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尸者说——捞尸人与魔术师的精彩对决》
第1节

作者: 岑墨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15 10:07:47
  本文半年前曾在网上发过几万字,也承蒙不少网友看得起,加以转载,但是本文不存在任何的权利瑕疵和权利纠纷,在版务里咨询过,是可以参赛的。
  故事简介:
  一群不敢行走在阳光下的人,一个复杂而又黑暗的故事。在匆忙的时光间行走,请原谅我,只因爱你到天荒地老,才会恨你到至死方休!
  “如果捕不住你的心,我也要捕住你的人;如果捕不住你的人,我也要捕住你的尸体。我要让你的肉体和灵魂,都紧紧地攥在我的手中!”

  日期:2012-1-15 10:09:00
  一·深夜捞尸
  “老郑,来金龙拐一趟吧,家里人出五千,是个中学生。”
  “我这……赶巧在花子湾下网……刚弄下去,总不至于立马又拉起来吧?”
  “咱们都是熟头熟脸的人了,老郑,我还听不出你那边的电视声啊?你就过来帮个忙吧,你不来,咱们这儿六个兄弟没法睡觉呢。”
  “可今天这日子,兆头不大好……”

  “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信这个,放一百二十个心,不会有事的。”
  “可这都几点了,我准备睡下了,下水累人……”
  “就是因为天太黑,所以兄弟们没人敢下,就等着你来了!再说了,老郑,人家家属都已经赶过来了!”
  “……唉,拗不过你,那好吧,你们等等,我过来得要半个钟头。”
  搁下手机,郑立华从祖上传了两代的躺椅里起身,心事重重地走到黑蒙蒙的玻璃窗前。他擦亮一元钱能买两个的打火机,点燃了一支红河烟,五块钱一包的那种。窗外是漆黑色的夜,只能看见玻璃里的愁眉苦脸。天空中堆砌了厚厚的云。已经是七月十五的最后两个钟头了。翕开一丝窗缝,风就没命地往里钻,只好又合上。这天,看是快有一场暴雨来袭。

  抽掉最后一丝红星,郑立华狠狠地把烟头摁灭在窗框上,吐出嘴里剩余的白气,就朝屋外走去。
  “重子,收拾收拾,咱们得出门了。”
  郑重转头看着郑立华的背影,没打算起身。郑立华沉闷的声音从门外飘了进来:“还是两年前的活儿,重子,在金龙拐,是个学生娃。”电视里正播映少林寺群雄大战的场面,郑重看了一眼龙骧虎步的萧峰,切断电源,拿起手电筒,走了出去。
  叔侄俩合力扛起堆放在房角的滚网,走过空旷的马路,顺着一段土坡小心翼翼地下到河边。那里泊着一只带蓬的渔船。两人把滚网搬到了船头。
  “你把灯挂好,我回去拿点东西。”
  郑立华走回家里,从卧床底下拉出一口漆木箱子。掀开来,里面装满了衣物,他把手摸进衣物的最底下,抽出了压箱底的红布,接着又把电视机旁的小柜子拉开,在一个白色的塑料袋里捡出两支红烛和三支土香。他走到门外,抬头望去,下方的河岸边已亮起了一盏昏黄的灯,在这无边的夜里,微茫到了极致。

  郑重已在船上候着了,郑立华一上船,他就飞快地打起蒿子。船头用尼龙绳悬着手电筒,充作照明。夜风呼哧呼哧地吹刮,渔船在河面上轻轻起伏,船头的光线开始晃荡不定,光束跃出去,刺破了河面上令人窒息的死寂。整个镇子都熄灭了灯火,天地间如同涂刷了一层墨黑色的胶漆。船驶入这层胶漆里,与夜幕融和在一起。
  浮水,是这条河的名字;浮水,也是这个镇的名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水的地方就会有人。这个镇子在浮水的滋养下,迎来了一代代人,又送走了一代代人,光阴流转间,不知不觉已承袭了上千年的古老气息。河边矗立着一位千古老人,记录着这个镇子的沧桑,那是一座始建于北宋年间的砖塔,为镇压夏季里泛滥的暴洪而建。郑立华的渔船从古塔边驶过,刺入黑暗,向着金龙拐的方向去了。

  只十分钟不到,渔船就驶进了金龙拐河段,穿过入龙桥的第四个拱洞,可以望见桥跟处聚集了一大堆手电。
  好几束光同时晃了过来,船头的郑立华被光线刺着了眼睛,眯缝起来。
  “是老郑吗?”岸上的人呼喊。
  郑立华仰起头“嘿”了一声,算是回应。“重子,靠过去。”郑重已经跟随叔叔干了多年的捕鱼行当,掌蒿已是驾轻就熟,一蒿子插下去,渔船稳稳当当地泊在了桥跟下。
  “你可算来了,咱们已经心急火燎了。”岸上递下一只手来。

  郑立华摆了摆手:“不用上去了,直接干活吧,那孩子淹在哪里?”
  “桥中央跳下去的,第三个拱洞那儿。”一束光朝拱洞的方向晃了晃。
  郑立华这时才听出,岸上的人堆里,有一个女人的声音在低低地呜咽。他摇了摇头,这些年见多了类似的悲剧,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已经麻木了。弯下腰去,把红烛和土香点燃,按照清明节上坟的样儿,依次排开,插在船头。可夜风很大,蜡烛一着就灭,郑立华皱了皱眉,看看天色,又觉得拔掉蜡烛不吉利,只好任它熄灭了插在船板缝里。

  “老郑,你这是干什么?以前没见你弄过这套啊!”
  “今儿个日子不一样,天也不给好脸色,拜祭拜祭的好。”郑立华把红布展开,包裹在手电筒上,光线立马变成了橘红色,“是从哪一边跳下去的?”
  “就是咱们站的这一边。”
  “好,重子,往桥洞中央划。”
  郑重摆开壮实的双臂,渔船又离了岸。
  入龙桥是一座有着五个拱洞的大拱桥,横跨整片宽阔的河面。郑重虽有两年未曾划船,但撑持了两下,技术就回复了当年的娴熟,渔船飞快地来到第三个拱洞的正下方。郑立华摸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已是11点多了。

  这夜黑得像抹了漆,手电光又是昏暗的橘红色,郑重梳理渔网上的滚钩,指尖的肉接连被钩子刺破了三下。他抬起头,望了望头顶的红光。
  “这红布扯不得,还是我来理钩子吧,你下网。”郑立华接过渔网,坐在船板上,摸索着一个又一个光滑锋利的滚钩,感觉无比亲切。他今年差一年满五十,这行当已操持了大半辈子,这些钩子熟悉得好比是他的亲儿子,就算闭上眼也能梳理得顺顺溜溜。
  郑重在船头细细地下放经郑立华理顺的滚网,不时轻轻地拨蒿,直到下了十米长的水域,已经横过了整个拱洞,才停下来。静等了半分钟,估摸钩子全都稳稳当当地沉了底,郑立华接过了郑重手里的网头。
  “重子,划船。”
  郑重划动渔船,渔网随着郑立华的拉扯开始移动。但郑立华一直没感觉手上受力,看来沉入水底的滚钩并没有勾到大件的东西,只好把渔网整个拉起来,隔了两米远,重新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