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风尘,一段真实的情感人生》
第40节

作者: 徐清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也别臭美了,我当时只是为了消除他们的顾虑。”莫蕾急着辩解道:“我还小呢,不想这么早谈恋爱,实话跟你说吧,我只是比较喜欢跟你聊天而已,我看你说话很有趣。你可不要误解我的意思。”
  “好了,我不误解行了吧。”我说:“你是一个好姑娘,实话说,我也对你是很有好感的,不过你确实太小了,对于感情之事还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两个人相处是否愉快,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简单的好感并不能顺理成章地转化为爱情,你才读大一,先好好学习吧,有时候我们在一起玩,让时间来解决一切。”
  莫蕾抬起头看着我,很认真地对我说:“你这几句话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我是学物理的,平时比较喜欢用理性来思维,我虽然对兵哥哥一直很崇拜,但并没有真正想过要嫁给一个军人,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崇拜也并不是爱情,我想,我以后要嫁的人一定是我很喜欢也很欣赏的人,并不一定是我崇拜的人。”
  我很惊讶地说:“哟,别看你年纪小,看问题还是很成熟的嘛。”

  “那当然,你想把我当小孩子类型啊,没门!”莫蕾调皮地说。
  “哈哈,你要是这样,我可要追你了。”我故意笑着说。
  “哼,你有追的权利,我也有拒绝的权利,看谁的权力大。”莫蕾故意板着脸说。
  “你总不能拒绝我逗你开心的权利吧?”我说。
  “赐予你这种权力。”莫蕾笑着说。

  当一切疑团解开之后,我的心里一阵轻松,特别是和莫蕾交谈以后,我的内心更加安宁。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只要我把握好机会,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
  我心里也暗暗决定,要好好和莫蕾维护好友谊,也许,最终是美妙的爱情吧。
  但世事总是那么难料,这是生活的现实反复在告诉我的一个道理。每一次,当我想安静下来的时候,生活却总会催促我改变,让我不得不接受现实的安排。

日期:2010-04-28 10:26

  (八十)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李风琳毕业后,找到了桂林的一所中学教物理,陈参谋和白伊文双双到武汉上大学去了。随着张干事与李风琳结婚,我们的跳舞三人组就彻底分崩瓦解了。
  我真心实意地热爱着桂林这片土地,节假日常常邀请莫蕾一起游玩。我们相处得非常愉快,桂林城里的几乎所有公园和风景点,都留下了我们快乐的足迹。
  工作之余,我仍然很用心地钻研业务,经常查找资料撰写论文,偶尔也有一些论文发表,应该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开始慢慢过得充实而又快乐了。
  有一天,当我正在办公室处理一份文件时,我接到了司令员的电话。
  我估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找我。因为一般来说,司令员是不会越过参谋长直接找我安排工作的,除非有什么很特别的事情。

  因为我和司令员平时接触就比较多,再也不像以往那样拘谨了。进入他办公室后,我还打趣地说:“首长有什么重要工作吩咐?”
  “来吧,坐着讲。”司令员很和蔼地对我说:“自己泡茶。”
  在部队,这样的待遇是极其少见的,一般人都不敢在这样级别的首长办公室喝茶。我之所以可以这样放肆,主要缘于我和司令员非同一般的关系,加上司令员比其他的领导更加平易近人。
  自行泡好茶后,我坐在沙发上等司令员发话。他忙完手头的事后,端了茶杯走过来,顺口问道:“最近工作怎么样?”
  “感觉还好,不算很忙。把心思用在写论文上多一些。”我回答道。

  “很好!”司令员表扬道:“今天就是要说说你论文的事。你是不是写过一篇《试论山地进攻战斗中的合同战术》?”
  “是的,最近收到过《军事》杂志的用稿通知了。”我说。
  “昨天我接到了广州军区作战部周部长的电话,他已经在杂志上看到了你这篇论文,特别称赞,你也知道周部长是从军训部调过去的吧?上次你参加六会参谋竞赛,周部长对你印象就比较深。”
  “谢谢首长的夸奖,我还要继续努力。”我不知道司令员到底要说什么,相信他叫我来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表扬我,所以就表态似地敷衍了一句。
  果然,司令员话锋一转,说道:“周部长想借调你去作战部,你觉得怎么样?”
  我一下子愣住了。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一直以为可以就这样在桂林呆下去了,根本就没有离开桂林的思想准备。但如果能调到军区的话,这对我的事业来说,无疑是搭建了一个更高更好的平台,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呀!我根本没有拒绝的道理。

  但是,这仅仅只是借调而已,最终是否能把命令下过去还很难说,如果在那边下不了命令,在这边又耽误了提升的机会,过去工作就得不偿失了。况且,我已经二十八岁了,不得不把个人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进行考虑,如果我最终不能留在广州,那在广州找对象就不太现实,如果留在了广州,那在桂林找对象又完全没有必要了,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当然,现在考虑过多都是没有必要的。我知道司令员很关心我,也想听听他的意见,所以,我很圆滑地回答说:“您一直很关心我,您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做。反正,我在哪里都是好好工作就行了。”
  这话果然说得司令员极为受用。他说:“这样吧,你先去那边锻炼一下,如果有机会留在那里当然最好,即使没机会留在那里,至少你也得到了在大机关的锻炼,以后回来也还有发展的机会。至于你的个人问题,就先缓一缓吧,你今年多大了?”
  我说:“首长,我今年二十八了,也不小了。”
  司令员说:“还不算大嘛,事业为重,就等一两年再说吧。”
  从司令员办公室出来后,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我不知道未来迎接我的到底会是什么样的生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随着我离开桂林,我和莫蕾刚刚建立起来的友谊只会永远定格在友谊上了。
  而我原来是希望这种友谊慢慢向爱情方向转化的。
  当我把要离开桂林的消息告诉莫蕾时,她也明显地有些失落,虽然我们都相互安慰要经常写信联系,但现实总归是现实,再浓烈的情感,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距离的拉开而慢慢地淡化,最后,让记忆的碎片慢慢地飘散在风里。

日期:2010-04-28 10:27

  (八十一)
  在作战部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大机关的工作作风和下面完全不一样,紧张而又严谨。由于工作内容涉及太多的军事机密,相互之间从来不谈论工作上的事情,每个人都只了解自己所分管和负责的那一条线的工作情况。
  作为一个新来者,我被分配跟着一位中校军官学习,他叫李志明,恰好是我的同乡,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加上我平时态度谦恭,做事积极,赢得了他的好感,因此对我极为关照,在日常工作中教了我不少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观察,我发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非常和善友好,见面时都会点头微笑,但大家闲话并不多,只有在作战室召开会议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滔滔不绝地谈论见解,让我大开眼界。
  我发现,这里的每个人都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在谈论某些问题的时候,可以随意地背诵出诸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上的理论,对于某些战法,也可以随意举出二战或中东战争中的一些著名战例,可见他们平时对各种战争和理论的研究极为透彻,我这才知道,我在部队研究和学习的那些东西和他们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也坚定了我要沉下心来好好学习和研究的决心。

  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看书,李志明进来对我说:“最近有大行动,到时候你跟我去吧?”
  我一听就比较兴奋,马上问道:“什么行动?”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打听行动在这里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情。
  “这不算军事机密,也可以告诉你。”李志明说:“南方的抗洪形势非常严峻,军委已经决定派部队参与抗洪抢险了,司令员要亲自带机关出征荆江,我们负责做相关方案。”
  我一下子明白过来。当时正值百年不遇的大洪灾。我每天都在关注报纸电视,也特别为家里的父老乡亲担忧,现在终于可以亲自参与为家乡的抗洪抢险出力了,我不禁既兴奋又紧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