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星高照唐伯虎》
第13节

作者: 夜半饿了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叫曹凤,字鸣岐,凤鸣岐山嘛。”曹大人哈哈笑起来,接着问:“读书了没有啊?准备参加考试吗?”
  唐伯虎心里说,你装什么傻啊,看我这样能不读书么?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点点头。把个旁边的丘阿姨急的,说:“这孩子,大人问话呢,你倒是回答啊 。”
  “不用了,小孩子嘛。”曹大人说,“你既然要考试,就得认识认识他了,这才是重要的人物呢。”说着就介绍旁边的一位官员:“这位是监察御史方志方大人,明年你们考试,他可是负责人啊 。”
  那个官也满脸是笑过来拉唐伯虎的手:“方志,方信之。”
  这几个官怎么就跑到唐伯虎家来了呢?原来这快过年了,各地的父母官都要出来走走,体察一下民情,搞搞民间访问,树立亲民形象。这也是官场的惯例了。今年凑巧,听上司梁储提到过吴县出了才子,于是便选了这唐家饭馆,为的就是想见识见识这个唐伯虎。
  唐伯虎给方志行了礼,抬起头来一看,愣住了,这人怎么这么眼熟啊?昨天晚上在虎丘可中亭要饭,好像他也坐在饭桌上啊 。再往后一看,可不么?方志身后,正站着笑容可掬的崔文博。

  这方志也是这个时候想起这孩子见过,脸上的笑容突然僵在那里,特别不自然。倒是唐伯虎一副满不在乎。方志尴尬了一下,又问:“你不是叫张灵么?怎么又叫唐伯虎了?”
  唐伯虎笑嘻嘻地说:“那个刘伶才是张灵,我就叫唐伯虎。昨天那是胡说的。”
  “哦哦。”方志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
  崔文博看见方志脸色有点不对头,赶紧打圆场:“他们小孩子就是喜欢闹腾,还没有成器,不过呢,还是很有才华的。”
  这崔文博辞了官,赋闲在家,但也算社会贤达,曹太守出来体察民情,带上他是很体面的一件事,所以他也在场 。不过这么一岔话头呢,却引起了方志的不满,方志说:“老崔啊,人有学问才华都是好事,但道德品质也是很重要的么。我一直认为,道德品质是高于才华的。读书人要有个读书人的样子,不能放浪形骸,出去搞怪,搅和别人家的宴席,那就更不合适了。你说对不对?”

  他这么一说,挺不给崔文博面子的,这是官场上,不是昨天晚上的酒席,所以崔文博不在官,当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点点头。当然他心里也这么想过。
  这边唐广德听得一头雾水,但好歹也听出来了,好像是小唐昨天出去闯什么祸了,赶紧赔不是:“哎呀大人啊,这怨不得小孩子,也是我忙,平时教育的不够,你可得多包涵着点。”
  “我……”方志笑了起来,“和我有什么关系啊?品德决定未来,你说对么?要是我,我就把这孩子吊起来打,让他记住,以后不要到外面胡说八道丢人现眼。”
  这方志越说越来劲,小唐看见自己爸爸被训得汗都下来了,气就不打一处来。
  正要张嘴把话顶回去呢,外面有人大叫唐伯虎。说曹操曹操就到,张灵来找他玩儿了。只见这张灵从人群中探出头来,一个劲嚷嚷:“唐伯虎,放炮去啊,大过年的在这瞎耗什么呢?”他为什么不进来呢?原来脖领子已经被两个衙役抓住,人已经被挤在半空中了。
  崔文博赶紧说:“把他放进来。”
  衙役们手一松,张灵整个身子往前一冲,差点没摔个大跟头。好在人小身子灵活,踉跄两下站住了,抬头看见崔文博,叫了声:“啊呦。”

  唐伯虎赶紧开腔:“你怎么跑过来了?这几位大人昨天出了血,有点不平衡,今天上门教育我怎么做人来了。我人品差也就算了,你何苦到这儿起哄啊?”
  这曹太守昨天并没去可中亭,但也看出方志和两个小孩子较劲了。让他们抢镜可不成……于是他“哈哈”笑着说:“没错没错,教育孩子可是大事啊,这个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视。”
  大冬天的,唐广德和丘阿姨那个汗啊,真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曹凤觉得时候也差不多了,再说两句就完了。他看见张灵穿的衣服比较旧,知道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就招呼他走到身边,拉着他的手,很和蔼地问道:“家里粮食够不够吃啊?有没有书念啊?”
  按照正常的回答,应该是:“我们粮食够吃,书也念了好多,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啊,感谢曹太守的关怀,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

  偏偏张灵不会这一套,回答道:“我家粮食不够吃,过了十五就没粮了。”
  “他撒谎! ”旁边方志生气地说,“昨天他们俩还拿了宝钞呢。”
  “喂,这位大人说话得凭良心。”张灵抢白道,“宝钞很值钱么?早就花完了,现在物价涨得那么厉害! ”
  这句话一出口,门口围观的老百姓居然有人鼓掌叫好。屋子里倒冷场了,几个官竟然都说不出话来。尴尬了好长时间,曹凤挥挥手,方志只好从怀里拿出张宝钞来。曹凤把它塞到张灵手里说:“这钱别乱花了,回去叫你妈买粮食吧。”
  张灵大感意外,怎么一句话说出一笔钱来。
  唐伯虎在旁边看着,那叫一个乐啊,冲方志挤眉弄眼的,方志只好假装没看见。

  “教育下一代,可是任重而道远啊 。”曹太守叹口气说,“我们苏州向来是人杰地灵。过了年,一定要好好地抓教育,要有个系统工程,出他几个状元!不然的话,老百姓会说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这是不行的! ”
  方志和崔文博赶紧在旁边鼓起掌来,唐广德和丘阿姨跟上,接着衙役们和围观的老百姓也鼓起掌了。再看唐伯虎和张灵,早就从人群中钻出去,跑的没了踪迹。
  还呆在家里干吗啊?等着挨丘阿姨的笤帚疙瘩吗?本来又娶媳妇儿又过年的,心情胃口都挺好,没想到,成了这样。

第二十回 请客

  过年的时候,唐广德和丘阿姨没打唐伯虎,因为觉得这孩子长大了,老打也不好。可是大年初一早晨,把唐伯虎叫到屋子里,狠狠地训上了半个时辰。唐伯虎觉得好难熬,浑身像爬了蚂蚁,心说祝胡子张梦晋怎么也不来救我。其实老唐挑这时候挺对的,初一谁出门啊?都在家团圆,去别人家也不妥。唐伯虎没了招,扫眉搭眼地站着,旁边还二位陪站:唐申和唐小妹。

  唐广德和丘阿姨训诫的中心思想,就是做人不能什么都不在意。“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了一个人,可能你觉得无所谓,以后他就是你人生路上的一个霹雷。不是人人都和你一个想法的,也不是人人都能惯着你,我们能惯着你,沈爷爷能惯着你,别人还能惯着你么?不可能,所以做人要小心谨慎,说话行为都要小心谨慎,不许什么都不怕,和气生财么,我们就是这样,才有了今天这份家业。”

  唐伯虎心里大不以为然,这叫什么道理啊?他觉得就是因为爹妈太小心了,才开成一个小饭馆。要是干得再猛些,富甲一方也难说。不过他心里想着,嘴里没敢争辩,和老人争辩什么啊,大过年的,就一个劲儿点头。
  唐广德看出唐伯虎啥都没听进去,就问:“你们那天弄的,什么宝钞啊?”
  “我们出去玩,假装要饭的,要来的。”唐伯虎老实说。
  “成什么体统啊?成什么体统啊?还读书人呢,让人笑话,不光笑话你,还笑话我们。”唐广德说,“人家该说,教子无方了……钱呢?”
  “花了。”唐伯虎垂着头,“当天晚上就和张灵吱吱声他们喝酒了。”
  “你啊你啊 。”唐广德气的,“你这孩子,有才是有才,可你这样成不了大家,没气候。”

  “爸,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唐伯虎终于忍不住了,“我明年……不,我今年,就给你考个第一行么?咱也不是吹,我要不是第一,那咱们这的人,就全都考不上,你瞧好吧。”
  “行,就你嘴硬。”唐广德说,“老实说,我还真想看你考个第一,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福气。”他转向丘阿姨说:“他要是考第一,咱们就给他娶媳妇儿,他要是没考第一,咱们就让他当光棍! ”
  唐小妹和唐申在一边拉唐伯虎,嘴里嘿嘿怪笑,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丘阿姨生气了,冲唐广德说:“呸呸呸,大过年的净说屁话。谁说不考第一就不娶媳妇儿了?这两件事没关系行吗?”
  “我这不是激励他吗?”唐广德解释。

  “你怎么不激励你自己啊?你考第一了吗?你连第末都没考上,你还不是照样娶媳妇儿了?”丘阿姨开始埋怨。
  教育孩子,就怕这过程中夫妻斗嘴。这么一来,孩子们一起哄,就做鸟兽散了。
  唐广德心里也纳闷呢,这个家是我撑着的啊,怎么混得这么没权威。
  开饭馆环境比较闹腾,唐广德和丘阿姨觉得会影响唐伯虎的学习,和徐伯伯商量了一下,干脆让唐伯虎住徐伯伯那儿,也安静,也好管教。跟唐伯虎一说,小唐当然乐意了,有小徐妹妹陪着,那叫什么日子啊?神仙日子。
  这一住到徐伯伯家,唐伯虎可就没心思在外边瞎闹了,祝枝山看着他每天一放学脚下抹油不见踪影,心下奇怪,有天拉住他问:“这些日子你干吗呢?也不出去玩了。”

  “我……学习啊,我跟我爹夸下海口,说给他考个第一,我这不得用功么?”
  祝枝山看着唐伯虎的眼睛:“你别跟哥哥打镲了行么?哥哥有什么好事儿可都是想着你的。”
  唐伯虎看被祝枝山识破,只好把过年前相亲,过年后搬到徐家住的事情,跟祝枝山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祝枝山恍然大悟:“难怪了,原来你是有家室的人了。恭喜啊 。”
  “你别这么跟我说话行吗?”唐伯虎说,“我就怕这个,以后你出去玩不叫我了。”
  祝枝山神秘地笑了:“哪儿能啊,不过你现在是甜蜜小两口儿,我要再带你出去鬼混也有点太不仗义了,会影响你家庭幸福的。咱们以后就搞点正经八百的诗文会,怎么样?”
  “好啊好啊,顺便喝点小酒。”唐伯虎很赞同这个主意。

  “那行,三天后的晚上。”祝枝山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