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的奇门法术与中国功夫:遁甲天机卷》
第23节

作者: 周易讲座
收藏本书TXT下载
  虽说想去山坡,但山势险要,众人沿着石路向前走了几百尺也没见到可以上山的路径。溪流走到这边到是形成了一个深可以见足的水潭。水潭不大,方圆数丈,从山路下到水潭也不过半个人的高度。人们站在水潭边上,刚好能仰望到山坡后的大石,那大石距离众人所在地面大约有十数丈。只见大石头的后面也是被藤蔓遮蔽,细细的炊烟清晰的从藤蔓后面升起来。孟蛟年方十八,年轻性急,见到没有去路可以上到山坡上,便朝着上面放声大喊道:“上面有人吗?!有人在上面吗?……”孟蛟连续喊了几次无人应答,孟啸天指着溪流一侧坡壁上的软藤说道:“那就是去到山上的路。”几个人一起望去,不由得有些傻眼,只见水潭一侧的陡峭山坡上,一条用软藤编织着勉强可以登人的软梯,悬在距离地面一人多高的位置。郭援张大了嘴巴说道:“这梯子猴子上下到可以,如果爬人岂不是太危险?!”孟啸天道:“看来是隐士住在上面,与世近乎隔绝。”

  众人正在议论着,只见大石的藤蔓后面一个少女身着浅绿衣裙轻盈地闪出来,手里捧着一个包着藤条的瓦罐走到山坡上的藤梯前。远远的望见了下面山路上站着七个人男人。少女一楞,略一迟疑便一只手托着瓦罐,一只手抓着藤梯,反着身子从上面向下而来。少女轻盈敏捷,动作熟练,距离地面还有一人多高,软梯下面便是奔流的溪水。少女便不再下来,用腿夹住软梯,一只手抖开手上的绳子,将系着绳子的瓦罐放到溪流中汲水。

  少女容颜洁净,气质灵气逼人,尤其那对眸子透露着半点娇媚半点咄人的神情。身上真丝浅绿薄如婵娟,淡花点缀色调温和。几个人傻站那里望着山崖之上,这浅绿盈袖攀援如蝶的少女汲水,如同在欣赏难得的风景。那少女将绳子一拉,将装满清水的瓦罐提在手上便要攀缘上走。孟蛟这边急了,连忙喊道:“这位姑娘为何不发一言!”少女侧过头来,显然有些莫名其妙。孟蛟见少女停在那儿,忙走前两步说道:“方才下面这般喊叫,姑娘却不闻不问,只管提自家的水。我等并非恶人,人情道路,何故冷漠! ”少女听了面色似乎有些愠怒,并不答话,又要攀缘上走,孟啸天见了忙上施礼前朗声道:“大宋子民偶然路过,风餐露宿疲惫不堪,如果有缘望能讨一点热饭。”少女上了两节梯阶,略一思索,便回过头来清音丽质的说道:“诸位哥哥若能上来,就一起饮食!”

  孟啸天见这个软梯极不规则,阶梯或宽或窄,周围极少有可以攀缘防护的地方,心里暗道:藤梯这般险峻,众人为了口热饭再送了性命可不值得。于是朝绿衣少女道:“姑娘久住山间来去自如。我等漠北居住日久很少攀援,又无轻身之术。这软梯有如登天!”绿裙少女听了,略停了一下说道:“也罢!诸位稍等!”只见少女拉着软藤梯,一只手托着瓦罐攀登了几节后,突然身子略倾斜着,将手放开软藤,两只脚尖迅速轻点藤梯,速度飞快如行平地,手中瓦罐不曾见水溅出来,十数丈的山崖片刻功夫少女又登了上去。人们在下面看着不由发出一阵惊呼,郭援惊诧道:“这位少女一定是异人! ”

  绿裙少女惊险的攀登直上,浅绿的衣袖被山风一吹迎风摆动,点缀在秋色里便是一幅画。少女身形轻盈,履山崖若平地,让孟啸天不禁惊讶万分。回头看了看众人,见孟蛟也瞠目结舌的看着自己。一时之间,众人哑口无言,只管站在那等着少女。大约半刻钟,少女从藤蔓后面再次闪现出来,手里提了一个小篮子再次从软梯上倒着身子,如蝶飞舞般轻轻下到藤梯末端。到了水潭上方,见少女纵身一跳,便要跳到水潭之中,人们一惊,孟啸天在前面看得真切,口里忙道:“小心!”绿裙少女足尖蜻蜓点水般在水潭上一踩,水波荡漾开去,人们再去看时,少女已经跃到了小路上,与孟啸天刚好对了个照面。

  绿裙少女见众人虽然衣着普通,但孟啸天显然凸现出一股不同的气质,便向孟啸天微微欠身施礼道:“小女见礼,诸位此番是回大宋么?!”孟啸天抱拳施礼道:“正是!我们此行前往大名府!”绿裙少女略显得桀骜的秀丽的面容上显露出几分忧色,女子清音如筝,一字一字道:“红豆生南国,小女生荆襄,离家十三载,思念如秋凉。”说着便将手中盖着浅粉色丝帕还冒着热气的篮子递上前来,对孟啸天道:“里面有方才出锅的曲枣糕给诸位哥哥食用。内附一个竹筒,筒里面有书信地址和信物,便是小女在荆襄的父母住址。还望能代送给驿站传递!”孟啸天望见少女面露忧色,知道她有思乡之苦,想到自己幼年随着叔父被迫流离在漠北十五年的不堪遭遇,不禁眼前一阵模糊。孟啸天伸手接过来篮子果断道:“我也是离家十五载,彼此都有思念之苦,书信很重要,我一定亲自送去你家!”绿裙少女清澈的眸子看着孟啸天道:“多谢哥哥担待!师父就要回来了!小女回去了!”说罢,便飞身跃入潭中,脚尖点水,身子飞上藤梯。一只手抓着软藤,回头望着孟啸天,眼神带着感激和嘱托。从少女深深的眼神中,孟啸天顿时感到这篮子有些沉重,书信对于少女真的很重要!绿裙少女轻舒玉臂,迎风蝶舞般飞快的攀上山崖。


日期:2010-05-22 01:44:35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地理著作,其中便提到了“羽民国”。《楚辞》是中国古代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其中一首诗“远游”便提到了神话中的飞仙“羽人”,洪兴祖补注:“羽人,飞仙也”。后因道士喜言飞升成仙,便以“羽人”作为道士别称。道教有“羽化”一词,便指成仙,取其变化飞升之意。《书言故事.道教类》:“道士亡,曰羽化,曰仙化”。《晋书》中记载道士许迈“偏游名山,后莫测所终,好道者谓之羽化”。可见,道教名词“羽化”便指“羽化成仙”,因其传说中往往白日当头便“羽化成仙”,故又称“白日飞升”。《仙苑编珠》中便记载了道士阴长生在平都山“白日飞升”的传说。所以,“白日飞升”的原型便是“羽化成仙”,源于道教;

  在道教神话传说中,“羽化成仙”或“白日飞升”者众多,除了上述道士钟离权、吕洞宾、许迈、阴长生“羽化成仙”外,《神仙传》、《续神仙传》、《女仙传》、《传仙录》、《列仙全传》、《十二真君传》等道教神话传中,还记载了许多“白日飞升”的故事,不妨撷举几例。据《神仙传》记载,汉高帝孙子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引导下研学习道教,最终“白日飞升”成仙去了。据《女仙传》记载,上虞县令刘纲与妻子樊夫人喜道术,经常较量法术效用,后来俩人一道“羽化成仙”。据《传仙录》记载,张天师之子张衡,人称嗣师,修炼得道,白日升天,羽化登仙。据《神仙传》记载,沛国人张道陵入川修道,后与弟子赵升、王长一道大白天成仙飞升入云。据《续神仙传》记载,“八仙”之一的蓝采和一日在濠梁间酒楼踏歌,趁着醉意,闻云鹤笙萧从天而降,传入耳际,便抬身入云,升天成仙。据《十二真君传》记载,许真君热衷道术,曾与江西闹水的蛤蚌精斗法,将其杀死,为民除害,后全家人都腾空而起,升天成仙了。可见,道教关于“羽化成仙”或“白日飞升”的神话传说很多,但神话传说毕竟是神话传说,不能当真。譬如汉唐时期确有许多皇帝错误地相信道教炼丹故事,以为服食丹丸便能求得长生不老,结果往往青春夭折,寿祚不长。对于“羽化成仙”或“白日飞升”也应作如是观。上述有很多传说的色彩。

  对于道教神话传说中的“羽化成仙”或“白日飞升”本无可非议,在驰骋想象的同时也具有愉悦精神的作用,有意将神话硬充现实,且不说能否达到与否,即使上古至今,也成者寥寥无几。可以说是百万里挑一,所以,近似为神话!

日期:2010-05-22 13:34:45

  轻功的基本练法:
  轻功的练法就是通过“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来提高腿部弹跳能力的练功方法。轻功练习诀窍是“负重跳高跳远+内功练习”。内功练习较好,会使人飘飘欲仙,轻松快活,登高山如走平地,如果再加负重弹跳练习确实有可能练成上乘气功。外练方法可参考跳高跳远的训练方法。内功练法只要能练气的功法都可以。
  轻功比较难练,轻功的练习条件要求很高,而且,如果方法不对会有害身体,故轻功练成者极少。练轻功的年龄一般在10岁左右开始为最佳,因为这个时期,人的筋骨正在发育,尚未定型,可塑性较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