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14节

作者: 深圳刀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种观念直到读了《爱因斯坦传》才有所改变。以色列建国时曾邀请爱因斯坦出任总理,爱因斯坦拒绝了,并说:“方程对我而言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一个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其实不同的人,爱国(爱民族)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不一定都要“杀身成仁”。前段时间看《我的团长我的团》时有这样一个情节,师长虞啸卿说给了伪团长龙文章杀身成仁的机会,为什么他却带着“炮灰”们回来了。龙文章回答说,那不过是为死而死,为什么一定要为死而死却不活下去呢?

  回头再看张君宝那时的处境,他确实可以选择到襄阳去帮助郭大侠,但从当时的局势来看,襄阳失守只是时间问题,守城兵将战死沙场也只是迟早的事(在郭大侠的带领和熏陶下,相信襄阳的守军多是“与襄阳共存亡者”,否则就不是郭大侠的兵),所以张君宝此去无疑是“慷慨赴死”。除此之外,第二个选择就是张君宝所选择的“隐居习武”,然后开宗立派。如今回头再看,宋元的争斗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太极拳依然流传,并风行全世界,“造福全人类”。从这个角度讲,张三丰没有选择“为死而死”并没有错。

  顺便说几句,由于国家、民族等概念由来已久,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依然是世界性的主题,所以人们在评价诸如杨振宁、李政道等时,总喜欢站在“爱国”的高度,给人家戴上“不爱国,爱国怎么不回来”的帽子,认为杨李年轻时不回国,即便获得诺贝尔奖也“不应该”。但如果跳出这样的窠臼,站到全人类的高度,从人类的认识史出发,可能得到的评价就不一样了。正如倚天中杨逍所言“一个人的武功分了派别,已自落了下乘”。评价一个人,如果“分了派别”,无疑也“已自落了下乘”。

  而张君宝那时的选择,正好最大的发挥了他的长处,使他“更能作为”。因此不要苛求他去“慷慨赴死”,硬要那样强求,很多人都会“忍不住仰天长笑”。“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张三丰无疑是武侠的巅峰,纵观所有武侠人物,人品、武功、开宗立派、授徒等综合成就上无人能出其右,可谓“万古云霄一羽毛”。


日期:2009-08-30 20:11:39

  1、武学成就
  一个人的武学成就,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衡量比较:1、学了多少(广度);2、学至几何(高度);3、创造多少(开创度)。其中第三条还须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综合衡量。如科学技术上的成就,不同的成就有大小之分。小发明小发现可以改变某件事物或某个行业,而大发明大发现却可以改变整个世界。因此,有的人一辈子可能只有一项发明或发现,但却能获诺贝尔奖(如法国人德布罗意,原本是个学历史的高干子弟、花花公子,半路出家却“搞出”了德布罗意波,然后就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量子力学大厦的重要组建者);有的人小发明小发现成百上千,却永远没资格叩诺奖大门。纵观人类历史,博学之士汗牛充栋,尤其是当今这个年代,博士、博士后搞得满厕所都是,但能青史留名的人却不一定博学,而是有所“创造”。所以,如果给这三者加个权重的话,个人认为“学了多少”顶多占10%,“学至几何”可占30%,而创造多少则至少在60%以上。

  在武侠世界里,要谈武学成就,首先个人的武功必须“高”,很难想像江南七怪这般武功修为的人能有像样的“武学成就”。所以,能拿出来谈“武学成就”的,至少要是那个时代一流高手以上的人物:两雕中邱处机以上有资格列入,倚天四大法王以上可谈“武学成就”,天龙慕容复以上可堪比较,笑傲莫大以上也有此资格。而金庸其他小说,由于篇幅短(《书剑》等)或不以武功为主(《鹿鼎记》)等原因,不参与武学成就排名。而这些人中,又由于大部分人只是武学高度突出(尤其是主角,由于年纪小,绝顶功夫的得来基本靠药),在创造性上却鲜有成就,很容易跌出“武学成就”的比拼之列,所以最后剩下的人物并不多:

  两雕:黄裳、林朝英、王重阳、周伯通、黄药师、杨过
  射雕:张三丰、郭襄
  天龙:达摩老祖、扫地僧、无崖子
  笑傲:前朝太监、东方不败、独孤求败
  两雕中的北丐、西毒、南帝、裘千仞、郭靖、金轮法王等武学的高度自然够格,但在开创性方面却无甚作为,北丐只是改良了降龙十八掌,西毒的灵蛇拳也远远称不上绝顶武功(对付绝顶功夫,西毒当仁不让的用蛤蟆功,灵蛇拳只是欧阳克级别的武功),其他几人更无创新记载,所以落选。倚天的张无忌、阳顶天、空见及三渡等人,武功自然不弱,但也输于没有新创厉害武功的记载。天龙的一众高手、笑傲的大批豪杰,也因为缺少原创高级别功夫而落选。扫地僧和东方不败虽然在武功创造上几无贡献,但武功上的成就委实太高,所以暂时保留资格。下面,我们将展开武学广度、高度和开创性方面的综合PK。

  先看广度。
  如果一人在武功上能成为当世绝顶高手,借金庸的一句话形容,叫“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功无所不窥”,基本上都是“博士后”级别的人物了。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在精英里面选精英。虽然同为绝顶高手,但相对来说,有的人属于“博而高”,有的人属于“专而高”,因此在广度上还是有所不同的。相对而言,黄药师、无崖子之流就属于“博而高”,渊博程度远超旁人;而达摩老祖、张三丰等,则属于“专而高”类型,专注于本身或本门武功,对其他门派涉猎相对较少。通过比较,可分为以下几个档次:

  博士后档:黄药师、无崖子
  博士档:周伯通、杨过、郭襄
  硕士档:王重阳、林朝英
  本科档:扫地僧、东方不败
  专科档:达摩老祖、张三丰、黄裳、前朝太监、独孤求败

  黄药师和无崖子的博学是公认的,只是谁比谁更博学的问题,归为“博士后”当之无愧。但从给读者的印象来看,黄药师的博学似乎更加深入人心。周伯通是武痴,见郭靖使降龙十八掌马上就要拜师,其武学的广度自不必言;而杨过武学涉及全真派、古墓派、西毒、北丐、东邪等多个派系,博学程度可想而知;郭二小姐更不必言,在少林寺前的十招就包含了东邪、北丐、南帝、铁掌帮、全真教、古墓派等数家武功,归入“博士”只怕还有所低估。但客观的说,他们和黄药师、无崖子还是有差距的。王重阳和林朝英作为天下数一数二的高手,博学自不待言。就王重阳而言,全真派、九阴真经、一阳指及古墓派武功均知之甚深,而林朝英“招招破全真”,透悉全真派武功无疑,古墓派武功更是她创造的,两人可谓“硕士”。扫地僧和东方不败,作为天龙和笑傲的第一高手,没理由相信他们只懂少林派武功和葵花宝典武功。至少扫地僧还会小无相功,而会了小无相功学其他武功都只是举手之劳;至于东方阿姨,还是男儿身时身居光明左使之位,武功博学自不待言。当个“本科生”,此两人是绰绰有余的。而专科档,除了张三丰正式出过场外,其他四人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但都有足以蔑视天下、洗牌江湖的武功传世。尤其是黄裳、前朝太监和独孤求败,所有的武功都浓缩成了《九阴真经》、《葵花宝典》和独孤九剑(及剑意),典型的德布罗意式诺奖得主。而从这些武功的属性来看,它们也完全不依赖于“渊博”。所以归入“专业科目”一档。至于达摩老祖,作为中原少林的创始人,金庸已数次借小说人物之口言少林72绝技并非其一人创造,达摩本人可能只练了易筋经和少数几门少林功夫,况且他那个年代武功并不发达,也“博”不起来,所以也归入专科档。至于三丰真人,除了练过“得其纯”的九阳功,一辈子都放在创立武当派武功上了,后来还要教授那么多徒弟,可以想象渊博不到哪里去。当然,武当派到了后来本身就博大精深了,如果设武当武功博士后的话,张三丰自然当仁不让的高居第一。但于天下各派无功而言,张真人却不那么“渊博”,至少没给读者“渊博”的印象,所以归入“专科档”,属于专科中武当科的博士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