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风尘,一段真实的情感人生》
第43节

作者: 徐清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回到军区后,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接受大国已经离开我们的现实。不少同学从各种渠道得知消息,纷纷打电话来找我求证,每求证一次,都会让我想起大国的父母和妻子痛哭时哀伤的眼神,也会让我的心再度疼痛一次。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总结奖励之后,一切都归于平静。当我慢慢习惯了在作战部的生活,也明白了这里的所有情况后,我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了。
  虽然我很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但要真正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站稳脚跟,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关键的是,因为编制的原因,虽然领导对我比较关照,也很认同我的工作态度,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短期内无法给我下达作战部的参谋命令,把我正式从桂林调到广州来。
  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我即使好好地工作,我也许可能有机会调过来,也许最终会没有机会,而且,这个也许的机会,也是遥遥无期。难道,我应该为了这个“也许”坚持下去吗?

  这是一个很困扰我的问题,但我并不好直接地提出来,我只好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相关的机会。
  工作之余,我经常和李志明在一起玩。因为是同乡,他除了在工作上经常给我指点外,在生活上对我也特别关照,我经常跑到他家里吃饭,和他的家人都非常熟悉。
  实话实说,在广州的生活比在桂林要好很多,从事业上的发展前途也要大很多,只不过,在一切还是未知的时候,我必须选择坚持,但问题是,工作上我可以坚持,个人问题却不能就此拖下去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都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传播革命火种的热情高涨,当务之急,是要找一个传播的接受者。
  当然,这也不是说随便在大街上抓一个人来就可以的,恋爱和婚姻都是双向选择题,需要双方情投意合才行。这使我想起了一个在部队流传甚广的段子。说是一大龄青年,清晨起来的时候,发现晚上又不慎做了春梦,在洗裤头之际,想到至今还孤身一人,禁不住悲从中来,一边洗,一边吟诗一首:“晨早起来洗裤头,儿女伴着清水流,不是爸爸不要你,没有妈妈来收留。”来源无从考证,但却真实道出了大龄青年盼望爱情和婚姻的强烈愿望和美好憧憬。

  我偶尔也会给原部队的司令员打电话汇报情况,但不敢过多地谈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把真实情况向他说明,内心也希望他能在适当的时候帮帮我,毕竟,这样级别的领导愿意帮我说句话,有时候还是非常管用的。
  司令员没有过多说什么,每次都是交代我要好好工作,用心学习,并安慰我不要想太多,还告诉我,虽然我在广州工作,但并不影响我在桂林的正常调职。
  司令员的话给我了很大的安慰。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还是静下心来,在广州好好发展。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李志明的母亲已经说要帮我在广州张罗介绍对象了。
  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当我决定要一心一意在广州发展的时候,一个新的情况出现让我的人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拐点。

日期:2010-04-29 09:35

  (八十七)
  既然决定要在广州安家落户,我在工作之余,把找对象当成了头等大事来抓。我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邓小平理论,那就是一手抓工作,一手抓恋爱,而且两手都要硬。
  但现实总归是现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硬就硬得起来的。在工作方面,只要我肯努力用功,硬起来倒是问题不大,但在找对象方面,却始终硬不起来,虽然我经历了这么多的情感波折,但好像年纪越大,这方面的能力越是退化了。我很悲哀地发现,我不得不走进了相亲大军的行列,不停地在形形色色的媒人的安排下,疲于奔命地吃饭看货。是的,我感觉相亲就像是看货,就是一个贸易洽谈会,我想,要是广交会里加一个相亲的内容,说不定倒可以促成许多大好姻缘。

  人是见了不少,但却并没有合意的。而且,我发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就是见的人越多,越容易挑剔,越容易麻木。究其原因,我估计是年纪大了以后,已经失却了追寻爱情的激情,看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是否适合结婚。事实上,婚姻还是需要爱情做基础的,纯粹以外在条件而论,当然会在无形中失去很多相处的机会和与对方交流的兴趣,从而错过了许多原本还是比较合适的人。

  这难道就是我们大龄青年无可避免的悲哀吗?
  当然,不管硬不硬得起来,日子总还是要过的。我只好抱着“不着急,不逃避,不拒绝”的“三不”思想,来应对这个现实的困扰。因为我相信,无论疲软多久,总有一天还是会硬起来的,那个时候,意外的收获或许可以带给我更多的欣喜。
  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能硬起来的抓好再说。在经历了不少失败的相亲经历之后,我又再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
  有一天,当我打电话给张干事的时候,他告诉我一个让我感到非常惊讶的消息,司令员已经调到广西军区当参谋长了。
  这确实让我感到既惊讶又振奋。司令员这几年升迁得这么快,说明除了工作出色以外,他的人脉关系也是相当厉害的。
  我当天晚上就打通了司令员的电话表示祝贺,顺便汇报了一下在广州看不到前途的烦恼。听完我的情况,他说道:“先干着吧,实在下不了命令,你就回来干。”

  听他这么说,我知道领导心里已经在为我考虑了。当然,我并没有指望首长帮我在军区找关系留下来,更大的可能是,他让我回原部队继续发展。
  果然,没多久我就接到了张干事打来的电话,说领导已经决定让我回去,让我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过了两个星期,我所在的处领导找我谈话。他对我在处里两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为因为编制的原因无法留下我表示了歉意。反正话说得非常圆满,而且又明确地表明了让我回原部队的意思。我真的相当佩服这位领导的水平,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既说明了情况,又温暖了人心,那还真不是短时期能够磨练出来的。
  送行的酒宴让人感动。除了我所在的处里全体同志外,作战部长亲自参加,对我的工作进行了评价,也对我将来的发展勉励了一番。说实话,这两年来,我在大机关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虽然没能成功地留下来,但我仍然从内心深处真心实意地感谢这些领导和同志们的培养和帮助。因此,我非常诚心地不停地敬酒,无论敬与被敬,都是豪爽地一饮而尽,把这两年来的全部感激和情谊,都融进了这一杯又一杯的酒里。

  一切安排妥当,我又打起背包,返回了桂林。

日期:2010-04-29 11:46

  (八十八)
  我仍然回到了作训科,由于我的位置早已经被别人顶替,回来后,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旁观者,没有具体的工作安排。原来的科长早就到阳朔去当武装部长了,新来的科长是从外面调过来的,我们并不熟,因此,我整天显得无所事事,只能等着领导给我重新分配工作。
  当然,在一般人看来,到军区去帮助工作两年,却不能调过去,这本身就是一个失败的典型案例。因此,刚回警备区的时候,干部科长、政治部主任都纷纷找我谈话,无非是拐着弯地安慰,仿佛我有多大的思想包袱似的。事实上,我自己隐隐感觉,老司令员已经在为我考虑了,只不过,他没有明确地对我说过,我也不能随便去问,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慢慢等待。

  当然,我首先还是要在这里站稳脚跟,确保万一领导没有安排的时候,我能够不被边缘化。好在这些年来,我在工作上的能力进步明显,新任的作训科长当然不会浪费放在身边的人才。而且,由于我在大机关呆过,在分析问题的视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加上我保持了一贯的谦虚谨慎的作风,以一个新人的姿态来面对各种工作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我很快又赢得了科长的信任,慢慢从边缘进入主流,成为科里重要的一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