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可以遗传吗?818史上著名的科学世家》
第7节

作者: 秋风语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居里夫妇(丈夫弗雷德里柯-约里奥-居里Frédéric Joliot-Curie,妻子依伦-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 1935 化学奖)

  米达尔夫妇(丈夫加纳-米代尔Gunnar Myrdal 1974 经济学奖,妻子阿尔瓦-米代尔Alva Myrdal 1982和平奖)
  科里夫妇 (丈夫卡尔-费迪南德-科里Carl Ferdinand Cori 和妻子杰尔蒂-科里Gerty Cori 1947 生理学和医学奖)
  夫妻同为学人,生活中卿卿我我,事业上互相促进,实乃人间佳话。对于读书人来讲,这等美事,可遇不可求!譬如凡夫俗子来,只要没碰到苏格拉底妻子那样的泼妇,已经庆幸不已了。这正是:不求同剪西窗烛,只盼红袖夜添香!
  俗语有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上不得阵,杀不得虎。但若能父慈子孝,兄贤弟悌,学业上助力传承,也能成就一段美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获得诺奖的超级父子兄弟组合。
  父子组(6对)
  汤姆逊父子(父J. J. Thomson和子George Paget Thomson)分别荣获1906年和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布拉格父子(父William Henry Bragg 和子William Lawrence Bragg)共同荣获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绝对的“上阵父子兵”
  玻尔父子(父Niels Bohr和子Aage Bohr)分别荣获1922年和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西格巴恩父子(父Manne Siegbahn和子Kai Siegbahn)分别荣获1924年和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以上四对父子的研究领域基本一致。严格来讲,下面这两对父子没有做到子承父业,他们分别是:
  奥伊勒父子(父Hans von Euler-Chelpin和子Ulf von Euler)父亲荣获1929年化学奖,儿子荣获1970年生理学和医学奖

  科恩伯格父子(父Arthur Kornberg 和子Roger Kornberg)父亲荣获1959年生理学和医学奖,儿子荣获2006年化学奖
  兄弟组(1对)
  来自荷兰的亭伯根兄弟,这哥俩性格迥异,专业差别也很大。哥哥Jan Tinbergen荣获1969年经济学奖,弟弟Nikolaas Tinbergen荣获1973年生理学和医学奖。
  这些父子兄弟能同获诺奖,除了遗传基因的先天因素,恐怕后天的家庭教育环境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吧!

日期:2010-08-20 17:17:30

  再次声明一下:
  帖子里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内容翻译自英文维基百科和英美有关机构的官方网站资料,百分之四十左右内容来自楼主读过的科学家传记、数学史、科学史之类的书籍以及相关的影视剧。
  对于重要的资料,楼主一向不相信中文网络信息(主要是以讹传讹的太多),一般引用自国外官方网站,包括美国物理学会,美国数学学会,美国计算机学会,英国皇家学会,时代周刊网络版,科学美国人网站,美国国家地理网站,英国卫报网站等等,中文资料一般先参考科学网,楼主会尽量查实原文信息。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文字来自中文网络粘贴,这主要因为楼主太懒,懒得打字。而且,这些东西无非是搜集整理过来,供大家一乐!

  如果有作者或机构认为本人侵犯了他的版权,本人道歉先,同时恳请斑竹删除侵权文字。
  如果引用的文字超过本人自己写的,楼主保证一定会注明网络来源。

日期:2010-08-20 19:45:15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叶的法国巴黎。在世界顶尖名校--巴黎大学索邦(Sorbonne)分校的一座大阶梯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聆听著名物理学家佩洛特教授讲课。教授说道:“你们要独立思考,要放眼太空。现在你们是一百个人,一百个大学生,到了需要思考的时候,就必须学会独立。就像这个公式的创始人,就像是牛顿,就像是伽利略。当然,也许你们没机会达到这个高度,那么,用你们的手摘一颗星星,用你的手摘一颗星星。”

  教授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但有一点可以共享,那就是学会独立探索大自然,探索一束光、一块泥土、一滴雨水......”
  这段话出现在一部拍摄于1943年的黑白电影《居里夫人》的开头,深深地打动了因为失眠而随意调换电视频道,无意中看到这一幕的楼主。若干年过去了,楼主一回忆起这个镜头,就为自己在大学里胡混了几年,别说摘星星,连萤火虫都没捉到而羞愧难当。
  这部电影改编自居里夫人的小女儿伊芙-居里Eve Curie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这部电影以及相应的原著,给了楼主对居里夫人最初的认识。除此之外,楼主没看过其他的关于居里夫人的传记,只是偶尔在报刊上看到一些有关居里夫人八卦。
  在楼主的心中,居里夫人就是智慧女神的化身,是品格高尚的人中龙凤。就像伟大的爱因斯坦评价的那样:她是本世纪惟一未受盛名腐化的人。
  这一切,直到楼主与2009年购买和阅读了另外一本居里夫人的传记才被颠覆。这本书就是由九洲出版社,法国人纪荷著,尹萍翻译的《居里夫人传》。当时卓越网的促销广告是:“卓越亚马逊独家销售,台湾被评为对全社会影响最大的二十本书之一”。就是这本书,让楼主明白了,伊芙-居里Eve Curie在她那本畅销书中,对自己的母亲做了许多的美化。也是让这本书,让楼主了解到,伟大而聪明的居里夫人,不仅在那个年代做出了卓绝的科研成果,承受了社会的歧视与偏见,还与另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诺奖得主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 经历了一段“不伦之恋”。这位近代科学史上最杰出的女科学家,居然是史上学历最高、成就最大的“小三”。

  楼主脆弱的心灵一开始经不住这样的打击,想查证此事是否为真。无孔不入的google把楼主带到了美国物理学会的官方网站。在关于居里夫人的介绍中,有一章赫然写着“丑闻与平反Scandal and Recovery(1910-1913)”,证实了有关的“丑闻”并非认为捏造的。(原文网址:http://www.aip.org/history/curie/scandal1.htm)
  尽管楼主心目中的偶像被打破了,但是冷静下来,依然对居里夫人保持着尊敬。因为,面对丑闻,她没有回避,更没有撒谎,而且“孽恋”的发生多少也是情有可原的。更难得的是,居里夫人没有被丑闻击倒,依然孜孜不倦地从事着自己的科研工作,并为了将自己发现的镭用于公益医疗事业而奔走呼号。

日期:2010-08-20 21:41:03

  居里家族在诺奖得主大家庭中,是最耀眼的一群,先后6人次折桂,分别是:
  1903年,老居里夫妇获得物理学奖。计2人次。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化学奖。计1人次。
  1935年,小居里夫妇获得化学奖。计2人次。
  1965年,老居里夫妇的小女婿Henry Labouisse做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简称UNICEF)总干事,荣获和平奖。计1人次。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诺奖家族,是迄今为止,唯一的母女获奖组合,唯一的父女获奖组合。居里夫人是有史以来唯一的荣获过两次诺奖的女性。
  居里夫人是巴黎大学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位女教授。国内有媒体过犹不及,说她是法兰西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但是很遗憾,她真不是!1910年她被提名进入科学院,瞬间成了全法国的争论中心,最终她以28票对30票败给了Édouard Branly。当然,她的这位对手也并非平庸之辈,作为一位发明家,Édouard Branly发明了凝聚检波器,帮助伽利尔摩·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发明了无线电报。直到50年后的1962年,居里夫人的博士生 Marguerite Perey才成为法兰西科学院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

  即使贵为诺奖得主,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都无缘成为院士,原因只是因为她们是女性。
  年轻时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妇与长女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的居里夫人

日期:2010-08-21 16:00:20

  在普罗大众眼里,皮埃尔-居里先生的形象完全被他那光芒四射的夫人所掩盖。其实,就算没有与那位来自东欧的智慧女神结婚,居里先生也完全可以在科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居里先生的早期的基础教育来自于自己的父亲,一位执业医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