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品宣炉共冶炼十二次,每一次都去其杂质留其精华,冶炼之后一斤铜只有四两,不是现在的四两,古制一斤是十六两,所以“半斤八两”是一样的。宣炉成名之后,各种名人写诗做词称颂,它也却实有很多实用之处,于是迅速走红,历代都模仿,终于被超越。宣炉的仿造是宣德时就开始了,真品明确记载约为18000个,但现在的在世量超过十万八千个。这是还是清亡国以前仿的,不算现在的,现在你只要走进古玩店,如有铜器,必有宣炉。
青铜与铜器的历史到现在为止我们基本上说完了,也有很多东西没有被提到,像宋代曾铸过的儿童玩具“四喜娃娃”,江南在没有暖气设备之前普遍使用的暖炉与手炉,北京故宫大内众多的铜象与铜鹤,春秋战国时用过的很精美的青铜战鼓。这些东西我们并不是很常见,所以我们就再说一点盗墓的事情,今天就收工,明天开始说陶瓷。
北宋灭亡后,金国人占领了北宋的大片疆域,但是金人还是喜欢他们的纵马飞驰生活,让他们下马拿锄头种地,他们干不了,干不了怎么办呢?得建一个新政府,但是金人不会汉语,也不会玩汉人的政治,所以就得让汉人来管汉人。于是建了个国家叫“大齐”,国家有了,得选个总统,选的第一任总统名叫张邦昌,此人曾是宋代宰相,也曾和时任康王现任高宗的赵构,一起出使过金营,金人对他有一定的了解。
张邦昌这人胆子特小,看到金人来了就只会哭,都一把年纪了,还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个没完。金人让他当皇帝,他不肯干,后来干脆躲起来了。金人找不到他,于是下令,三天内你要是不出来,血洗开封城!于是开封城人民在生命危难关头,全部搜捕张帮昌。在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下,张邦昌还是出来了,民意测验也全票通过,参众两院也全票通过,“顺应民意”做了皇帝。
金人一看这事儿有着落了,于是退兵回去北方玩儿马。张邦昌是宋代旧相,也是读书人,知道这事儿大逆不道,而且他知道现在康王成了高宗,他也只是个帮忙收菜看摊儿的。金人一走,张邦昌就马上给赵构发信息,他们走了,皇上你回来吧,江山还是你的,于是赵构就回到了开封。金人一听赵构又回来了!很是生气,马上起兵杀回开封。
赵构是什么人物,逃跑皇帝!一拍屁股就又跑没影了,金人又占领了开封,马上重新找人做总统,新当选的总统叫刘豫。
这个刘豫可让已经死了的宋代皇帝倒了大霉了。
刘豫也为宋国旧臣,金人攻宋时,这小子怕死投降,并加入金军攻打旧国。做了皇帝之后,有一天看到了一个士兵手里有个玉碗,问他哪来的,士兵说是在一个墓葬里捡到的。于是他就想起来了,要想富,先盗墓。于是继曹操之后,第二位为盗墓设立官职,组成数千人的专业盗墓部队,开赴洛阳与开封城附近,大规模挖掘贵族陵墓。盗墓兵团总司令,就是刘豫自己的儿子。
汉唐帝陵都被挖的差不多了,他也没找到什么像样的大墓,于是目光瞄上了自己的故国帝王,宋代帝王的陵区。
北宋皇陵,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迁葬陵,号称“七帝八陵”。陵区在今天的河南省巩义市,也称为“巩义八陵”。由于宋代已不再像汉唐时代的开山为陵,所以宋陵相对设计比较简单,于是就遭了殃了。刘豫也没费多大劲儿,巩义陵区所有宋代王室陵墓全部让他刨开,一个不留。刘豫不仅挖帝王墓,后来只要是能看上眼儿的坟墓也一样的挖,很多平民的祖坟也让他给挖了。
刘豫获得很多金银财宝,同时也激起了很大民愤。他挖皇陵一事被高宗知道了,于是赵构命岳飞带兵攻回旧土。刘豫哪是岳家军对手,很快就被灭掉,于是高宗命人重修祖上旧陵。不久之后,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很快惨死风波亭,金人再度南下,占领宋代长江以北领土。北宋皇陵又被风涌而致的盗墓人清理一遍,完全变成一片废墟。
南宋王陵同样没能幸免,全毁于一个恶僧之手。
这人秃驴不是中原人士,元代时来到中土,因与忽必列关系不错,于是让他到江南管理佛教事物。此人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也是出家人中的一个败类,业余时间,他就爱盗墓。
南宋皇帝怀念故土,在杭州的陵墓只是个暂时的存放地,都想有一天可以落叶归根,所以全部埋的不太深。临安城被我们称为南宋的首都,但当时只叫行在,也是个暂居的意思。
这个妖僧把在陵区的所有帝王与后妃,王爷与公主的陵墓全部挖开,所有东西洗劫一空。宋理宗赵昀因为脑袋长的比较大个儿,他就把那个脑袋割下来,让工人做成酒具,拿来喝酒。他东西抢完,再把所有尸骨收集起来,建一座十多丈高的白塔压在下面,此事《明史》中有详细记载:至元间,西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夏人杨琏真珈为江南总摄,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饮器。真珈败,其资皆籍于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那个脑袋做的酒杯,在明初,由朱元璋下令找回,和宋帝遗骨合葬。
直到现在,南宋皇帝也没有一个能回到太祖当初选好的那个风水宝地。全部身首异处,客死他乡。
后来还有两位盗墓名人,一个叫陈奉,一个叫弘历。
陈奉是明神宗万历时的一个太监。有一天江南来报,湖北有个叫徐鼎的人挖了别人家的祖坟,得到了上万两黄金。神宗皇帝我们知道他不怎么爱上朝,天天在后宫相思他的郑贵妃。于是派了一个太监去处理这事儿,这个人就是陈奉。陈奉到了之后看到财物很吃惊,于是他也干起了这种勾当。
他先是挖了当地有钱人家的祖坟,觉得不过瘾,于是挖了一位大型陵墓——显陵。这里埋的是嘉靖皇帝的老爸,隆庆皇帝的爷爷,万历是隆庆的儿子,嘉靖的孙子。等于这是挖了皇上的祖坟,但是神宗真的是把自己的沉默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愣是没理他。
于是陈奉已顶上犯乱,挖自己皇上祖坟没事儿,成就在盗墓历史上的一个伟名。也就是他搭上了万历这么个皇帝,号准了皇上的脉,知道神宗朝都不想上,一定懒得理这个事儿,所以他得手了,要是换做别的皇帝,想一下都没门儿。
弘历听着熟吧,没错儿,乾隆爷!
乾隆爷倒不是为财,也不是为好玩,更不为泄愤,他也没干什么十分伤天害理的事儿,只是偷了十三陵的几根木头。
说是当年乾隆爷想盖一个房子少几根顶梁大柱,古代房子有定制,达不到一定的宽和高是不行的。但是当时真的找不到这样的木头,于是皇上想起来,他在十三陵的永陵祾恩殿看到有这样的木头,但是不能明抢啊,还有些明代的遗老遗少看着呢!于是皇上语重心长给他们说:你们家的皇陵时间太长了,外面的房子都要倒了,我给你们修修吧,爷儿几个看成不成?这群老家伙高兴坏了,就同意了。陵修好后,他们跑去一看,不错!是挺漂亮的,但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劲,仔细一看,哦,房子变小了!为啥呢,顶梁柱让皇上给换了,扛回去他自己用了,同样的方法,乾隆爷也把许多明十三陵的建筑来了个“偷梁换柱”。但话说回来,你的国家都让他拿跑了,扛你两根柱子有什么好奇怪的?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罗锅就曾以此为据,参了皇上一本。因为这件确实也不是很光彩的事儿,于是皇上觉得理亏,自己就得罚自己。
但乾隆爷可是皇上啊,地位最高,事情虽不太大,但影响很不好,于是他与我曾说过的那些盗墓人,并称为“史上最牛十二大盗墓狂人”。
抬头看看天,哇,外面都黑了,再看看表,马上就到七点了。
吕方看了看大伙:
“今天节目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收听,下班之后,大家如有时间,可以先看一下关于陶瓷的简介和我放在内网上的图片,明天我们开始说陶瓷,现在下课,去解决温饱问题!
会议室又是一片掌声,这一次比上次热烈一些,吕方很高兴,至少大家喜欢喜欢历史和文物,这样的话,工作就会更好开展,自己也只是个爱好者,只要喜欢,很多事情自己就会主动去做,这才是最重要的。
多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