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计算机的迷雾》
第22节

作者: sholber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也许你对无线电波感到陌生,但是你的身体对它并不陌生。通常,无线电波又叫电磁波,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就在你的身边飞舞,在你的身上感应出微弱的电压。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一次患上了流感,我的腰酸痛得厉害,晚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好。没有开灯,窗外的路灯已经关了,能看见的只是遥远而又微弱的灯光。在这样黑漆漆的夜晚,我实在无法把我的注意力从酸痛中转移开。这时,我想起我家娘子学英语时用过的收音机,于是我下床找到它并把它打开了。
  尽管我正处在感冒之中,但是我不想听那些有关如何治病的专家访谈节目。在我这里,一到晚上有好几个台在播送这些。于是我随意调到一个正在播放音乐的频率上。在一段音乐结束之后,主持人开始说话了,她的声音带着一种特殊的韵味,甜美、富有磁性,而且尾音带有一点恰到好处的慵懒。那是静谧的夜晚加上主持人自身的优质嗓音所共同营造出来的。

  “各位我最亲爱的朋友,感谢你此时此刻守候在电波的另一端,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我是主持人纪春……”
  请不要误会,我不认识她,事实上直到现在我依然不认识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能在这里因为写作的需要提到她的名字,也不能让我否认对她播送的内容并不感冒这一事实(当然也不完全是这样,比如那天晚上她读的一篇文章就很好,名叫《竹是草的最高理想》,讲的是一个中央领导贴身翻译成长历程的故事)。刚开始我以为是“吉春”,但我不想这么草率,尽管我不认识她我也不能马虎到连她的名字都弄错,于是我找到中国广播网,“纪春”二字就这样被确认了。

  很长时间不听广播了,所以当我听到“感谢你此时此刻守候在电波的另一端”这句话时,我思绪万千。这倒不是因为她的“感谢”让我受宠若惊,而是她的话让我的思绪迅速回到了少年时代。在这一刻,我仿佛真的看到星空下那不断飞行和变幻的电波。为了学习如何捉住这些电波,让它们发出声音,我拆坏了多少家里和同学们的收音机啊!所幸的是,除了一些责骂,我居然没有挨揍。

  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呢?
  要得到电磁波,最省力的办法是等待闪电。不过,要想检测电磁波的存在,你还得准备一个收音机,把它打开。当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时候,你会听到收音机里发出喀喀啦啦的声音,表明闪电的确发出了电磁波,而且你也幸运地把它收到了。
  用这种方式来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当然不啻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你得等着,看看什么时候打雷下雨,这无疑需要相当的耐心,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次闪电会出现在什么时候。据说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每天有4000场左右的雷雨,每秒钟大约有100道闪电,问题是你却不常遇到它们,这真是有点儿奇怪。
  好的消息是天空不是唯一能够产生电磁波的地方,通常其它方法——有时候甚至是非常容易的方法,就能产生电磁波。下面就是一个几乎人人都可以尝试的方法。

日期:2009-02-12 20:52:01

  象图4.29所示的那样,找一部收音机、一节电池,以及一截电线。将收音机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电线的一头与电池的正极相连,然后用电线的另一头在电池的负极上反复地划扫(非常象你平时扫地,如果你干过这活的话)。如果收音机离得不太远的话,你将会听到“喀啦”、“喀啦”的声音,这就是说,你自己也能产生电磁波了。
  考虑到现在拥有收音机的家庭已经不多(这倒不是那些生产厂家和生意人的错,在几十年前收音机还是一件奢侈品,但是现在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连电视机有时候都懒得看,何况是听收音机),你也可以拿电视机来做试验。当你在电视机前划扫电池的时候,产生的电磁波会干扰图像,产生一些雪花状的条纹。如果你家里收看的是闭路电视,你得拨掉闭路线,然后调到一个有节目的频道来做这个试验。

  总之,要确保在做这个试验的时候,正在收看的电视节目是通过空中传送过来的,而不是通过藏在你家墙里头的电线(这条线一直延伸到当地的电视台)。最后,在做这个试验之前要确保你在家里有足够的威望,否则当大家正沉浸在动人的剧情之中时,你的所作所为会招来皮肉之苦,从策略上来看这不太明智。
  与闪电相比,这种方法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你高兴,随时都可以做。特别是考虑到当你西装革履、手端咖啡优雅地站在窗前等待雷雨的时候,也许有无数的农民正在为如何将地里的庄稼收回来而发愁,这里面可能就有你的亲人。
  第一个预言电磁波存在的人是麦克斯韦(1831~1879)。他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非常巧的是,他和电话的发明人贝尔是同乡,而且出生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那一年,即1831年。换句话说,他们在年龄上相差40岁。
  父因子贵,照例要提一提麦克斯韦的家谱。他的父亲约翰·克拉克·麦克斯韦是一个热衷于技术的律师,思想开明,非常能干,家里家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能做。麦克斯韦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在史学家眼里,麦克斯韦有着非常有意思的童年,好奇心强,喜欢思考问题,也很执著——哎呀,倒不如说是天生就很固执,据说两岁的时候看到一辆停着的马车——他又不是没见过马车,天知道那天他中了什么魔怔,突然就跟这马拉人的东西干上了。问他爹那辆马车为什么不走。

  老麦是个开明的人,也有耐心,他回答说马车在休息。但是小麦又问:“它为什么要休息呢?”
  “大概是累了吧。”
  “不,”小麦显然有他自己的想法,并纠正说,“它是肚子痛!”
  “不是肚子痛,是累了。”
  “不是累了,是肚子痛!”小麦一口咬定。看着固执的儿子,他的老子只好无奈地笑了。

  在一部记录片里,长大后的麦克斯韦是这样出场的:
  麦克斯韦带给我们的印象是,他是个奇怪的家伙。他思考,猫摔落时总是四足着地,这个现象背后的数学规律。他甚至动手写诗,虽然正如历史可能已经证明的那样,他写诗不那么成功。当大西洋海底的电报电缆发生故障,不能工作时,他当即赋诗一首:
  在那海底,没有微小的信号来到我身边。
  在那海底,肯定发生了一些问题。
  它断了,

  断了,
  断了,
  原因我尚未知晓,
  但电报线肯定是断了。
  在英国剑桥学院,麦克斯韦研究光、电和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证明光也是一种电磁波。1873年,他的大作《电磁学通论》问世,用数学的方法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证明它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那年,他31岁。但是,在当时,谁也没有见过电磁波,也无法证明他的预言是否正确,包括他自己。

  在今天,要验证电磁波的存在是非常简单容易的事情,只不过大家都不会往这方面想。记住,下次当你拿起手机打电话、打开收音机听广播,或者当你捏捏汽车钥匙遥控车门的时候,请想一想物理学上的电磁波,你可能会有另一番感受。
  不过,在麦克斯韦活着的时代,要想找到一两样东西来验证电磁波是否存在,并不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你想想,这首先得有一个产生电磁波的设备,还要有一个能够收到电磁波,并能够把电磁波通过别的形式展示出来的设备。但是在那个时代,想要做到这一点,不亚于住在一个荒岛上,在什么工具也没有的情况下生一堆火。
  钻木也能取火。想想看,其实我们人类还是很聪明的,因陋就简也能做成很多事情。好在那个时代电磁学已经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已经有了象电池、开关、电磁铁、变压器等等这些东西,唯一需要的就是一个智慧的大脑。说到这里,可能还得回过头去说说我小时候的一件事。
  刚刚迷上无线电的时候,我懂的东西也不多,但是对什么都好奇,也愿意动手。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那么多精力,什么都想试试,包括那回一时高兴,决定自己制做一个变压器。这个变压器到了也没完成,我是个没多大出息的人,经常干这种半途而废的事儿。不过当时我一高兴,在初级线圈上绕了好几千匝,而且完全是手工。


日期:2009-02-12 20:54:4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