评估之前,我往系统里面输入了这样的信息:“通过直邮、研讨会、网站推介、电话外呼等具体的市场推广手段,截至六月底为止,仅教育行业就覆盖了4500用户,产生了600个销售机会,按照每个销售机会2万美金来计算,那么600个销售机会相当于1200万美金的潜在销售额”。通常来说,在衡量是否达到这个目标时,可以把投入的市场经费和潜在的销售额进行比较,就能算出投资回报率是否符合公司要求的参考标准。
我说:“我非常赞同丁珂所说的,针对年初制定的目标来展开评估,然后,再看看我的工作成果离目标是否存在差距。”
小M说:“今天,我给你所作的评估,是根据你过去一年的表现,还有我在内部拿到的一些反馈。”
小M一开口说话,我立刻提醒自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根据已往的经验,和小M沟通,必须保持异常清醒的头脑,否则很容易被她搅乱思路,陷入一个思维混乱的烂泥潭当中。(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