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日记:我家的夫妻生活》
第59节

作者: 伍汉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的!”她狠狠地说,懊恼地瘫坐在床上。
  不到怒不可遏,常乐是不会使用国骂的,常乐使用国骂的口气也和我很不一样。国骂在我是口头禅,生气时会说,高兴时也会说;在她,一般都是极度愤怒的表达。我当然理解她,辛辛苦苦一天,还被人黑上一家伙,这让谁碰上都不好受。可她这样呆呆地坐着,非但不能排遣不快,只会在恶劣情绪里越陷越深。我于是说:

  “不早了,洗澡去吧。”
  她仍没动。
  “要不我给你买点烧烤吃去?”
  起初仍是木木的,而后突然眼睛一亮:
  “好啊!干脆多买一点,顺便把这个用了。”

  晕哦!她让我现在就把这假钞用出去……
  到了这个份上,我也不想和她争执什么了。我哼着小曲,揣上假钞出去,刻意装得平静和轻松。十五分钟后,我给她烤好了鱿鱼丝、鸡腿、韭菜、牛肉串、香干……根据她的意思,买了很多。
  “没想到那么顺利,我开始还有点怕呢!”我一进门就朝她嚷。
  “用出去啦?”一副惊喜的表情,“他没看吗?”
  “只怪生意太好,他接过钱就只记得给我找零了……”
  她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

  ——事实上,我并没有去用那张假钞。怕常乐知道真相,我把它藏在钱包极隐蔽的一个带拉链的夹层里。
  我怕被人识破,没有用假钞去买烧烤。摊主们长年在小区门口做生意的,对我多少有几分面熟。要是被他们看出我在使用假钞,多难堪呵。其次,我也有点反抗常乐的意思。你自己犯的错(误把假钞当真钞收了),却让我去挽回,而且还这么急不可耐的——我为什么要去冒这个险?
  当然这并不说明我这人道德高尚;恰恰相反,我的恶念多得很,而且恨不得将它们一个个付诸实施。就这张假钞而言,我也觉得既然来自于社会,则不妨让它回归于社会。(这当然是恶。)看到保安公司押运钞票的车在银行门口停下,我就痛恨自己功夫不够高强,不能制造一点breaking news供媒体使用。(这当然也是恶。)甚至,经过车祸现场时,我会无端地希望死伤非常之惨烈……

  这当然更是恶。

日期:2010-01-19 17:32:37

  XX
  记忆是一种独特的心灵现象。凭借着记忆,我们得以挽回一部分已然逝去的时光,好比用夜生活挽回一部分的白昼,也好比通过填海造陆挽回一部分淹没于海水中的土地。
  人的记忆取向其实不尽相同。我的记忆取向是数字。电话号码、银行帐号、身份证号码……只要用心背诵过,即便和自己无关的,几年之后也能记出来。而母亲总能记得家里的人情物事,即便是多年前的。谁家送了多少米,谁家借走几斤油,谁家借去多少钱——说好只借一天的,现在呢,都已经四五年了……如此如此,她都记得。我相信她这方面的记忆力。持家不容易。

  母亲经常提起十年前的一件事:她和常乐去逛街,常乐非要给她扯一段衣料。
  “我只是随意地撩起那个布看了看,”母亲说,“常乐以为我喜欢,硬要给我买,我不让。走出去很远了,她还要折回去买。我只好跟她说我不喜欢——我是真的不喜欢……”
  母亲因此记住了常乐的好。可是同样的,她还记得另外一些事:
  “我烧好菜,明明关了炉火的呀,可常乐硬说我没关。闹了半天,原来是柜子里还有个阀门。事先又没和我讲,你看我怎么知道!弄得常乐不高兴,你说我怎么好意思……”
  再如:
  “我要回去了——你爸爸在家里风湿痛,我心里急啊!常乐问我有没有车费,我说我有。但她还是从身上拿出钱伸给我,可我怎么会要她的钱?!那哪里是给,像施舍一样的,我又不是叫花子!……”
  如此如此,生活琐碎,母亲一说起来就没个完。这样的时候,我就无比悲凉,并且十分害怕去想象那些场景。按说,常乐平时虽然有点刻薄自己,对待家人还不至于这样的啊。或许彼此都太敏感,极容易发生误解;误解之后再次误解,就容易发展为仇恨。婆媳之间的恩怨,原本是亘古的;可恨那些年里我为了谋食,不得不流浪在异地……

  为这些琐碎,我也没少和常乐争执、吵架,而最终都是不了了之。母亲一定是哪里得罪她了,而常乐是有着极强的报复心理的。况且她占着年龄的优势,更占着主场的优势,母亲哪里是她的对手?我当然有N个理由向着母亲、安慰母亲——不只是谴责常乐,并且自愧为不孝之子;可那又怎么样呢?常乐改不了那个脾气,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没错,常乐是我老婆;可她同时也是个独立的个体,有她自己的思想。——你根本没办法改变她。

  那么,当一个问题呈现出无解的状况时,怎么办?
  离婚呢,好么?
  是的,离婚虽然俗了点,但仍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这就不可避免地要牵扯到孩子,事情就更加复杂化了。“难啊……通向爱的路总是穿越污泥和贫穷,而蔑视道路又会很容易导致目的的丧失。”这是卡夫卡的原话。我在意念中,紧紧地握着他的手。
  有时我也在想,会不会,是母亲的记忆发生了偏差?譬如说,常乐当时可能正抱着镜子,她以为母亲接过去了,结果一松手,钱就跌落在了地面?也或者,恰恰是母亲过分的絮絮叨叨,让她感到烦闷和压抑?我知道,记忆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它常常发生偏差,像一个调皮的小孩:你明明记得刚刚用过的剪刀就放在抽屉里的,然而遍寻不得,最终可能在茶几上或者电视机旁找到;你明明记得你和某某人的第一次约会是在暮春的公园,可她翻出当时的日记来,上面却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是在一次国庆节的舞会上——你怎么说呢?

  我这当然不是责怪母亲,我只是无奈——透过对母亲的深切理解,感到自己在很多事情上的无能为力。面对这亘古的难题,真的无能为力呵。
  不,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一切无所见、一切无所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