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可以遗传吗?818史上著名的科学世家》
第17节

作者: 秋风语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人家是世家,可不是楼主信口开河胡扯的,而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时代》周刊于1999年评选20世纪最伟大的100个人时钦定的。《时代》周刊喜欢搞什么100排行榜,喜欢的朋友可以去他们的官网看看(网址:http://www.time.com/time/specials/packages/0,28757,1984685,00.html)。尽管当年的20世纪最佳100人有很多争议,但是楼主要8的这一家子,即使在专业领域,也是无人敢掠其风头的。

  好,不卖乖子了,楼主接下来要8的就是学界和公众公认的“人类学第一家族”——利基家族(The Leakey Family)。
  这一家子在非洲探索研究了100多年,以至于有人专门为他们建了一个网站,讲述他们家族在非洲(主要是东非)的工作、生活、探险经历(网站网址:http://www.leakey.com/)。
  外文出版社曾经出过一本书,书名就叫《考古,人类学第一家族-利基家族》,讲述利基家族世纪寻根的历程,喜欢的朋友们不妨买来看一看。
  先抛开利基家族的学术成就不谈,利基家族世纪寻根的见证还包括成立于1969年的利基基金(Leakey Foundation,官方网址:http://leakeyfoundation.org/)和1971年的利基野营(Camp Leakey,并非利基家族创办,是他人创办,以利基家族冠名的,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Kalimantan))。前者每年为早期人类研究的优秀项目提供50万美金资助,成了人类学和考古学界的著名基金。如果您对做这种冷门的学问没兴趣,那么如果您是个驴友,后者可能会引起您的共鸣:因为利基野营说穿了就是探险家和旅游者的考察乐园。

  学界认可的利基家族主要包括三代五名成员,分别是:第一代的路易斯-利基(Louis Leakey,1903年8月7日-1972年10月1日)和玛丽-利基(Marry Leakey,1913年2月6日-1996年12月9日)夫妇。第二代的理查德-利基(Richard Leakey,路易斯-利基的次子,1944年12月19日生于内罗毕-)和米薇-利基(Meave Leakey,1942年7月28日生于伦敦- )夫妇。第三代的露伊思-利基(Louise Leakey,理查德-利基的长女,生于1972年)。

  OK,基本概况先8到这儿,下面让诸位见见利基家族主要成员的真面目。
  路易斯-利基(Louis Leakey,1903年8月7日-1972年10月1日)
  玛丽-利基(Marry Leakey,1913年2月6日-1996年12月9日)
  理查德-利基(Richard Leakey,1944年12月19日生于内罗毕)
  米薇-利基(Meave Leakey,1942年7月28日生于伦敦-)
  露伊思-利基(Louise Leakey,理查德-利基的长女,生于1972年)

日期:2010-09-10 21:59:09

  由于自己没时间写,就贴一贴别人现成的东西吧:
  叶企孙:不能不提的一个人
  叶企孙(一八九八年七月十六日至一九七七年一月十三日)
  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从1925年到1952年,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担任负责人、理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往北京大学。叶企孙参加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叶企孙1967年6月被北大红卫兵揪斗、关押,1968年4月到1969年11月,被中央军委办事组逮捕、关押,释放后又被隔离审查到1975年。据胡升华等人的调查,叶晚年被打入另册,系受他心爱的学生熊大缜冤案的牵连。1938年初,熊大缜往八路军领导的冀中抗日根据地研制高效火药、购置无线电收发报设备和军火,叶曾利用自己的影响帮助筹款和居间联络。但1939年4月,熊大缜被冀中军区以“国民党派遣特务”的罪名逮捕,并于4个月后被处死。1986年10月,**河北省委对“熊大缜特务案”平反,并说“叶企孙……对冀中抗战做出过贡献”。

  23位功勋科学家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二十三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9年9月18日,**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大会,隆重表彰研制“两弹一星”的功臣,23位科学家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熟悉这些科学家经历的人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个人,因为这23位科学家中有9人是他的学生,有2人是他的学生的学生,还有2人的事业也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叶企孙,中国科学界的元老之一,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的创始人,清华大学长期的校领导核心人物之一。

  叶企孙其人
  叶企孙于1898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去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物理系,并于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应东南大学之聘任物理学副教授。1925年清华学校创立大学部,他接受清华之聘就任物理学副教授,次年升教授,并创建清华物理系出任系主任。1929年,清华大学理学院成立,叶企孙出任院长,并被推选为决定学校大政的7位评议员(教授会议的最高议事机构)之一。此后,叶企孙一直是清华大学的领导核心人物之一,并几度以校务委员会主席和代校长名义主持校务。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辗转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叶在联大任教。1941年9月至1943年8月,他赴重庆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是当时中国科学界实际上的领导(名义上,国民党的朱家骅是院长)。叶企孙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几度出任理事长、副理事长。1945年,叶企孙出任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还曾主持西南联大的校务。

  1949年春,北平解放,5月他出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9月,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时,叶企孙当选为学部委员(即今天的院士),并为中科院数理化学部常委。
  1952年月10月,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叶企孙随清华物理系一起调到北京大学,从此,他“淡出”中国科技、教育界的核心圈子,“文丨革丨”中更因他的得意门生熊大缜的冤案而身陷囹圄,于1977年1月悲惨死去。
  1993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在《纪念叶企孙先生》一文中,这样评价叶企孙的一生:叶企孙先生“是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和我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为我国物理学研究与理科教育、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叶企孙对国家“突出的贡献”,尤其表现在“两弹一星”方面,让我们从本文开初的议题说起。

  “两弹一星”功臣中的13位 与叶企孙的师承谱系
  在23位功勋科学家中,有9位是叶企孙的弟子。第一位就是王淦昌。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第一届(1929年)毕业生,因而是叶企孙的大弟子。1930年被叶企孙推荐到德国留学,在柏林大学师从迈特涅教授。这位女教授曾参与发现铀原子核裂变反应的实验,后来又对此作出了正确的解释。原子丨弹丨就是在此基础上得以研制成功的。王淦昌的科学生涯从一开始就与原子核物理有缘,他后来就成了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长期担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由于他对我国的核能事业的重大贡献,欧美报刊曾称誉他为“中国的奥本海默”(奥本海默是美国的原子丨弹丨之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