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13节

作者: 深圳刀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坏在肠胃的一类人,则是坏得很深的了。殷离、殷素素、班淑娴、朱九真、丁敏君、赵敏,不管拧谁出来,熟悉倚天者都能想起她们的“坏”,数出她们的罪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人是打心眼里坏的。殷离之弑继母、杀朱九真,殷素素之屠杀龙门镖局满门,班淑娴之毒害五姑,朱九真之恶犬噬人,丁敏君之逼迫、刺杀同门,赵敏之不择手段,无一不让人谈及犹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赵敏,作为张无忌对头出场的她,心智之周全、手段之毒辣无不高人一等,尤其在万安寺逼迫正派高手的时候,说砍手指就砍手指,说挖眼睛就挖眼睛,绝不留情,已经不能用“坏”来形容了,完全可以归入坏在骨髓一类。实则不然。作为政治人物形象出现的赵敏,行事所体现的更多是一种手腕。当然,政客一般都是肮脏的。所以不管怎样,赵敏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坏”的,只是坏得特别一点而已。所以,殷离之坏,属于不教之坏;殷素素之坏,属于无视之坏;班淑娴之坏,属于恶妇之坏;朱九真之坏,属于无知之坏;丁敏君之坏,属于妒忌之坏;赵敏之坏,属于政客之坏。

  坏在骨髓的一类人,不但很坏,而且已经坏到了很高的境界,让很多人都不觉得她们是坏人了。首先是周芷若,她的坏已经坏到让人怜悯的地步,加之一幅迷人的外表,看倚天的很少有人“舍得”将之归为“坏女人”,更不用说“坏在骨髓”了。但事实却是,周芷若不但坏,而且似乎是天生的坏。小妮子出场时才10岁,但对于人情世故已经十分老到了,该讨好谁、如何讨好、说什么,她把握得恰到好处。我一直有个怀疑,周芷若曾经生活在类似韦小宝生活过的环境中,所以对于人情世故不但见得比人早、比人多,还认识得比人深。周芷若是船老大的女儿,随着父亲以水为生,四处漂泊。这种漂泊的生活,让周芷若见过更多的世面,所以比同龄人成熟很多。投入峨嵋门下后,又常年与灭绝师太、丁敏君这样的人物打交道,“坏”的本领无疑更是炉火纯青。以致再次出场和蛛儿交手假装受伤,居然连丁敏君这样的老手都毫不觉察。在灵蛇岛,周芷若更是连谢逊那样身经百战的江湖老手、赵敏那样洞若观火的人精都玩弄了,张无忌更是被卖了还帮着她数钱。而后来耍弄宋青书,更是极尽使坏之能事,活活把个文武双全的“玉面孟尝”玩死。虽然目的龌龊、手段狠辣,但周芷若却做得不形于色,且勾起了诸多局外人和读者的可怜与同情,境界之高,似乎连黛绮丝都不能望其项背。黛绮丝不但是个恶女人,还是个阴谋家,前文已经论述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总结来说,周芷若之坏,属于险恶之坏;黛绮丝之坏,属于狼子之坏。

  这么多坏女人中,坏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要数丁敏君了,典型的八婆形象。毒手无盐丁敏君是个坏人,但不是恶人,不像殷素素、黛绮丝那样滥杀无辜,也不像赵敏、周芷若那样老谋深算,完全是市井中心胸狭窄的妇人形象,你我身边都有,十分鲜明。丁敏君和纪晓芙争斗那一段,一个鸡肠小肚的市井小女人形象呼之欲出;而雪地斗殷离那一段,既有乘人之危之举,又有偷袭未遂后颤巍巍的怕人追杀;骗了小师妹过来既想让小师妹揍那个“丑八怪”,又希望深得师父疼爱的小师妹被人教训,吃吃亏,结果却轻易被小师妹给骗了,市井坏女人的形象触手可及。


日期:2009-08-28 22:56:01

  第三章:侠任弓长——祖孙成长的故事
  如果划分段落的话,倚天无疑能分成三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为第一部分,讲述少年张三丰的故事;第三章到第十章为第二部分,讲述张翠山的故事;余下的为第三部分,讲述张无忌的成长故事。如果承认张三丰、张翠山、张无忌三人的感情和关系并不亚于血缘上的祖孙的话,那么《倚天屠龙记》实际上是在讲述祖孙三代的成长故事。

  张三丰是倚天贯穿始终的人物,他老人家可谓福寿双全,至倚天结束时已经110岁,徒子徒孙成群结队,有命如此,夫复何求?张翠山实际上是个过渡性人物,着墨虽不少,但给人印象最深的可能只有武当山上的自杀,为了义气而杀身成仁,用“伟大”形容也不为过。张无忌作为倚天的主角,占了3/4的篇幅。作者对其宠爱有加,似乎想把其身上的所有侠义精神都描绘出来,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样样都想表现,反而样样都缺乏表现,张无忌这个角色因此流入平庸。相对来说,张无忌的形象还不如张翠山有冲击力。

  虽然是祖孙三代的成长故事,但作者要表现的重点各不相同,所以刻画张三丰选择了少年和老年,刻画张翠山选择了青年和中年,刻画张无忌选择了少年和青年。这样有选择性的刻画,更好的将张三丰的天赋异禀和宗师风采、张翠山的优柔寡断和杀身成仁、张无忌的宅心仁厚和欠缺主见展现在我们面前。
  下面,我们就从张三丰开始,进入张家祖孙的成长世界。

日期:2009-08-29 19:16:12

  一、张三丰:万古云霄一羽毛
  张三丰是倚天贯穿始终的人物,也是笔者一直欣赏的角色。初读倚天时,喜欢张君宝,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狠狠的满足了一把“谁说英雄要年长”的心理;后来,慢慢的喜欢上了张三丰,他开宗立派、扬名四方,深感“大丈夫当如此也”;而到了后来,却深深的喜欢上了张真人,生死事小,弘道事大,“正邪”事小,道义事大,方知为人原来还有这样的境界和高度。走进张三丰的一生,就如走进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写的“自富阳至桐庐”的富春江,处处都是精彩。有“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恬静,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激烈,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奇幻。纵观整个金庸武侠世界,甚至所有武侠小说塑造的人物,都难觅第二人。

  虽然如此,但笔者很长一段时间却一直对张君宝不投奔襄阳帮助郭大侠抵抗蒙古人而耿耿于怀,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岂能坐视”?而张君宝却因为听到一个乡下女人对丈夫的教训,就忘却了“国仇家恨”,委实不可原谅。
  ——这日午后,来到一座大山之前,但见郁郁苍苍,林木茂密,山势甚是雄伟。一问过路的乡人,得知此山名叫武当山。他在山脚下倚石休息,忽见一男一女两个乡民从身旁山道上经过,两人并肩而行,神态甚是亲密,显是一对少年夫妻。那妇人唠唠叨叨,不住的责备丈夫。那男子却低下了头,只不作声。但听那妇人说道:“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立门户,却去依傍姐姐和姐夫,没来由的自己讨这场羞辱。咱们又不是少了手脚,自己干活儿自己吃饭,青菜萝卜,粗茶淡饭,何等逍遥自在?偏是你全身没根硬骨头,当真枉为生于世间了。”那男子“嗯、嗯”数声。那妇人又道:“常言道得好:除死无大事。难道非依靠别人不可?”那男子给妻子这一顿数说,不敢回一句嘴,一张脸胀得猪肝也似的成了紫酱之色。那妇人这番话,句句都打进了张君宝心里:“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立门户……没来由的自己讨这场羞辱……常言道得好,除死无大事,难道非依靠别人不可?”他望着这对乡下夫妻的背影,呆呆出神,心中翻来覆去,尽是想着那农妇这几句当头棒喝般的言语。只见那汉子挺了挺腰板,不知说了几句甚么话,夫妻俩大声笑了起来,似乎那男子已决意自立,因此夫妻俩同感欢悦。张君宝又想:“郭姑娘说道,她姊姊脾气不好,说话不留情面,要我顺着她些儿。我好好一个男子汉,又何必向人低声下气,委曲求全?这对乡下夫妇尚能发奋图强,我张君宝何必寄人篱下,瞧人眼色?”言念及此,心意已决,当下挑了铁桶,便上武当山去,找了一个岩穴,渴饮山泉,饥餐野果,孜孜不歇的修习觉远所授的九阳真经。(摘自《倚天屠龙记》第二章“武当山顶松柏长”)

  那个时候,助守襄阳的郭靖郭大侠如同一面旗帜,吸引着抵抗蒙古侵略的国人,不知多少热血青年前往投奔,响应郭大侠“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号召。作为身怀绝技的张君宝,如果去,自然是“投奔”郭大侠保家卫国的,而不是“投靠”,何来“瞧人眼色”之有?张君宝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智慧,成为抵抗蒙古人侵略大宋的干将。但是,张君宝并没有去,而是选择了“隐居习武”。记得中学时代每回读书至此,都觉得张君宝此举不可原谅。因为教科书和老师翻来覆去的告诉过我们,“有国才有家”,一旦“国有难”,务必“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而张君宝,却选择了逃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