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39节

作者: 深圳刀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下来的武当山上张三丰百岁生日上,俞莲舟的沉稳和谋略更是一展无遗。面对以少林为首的各大门派的挑衅,俞莲舟和张松溪见招拆招,在极端被动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难得的主动权。其间关于俞莲舟演化“虎爪绝户手”的插曲,也充分显示了俞莲舟斗智不斗狠的智慧。——原来武当派有一门极厉害的擒拿手法,叫作“虎爪手”。俞莲舟学会之后,总嫌其一拿之下,对方若是武功高强,仍能强运内劲挣脱,不免成为比拼内力的局面,于是自加变化,从“虎爪手”中脱胎,创了十二招新招出来。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即便打斗,俞莲舟也更看重智慧,而不是蛮力。充分显示了俞莲舟的个性。

  当然,作为大侠,光有大度、沉稳、临危不乱、智慧等品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侠义”。所以,光明顶再次出场时,作者着重刻画了俞莲舟的侠义。殷天正连战张松溪、莫声谷、宋远桥后,已是油竭灯枯,俞莲舟有充足的理由捡个便宜,可他不但放弃了,还挺身而出阻止乘人之危的唐文亮。两相对比,俞莲舟的大侠风范触手可及。之后面对重伤后的曾阿牛,俞莲舟再次表现出了侠者风范,出言阻止乘人之危的宋青书,虽然未果,但不忍之心充分体现。也许有人认为这没什么,毕竟不是保家卫国、杀富济贫、锄强扶弱。但作为真正的侠客,保家卫国也好,杀富济贫也罢,都只是表象,根本在于内心的认知。所以,和现场甚至同时代的所谓大侠相比,俞莲舟是高出不少的。

  有了上述的诸多品质,加上出类拔萃的武功修为,俞莲舟最终接任武当掌门,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但是,他的掌门之位是建立在宋青书之死和宋远桥被废的基础上的,难免让人想入非非:俞莲舟是否自始至终都在玩阴谋?因为有的事情,确实不那么好解释。
  虽然在武当七侠露面不久,作者就有意无意的告诉读者,宋远桥是唯一钦定、合法的掌门接班人,但仔细考察,武当掌门之位其实一直存在着争夺的暗涌。俞岱岩残废后,武当掌门之位的争夺集中在三个人身上:宋远桥、俞莲舟和张翠山。宋远桥是大弟子,是法定的掌门之位继承者;俞莲舟是武当七侠中武功最好的,智谋其实不在张松溪之下,能文能武,无疑是掌门之位的有力竞争者;张翠山虽然年纪较轻,但深得张三丰的喜欢,而且和殷梨亭、莫声谷的关系都不错,是潜在的竞争者。关于这一点,俞莲舟心里应该是很清楚的。也许正是因为清楚种种关系,俞莲舟在做很多事情时,都“留有分寸”,因此也让人生疑。

  第一件事情,是俞莲舟携莫声谷前往临安保护龙门镖局,居然落在了张翠山之后。先不管原因和过程,此事确实直接促成了张翠山的失踪,并背上永远也洗不清的罪名。即便我们承认俞莲舟不可能和殷素素串通好陷害张翠山,但凭俞莲舟的干练,这种“迟到”还是很难理解的。毕竟,俞莲舟出发前就在张三丰的提示下,“知道”了龙门镖局可能会遭殃,但他却“让”张翠山先行,不能不让人觉得蹊跷。

  第二件事,是武当山上俞莲舟不但不阻止,还促成殷素素速速会见俞岱岩一事。俞莲舟是张翠山外的武当六侠中最先见到殷素素的,一路从海上到武当山,发生了很多事情,俞莲舟也和殷素素谈了很多,自然知道殷素素托人护送俞岱岩一节。以俞莲舟的智慧和老辣,对殷素素的了解自然很深了,对张翠山了解之深,就更不用说。上到武当山后,张翠山还向俞莲舟等承认了殷素素杀死龙门镖局满门的事实,这个一向严肃的二师兄却首肯“饶过”殷素素。在这件事情上,张翠山是深切痛苦的,如果师父或师兄弟怪罪,他不可能杀妻子,只可能自杀。对于此,俞莲舟不可能不清楚。但是,接下来不但主动提出“武当七侠”对付少林12僧,由此派生出使用“真武七截阵”,还一起让殷素素替代俞岱岩。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殷素素被俞岱岩认出,张翠山无法承受妻子对三师哥的伤害,自刎而死,殷素素也自杀。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张翠山一死,俞莲舟是不是就少了一个掌门竞争者呢?

  如果说上面两件事算计的是张翠山的话,那么下面两件算计的则是宋远桥父子。
  第三件事,是俞莲舟在光明顶却始终不出战。虽然是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但在对付明教高手时,能派得上用场的实际上只有武当诸侠、少林几大高僧和灭绝师太等数人。对付殷天正时,张松溪、莫声谷先后败下阵来,按理说这个时候最该出手的是俞莲舟:武功在殷梨亭之上,胜殷天正更有把握,地位在宋远桥之下,输了也不很丢武当派面子。但是,俞莲舟却迟迟不出手。之后在对待宋青书“乘人之危”对付曾阿牛的事情上,俞莲舟那句阻止的话(不成!我们许你出手,跟我们亲自出手并无分别)甚至更像是怂恿,最终导致宋青书惨败受辱,从此一蹶不振,走向歪道。

  第四件事,是屠狮大会上俞莲舟对待宋青书的态度。宋青书不但杀了莫声谷,还意欲加害张三丰,基本上已是武当派的公敌。但是,他是宋远桥的儿子,曾经是武当派最杰出的第三代弟子。这么多年来,对武当派,宋青书还是有贡献的。正因为此,殷梨亭并不忍杀死或重伤宋青书。而俞莲舟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是杀之而后快。其实,早在雪地上得知宋青书背叛武当时,俞莲舟就表现出了不同于他人的态度——俞莲舟忙扶起张无忌,说道:“先前我们都错怪了你,是我们的不是。咱们亲如骨肉,这一切不必多说了。真想不到青书……唉,若非咱们亲耳听见,又有谁能够相信?”这句话是说给大家听的,更是说给宋远桥听的,言外之意十分深沉。宋青书虽然在屠狮大会逃过一死,但回到武当山却终于没能逃过一劫,还赔上了父亲本来板上钉钉的掌门之位。此时,张翠山墓木已拱,莫声谷尸骨已寒,俞岱岩伤残未愈,张松溪、殷梨亭资历尚浅,俞莲舟则名正言顺的成为新的掌门接班人。

  由于武当七侠是被金庸正面塑造的人物,是正派侠客的代表,所以更多的是突显他们的侠骨丹心,以及超越兄弟般的情谊,即使有阴谋,也不可能给出明显的线索。作为武当七侠的领军人和第二代武当掌门,俞莲舟的出镜率更是除张翠山外最高的,是金庸重点塑造的侠义形象,更不可能将之与阴谋联系在一起。因此,虽然有很多证据证明俞莲舟的掌门之路并不那么光彩,但金庸却竭力将之冲淡甚至化解,让人找不到“阴谋”的切实证据。所以表面看来,俞莲舟的掌门之路更像是道家高人的“不争之争”,而非苦心积虑的阴谋。


日期:2009-10-10 23:44:42

  3、俞岱岩:就中沦落不过君
  相对于张翠山和莫声谷的夭亡,宋远桥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甚至殷梨亭的夺妻之恨,俞岱岩算是幸运的了,毕竟只是伤残,所谓好死不如赖活。但是,30出头就半身残废,卧床不起近1/4个世纪,名字渐渐淡出“武当七侠”;年届不惑又不经意间致五弟夫妇双双自杀,从此承受良心的谴责……从这个角度讲,俞岱岩才是武当七侠中遭遇最惨的。

  俞岱岩虽然是倚天主体故事开始后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但他的故事基本只延续了一个章节,他这一辈子能让读者记住的大体也只有两件事——偶遇屠龙刀却致自己残废,欲揪真凶而致五师弟夫妇自杀,所以形象并不怎么突出。由于没有在读者面前做过什么好事和大事,俞岱岩并不怎么受读者待见,人气基本是武当七侠中垫底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