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尸者说——捞尸人与魔术师的精彩对决》
第2节作者:
岑墨子 这张滚网是郑立华自制的捕鱼工具,经过了严谨的磨钩、拴线、套浮头等多道工序。一般用于内河捕捞的滚网,长度不过三十米左右,郑立华自制的这张滚网却有六十米长,结实的尼龙绳上,每隔10厘米拴着一只拳头大小的钩子,整张网上拴的钩子多达六百来只。尼龙绳上分段系着石头,打鱼时将网沉入河底,能横贯整片河面。网的上端套有“浮头”,调节“浮头”的位置,能使滚钩悬浮或沉于河底。鱼类,不管是大鱼还是小鱼,顺水流游动,往往被滚钩挂住,被滚网缠住,而且越翻转得厉害越缠得死。这样的滚网一旦在水里展开,就如同铺设了一排严密的“地雷阵”,即便灵活自如擅于逃窜的小型鱼类亦走不脱,更不用说沉于水底一动不动的尸体了。
这样下网、拉网,前前后后刮了六遍,一个钟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拱洞的正下方以及周围的水域都已经刮了个遍,可是仍然没有勾到尸体。郑立华的脸色开始有些难看,嘴里嘟囔了一句脏话。
如果滚网刮不到,那就只剩下一个办法——潜下水,用手捞。
日期:2012-1-15 10:10:00
郑立华一直不情愿干这行当。一来和尸体打交道,不吉利,中国人打老祖先起就忌讳这个;二来做这个活儿的确麻烦,要是滚网勾住了还好,若没有勾住,就得亲自下水去捞,在幽深的水里捞冰冷的死人,那滋味真是无法言喻。但郑立华也没有法子。自从七年前第一次捞尸体开始,每次附近的水域出了人命,民警们都会第一个找到他,一来他的打捞技术出了名,二来他收费低,通常打捞一具尸体,不下水四到五千,下水就得多加一千。而周围其他的渔民,一具尸体少了一万,无论如何都不肯出船的。因此一旦出事,民警们会第一个找上他,虽然心里不太情愿,但他每次都碍不过情面,总会出船来帮这个忙。
郑立华清楚,今晚怕又得下水了。他心里有一百二十个不情愿。但他知道答应了别人的事,就应该尽全力办得妥当。
很快,渔船又晃悠悠地划回了岸边。
“老郑,捞到了?”几个民警急忙围了过来,准备接应。
“没捞到,”郑立华摘下面罩,语气有些不快,“这回得下水。”
几个民警愣了几秒,其中一人轻声说:“那多麻烦你一下了,加钱的事,我们会给家属说清楚的。”
“不是钱的事,”郑立华摆摆手,“今儿个七月十五,这个日子叫我下水,说实话我真不愿意。”
岸上的人都静默下来,夜风钻过桥洞的声音格外清晰,呼啦呼啦地响。
“今天是我姓郑的最后一次捞人了,以后我不干这个,要是再出事,不必叫我了,直接喊老周、老刘他们吧。”说完,他戴上口罩,亲自操起竹蒿,不等岸上静默的人群做出反应,默默地撑离了岸边。
回到出事的拱洞下方,泊了船,郑立华用竹蒿量了量水深,大概有五、六米。他点燃一支烟,在呼啸的夜风中缓缓地吸尽,算是让鼻子享受了一回。他快速地脱去外衣,又麻利地脱去裤子,虽说是夏夜,但夜风还是立马刮来了一层粗糙的鸡皮疙瘩。他拴了一条尼龙绳在腰间,另一端绑在船篷上:“重子,老规矩,三分钟没起来,你就拉我。”郑重点点头。
河面让船头的红光一照,泛出了幽深的暗红,在夜风下一推一涌的,透着诡谲。郑立华抬头看看天色,乌黑一片,什么都瞧不见。他弯下腰,深深吸了口气,猛地一跃,扎进了冰冷的、略带臭味的河水里。
水面顿时剧烈地震荡了起来。耷拉在船板上的尼龙绳飞快地坠入水里。郑重紧紧地握住细绳的另一头,仿佛拽着自己的性命。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两年前多次跟随叔叔打捞尸体的经历。这早已不是他的头一次捞尸了。
记得第一次跟随郑立华深夜出船,迎接他的,是一位穿着嫁衣的新娘。他至今还能想起那件婚纱的样子,浸透后,如透明的水晶,缠绕几棵水草,湿嗒嗒地包裹住一具美丽的胴体,他甚至能透过白纱看清那一寸寸浮肿而雪白的肌肤。那天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拉出床底的一件啤酒,喝了五瓶,就吐了一大堆。按平时的酒量,就是再喝上五瓶,他也不至于会醉到呕吐。
郑重深深吸了口气,虽然曾经捞过尸体,但不知为何,心底却忽然冒出一丝紧张来。他挺直雄壮的身板,俯望水面,那里被大风吹皱起滚滚的浪漪。默默算了算,郑立华已经潜入水下有一分钟多了。
郑立华的身体被刺骨的冰寒满满地包裹住了。他几个兜臂沉下身子,触摸到了河底的淤泥,用双手贴住河底,缓缓地摸索。他下水捞尸从不带灯照明,一方面失事的水域大多浑浊,就算带了也看不清,另一方面,带着灯一旦突然看见尸体,那情形太过恐怖,后背会发寒得慌,过度惊吓容易导致岔气溺水。所以在漆黑的水底,他从不带灯,只靠水性和触觉来感知尸体的方位。
日期:2012-1-15 10:11:00
贴着淤泥摸索开去,双手在淤泥面上一按一放,直到憋不住气了,除了满手的水草和湿泥,却什么都没捞到,只好浮上水面透气。
一浮出水面,抹去眼眶周围的水,就看见侄子正盯着自己,便喘息着摇了摇头。
“叔,你上来,换我下。”郑重朝船头走近了一步。
“不行,你没下过水,碰到突发状况处理不来。”郑立华坚决地盯着他,“捞尸可不比游水,怎么找怎么摸都是有讲究的,最忌讳胡来。”
郑重不再说话。郑立华虽然一直不阻挠他随船出行,但却从不让他下水捞尸,他心里知道,叔叔是怕他沾染上晦气的东西。这些年来,他虽然经历过好几次捞尸,但每次都是在船上收放滚网,真正下水的经历却从未有过。既然叔叔已经一口否决了,他也就不再提起。
经过刚才的一番摸索,郑立华的脑海里已反映出河底的大致地形,他缓过劲,停止踩水,又把头埋入了水下。凭借脑海里的记忆,他大力地蹬腿,像鱼一般地蹿向水底,朝刚才没有摸索的区域游了过去。双手渐渐触碰到软绵绵的淤泥,再向前方按下去,忽然,手底有东西剧烈地动了起来。郑立华一惊,手松开了,一串气泡从张开的嘴里直窜而上。手底的东西挣脱了掌压,蹿到了远处,郑立华松开了紧绷的心弦。大概那只是一条受了惊扰的鱼吧。
双手轻轻地从淤泥上拂过去,摸到了两只贝壳,再往前摸,手底忽然空了。河底的平坦延伸到这里,忽然出现一条下陷的深沟。郑立华大概明白滚网没有钩到尸体的原因了。他双臂往上一兜,身子就朝沟里沉了下去。
这条沟约摸有两米深,宽度却不到一米,十分狭窄。郑立华倒竖着潜下去,一种逼仄的压迫感便朝周身袭来。他的双手顺着沟底的淤泥摸索,只摸了半分钟,忽然触碰到了一个冰凉的东西。微微用手一感知,那是一只脚。
郑立华紧绷的心弦松开来,总算摸到了尸体。
顺着这只人脚往旁边摸去,又摸到了另一只脚,正准备抓住这两只脚把尸体往上拉时,忽然,他停止了全部的动作。
尽管他紧闭双眼看不见任何东西,但多年的打捞经历早已磨炼出一双灵敏异常的手。在漆黑的水下,他的双手就是眼睛,不仅能寻找和摸索尸体,更能感知各种潜藏的危险。此时两只人脚的模样,已通过他的手掌在脑海里显现出来,就像电视屏幕上放映的画面一样清晰。两只脚的拇指都长在左边,可以断定,两只脚应该都是右脚。右脚的拇指在左,左脚的拇指在右,这是人尽皆知的常理。可是,一具尸体怎么会有两只右脚呢?
郑立华的心里一阵发寒,顺着脚脖子往上摸,摸到两条人腿的根部并没有连在一起,而是一上一下。他猛地明白了,尸体并非一具,而是两具,是两具尸体一上一下地叠压在了这条狭窄的沟里。双手再往旁边摸索,果然又摸到了另外两只脚。这里的确是躺着两具尸体。
日期:2012-1-15 10:13:00
二·多出一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