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40节

作者: 深圳刀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客观而言,俞岱岩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甫一出场,作者就告诉读者,“这壮士姓俞名岱岩,乃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的第三名弟子。这年年初奉师命前赴福建诛杀一个戕害良民、无恶不作的剧盗”。从武当山到福建,何止千里?俞岱岩却不远千里前往行侠,侠义之心可昭日月。(这个剧盗也真TM倒霉,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竟然也被跨省追捕)在临安偶遇屠龙刀争夺并参与其中,也完全是因为俞岱岩的侠义之心——俞岱岩从窗缝中向外张望,只见那群盐枭挑着担子出门,想起那人那句话:“莫惊动了邻房那个客人,多生事端。”暗想:“这群私枭鬼鬼祟祟,显是要去干甚么歹事,既教我撞见了,可不能不管。若能阻止他们伤天害理,救得一两个好人,便是误了恩师的千秋寿诞,他老人家也必喜欢。”行文至此,一个大侠的形象已初具轮廓。再至出手救援海东青,俞岱岩名门弟子的正派侠义形象逐渐清晰起来。——俞岱岩本觉得这干人个个凶狠悍恶,事不关己,也就不必出手。斯时见老者命在顷刻,只要一入炉中,立时化成焦炭,终究救命要紧,当即纵身高跃,一转一折,在半空中伸下手来,抓住那老者的发髻一提,轻轻巧巧的落在一旁。

  俞岱岩虽然无心争夺屠龙刀,却阴差阳错的救了持有屠龙刀的海东青一命,面对重伤的海东青,不但未“见宝眼开”,还好心的赠与救伤灵药。当屠龙刀最终落入俞岱岩之手后,相信很多读者都会认可这个结果,不为别的,就因为相信俞岱岩是位大侠,屠龙刀这样的宝物,他,“值得拥有”。
  不过,俞岱岩侠义的光辉很快就被淹没了,直至完全消失。
  首先,俞岱岩给了读者办事能力差、不值得信赖的感觉。其前往福建诛杀剧盗,竟然被“那剧盗听到风声,立时潜藏隐匿,俞岱岩费了两个多月时光,才找到他的秘密巢穴”,导致“本来预计十日可完的事,却耗了两个多月”。真不知道俞岱岩是怎么搞的,“跨省追捕”还搞那么大的动作,幸亏那个剧盗只是逃避而不是“反追捕”,否则俞岱岩自己可能就被关门打狗了。而钱塘江上屠龙刀换解药一事,在敌我情况完全不明朗的情况下,俞岱岩竟然没得到解药就毫不犹豫的给了屠龙刀——那人伸出左手食指,指着他脸,笑道:“嘻嘻!你这人怎地这般傻,不等我给解药,却将宝刀给了我?”俞岱岩怒道:“男儿一言,快马一鞭,我答应以刀换药,难道还抵赖不成?先给迟给不是一般?”那人笑道:“你手中有刀,我终是忌你三分。便说你打我不过,将刀往江中一抛,未必再捞得到。现下宝刀既入我手,你还想我给解药么?”

  如此低下的办事能力和江湖经验,真让人怀疑俞岱岩的名气是怎样闯出来的,在江湖上混了那么多年居然没死!
  其次,俞岱岩给了读者度量太小的感觉。俞岱岩虽然无心争夺屠龙刀,但屠龙刀确实到了他手上,本就无主的东西被人抢走十分正常,况且,人家并没有要他的命。而且,殷素素还花了数千两黄金雇镖局不远千里送他回武当山。从某种意义上讲,俞岱岩被大力金刚指整成残废,罪魁祸首并非殷素素,而是屠龙刀。早在十年之前,张松溪等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事情过去了十年,殷素素已经成了五弟张翠山的妻子,俞岱岩却毫不顾及殷素素的护送之恩和张翠山的兄弟之情,当众“揭发”弟妹,直接导致五弟夫妇的自杀,心胸未免显得窄了点。对比谢逊不记殷素素刺目之仇、五散人不记杨逍击伤之仇,俞岱岩的度量确实稍嫌小了点。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年,“仇人”已经变成了弟妹,何必还如此苦苦相逼呢?

  虽然名字被提及的次数居于武当七侠的中游,但俞岱岩给读者的印象并不深,不如出现频率更高的俞莲舟和殷梨亭,比之频率更低的宋远桥、莫声谷也有所不如,只堪堪和张松溪打成平手。这一方面因为俞岱岩的故事太过集中,另一方面则因为残废得太早,远没有其他师兄弟出彩。俞岱岩残废后,张翠山随之失踪,武当七侠变成了武当五侠,活着的俞三侠硬生生的被江湖除名,多么残酷啊?“但是侠客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日期:2009-10-12 21:52:53

  4、张松溪:君乃江湖武诸葛
  也许是太“中”了,张松溪成了武当七侠中最被忽视的一位,虽然他比谁都足智多谋。客观而言,张松溪的形象并不单薄,他的身上充满了智慧和侠义。
  张松溪是通过一句温馨的安慰话走入读者视野的。——四弟子张松溪道:“你老人家至少活到二百岁,我们每十年干桩好事,加起来也不少啦。”这么一句温馨的话,从张松溪的口里说出来,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大侠其实也是人。正当读者以为张松溪不过是位邻家阿叔的时候,俞岱岩的意外受伤让他过人的镇静一展无遗:先是沉稳的帮师父救治三师哥,紧接着制止张翠山的冲动。——“张翠山怒气难以遏制,左肘弯过,往他腰眼里撞去。这一下仍是极快,但张松溪伸掌在张翠山肩头一推,张翠山这肘槌便落了空。”虽然只是个小动作,但和张翠山的表现相比,我们看到了张松溪超乎寻常的理智和成熟。所以,在遇到刺手问题的时候,连师父都要问计于他。——张三丰望着天井中的一棵大槐树出神,摇头道:“这事好生棘手,松溪,你说如何?”

  做足铺垫之后,作者不再吝啬笔墨,大大方方的给了张松溪应有的“名份”——“武当七弟子中以张松溪最是足智多谋”,并将之充分展示。
  面对俞岱岩的重伤,莫声谷在流鼻涕,殷梨亭在偷着哭,张翠山只知道胡搅乱缠,连宋大俞二都不知所措,张松溪却洞悉关键——“据弟子想,罪魁祸首不是少林派,而是屠龙刀”,迅速提出建设性意见——“三哥手足筋骨折断,那是外伤,但在浙江临安府已身中剧毒。据弟子想,咱们首先要去临安查询三哥如何中毒,是谁下的毒手?”放在今天,如果让他当侦探,破案率至少提高50%,冤案至少减少25%。张松溪不但判断准确,在接受任务时,也能充分领会领导的意思——张松溪心想:“倘若只不过送一封信,单是差六弟也就够了。师父命大师哥亲自出马,还叫我同去,其中必有深意,想是还防着少林寺护短不认,叫我们相机行事。”这样的人才,不让去做跨国公司CEO,真是“暴殄天物圣所哀”啊!

  其实,此次只是小试牛刀。十年后,张松溪更加淋漓尽致的向读者展示了他的料事如神和随机应变,虽然,最后武当派还是意外的付出了惨痛代价。
  张翠山从冰火岛回来的消息沸腾了整个江湖,各大门派不约而同的前往武当山“凑热闹”。张翠山人还未到,五凤刀门、三大镖局的总镖头已经到武当问罪了。这些连宋大侠的宽厚、莫七侠的耿直都无法摆平的人物,却被张四侠几句话就摆平了。之所以能摆平他们,是因为张松溪很早之前就有意识的埋下了伏笔,其眼光之独到与深谋远虑,无疑远在其他师兄弟之上。但是,由于“解怨”五凤刀门等的过程是虚写,大大减弱了张松溪人格的冲击力。

  张三丰的百岁生日,是武当派的大喜事,但却“引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昆仑、崆峒、华山、峨嵋、少林,各大门派的高手都不约而同的前来,以祝寿之名,行勒索之实。如此大的排场,别说武当七侠,连张三丰只怕都没有遇到过:
  ——张翠山道:“他们相互约好了的,大家见面之时,显是成竹在胸。虽然有些人假作惊异,实则是欲盖弥彰。”张松溪道:“不错,他们并非诚心来给师父拜寿。”张翠山道:“拜寿为名,问罪是实。”张松溪道:“不是兴师问罪。龙门镖局的命案,决计请不动铁琴先生何太冲出马。”张翠山道:“嗯,这些人全是为了金毛狮王谢逊。”张松溪冷笑道:“他们可把武当门人瞧得忒也小了。纵使他们倚多为胜,难道武当门下弟子竟会出卖朋友?五弟,那谢逊便算十恶不赦的奸徒,既是你的义兄,决不能从你口中吐露他的行踪。”张翠山道:“四哥说的是。咱们怎么办?”张松溪微一沉吟,道:“大家小心些便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武当七侠大风大浪见得惯了,岂能怕得了他们?”

  ——俞莲舟心下黯然:“连四弟也束手无策,看来今日武当六弟子要血溅山头了。”若是以一敌一,来客之中只怕谁也不是武当六侠的对手,可是此刻山上之势,不但是二十对一,且是三四十对一的局面。
  虽然如此,但张松溪还是凭着他的智慧,牢牢的把控着局面。首先,张松溪成功的稳定了武当七侠内部,给了各位兄弟必胜的信心:
  ——张松溪扯了扯俞莲舟衣角,两人走到厅后。张松溪道:“待会说僵之后,若能用言语挤住了他们,单打独斗,以六阵定输赢,咱们自是立于不败之地,可是他们有备而来,定然想到此节,决不会答允只斗六阵便算,势必是个群殴的局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