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42节作者:
深圳刀声 --殷梨亭不疾不徐的漫步扬长而来,遇有敌人上前阻挡,他长剑一颤,呛啷一声,便有一件兵刃落地。那少丨妇丨回身喝道:"你是武当……"呛啷、呛啷两声,她双手各执一刀,双刀落地时便有两下声响。
--余下两名魔教道人见己方伤了一人,对方又来了帮手,心中早怯,突然呼啸一声,两人分向南北急奔。殷梨亭飞步追逐那逃向南方的道人。他脚下快得多,抢出七八步,便已追到道人身后。那道人回过身来,狂舞双刀,想与他拼个两败俱伤。……便在此时,蓦地里青光一闪,一柄长剑从殷梨亭手中掷出,急飞向北,如风驰电掣般射向那道人背心。那道人陡然惊觉,待要闪避时,长剑已穿心而过,透过了他的身子,仍是向前疾飞。那道人脚下兀自不停,又向前奔了两丈有余,这才扑地倒毙。那柄长剑却又在那道人身前三丈之外方始落下,青光闪耀,笔直的插在沙中,虽是一柄无生无知的长剑,却也是神威凛凛。众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无不神驰目眩,半晌说不出话来。待得回头再看殷梨亭时,只见和他缠斗的那个魔教道人身子摇摇晃晃,便似喝醉了酒一般,抛下了双刀,两手在空中乱舞乱抓,殷梨亭不再理他,自行向峨嵋众人走来。
--殷梨亭一声清啸,长剑递出,指向殷无禄。殷无禄横刀便封,刀剑相交。此时殷梨亭内力浑厚,已是非同小可,拍的一声,殷无禄的单刀震得陡然弯了过去,变成了一把曲尺。殷无禄吃了一惊,向旁跃开三步。
--殷梨亭站在师兄身旁,当即双掌一扬,迎着雷火弹接去,待得手掌与雷火弹将触未触之际,施出太极拳中"揽雀尾式",将雷火弹轻轻拢住,脚下"金鸡独立式",左足着地,右足悬空,全身急转,宛似一枚陀螺。
书中还有多处类似的描写,我不知道别人看到这些文字会有什么反应,反正我每次读着它们,都会陶醉。这些文字里的殷梨亭,潇洒、沉稳、机智、勇敢,几乎所有褒义词用上都不为过。这哪是个懦弱的人能做的事?分明是个响当当的男子汉。
其实,殷梨亭之所以给人"懦弱"的感觉,完全是因为他的感情太本真,就像一泊毫未受过污染的潭水,清澈见底,只要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能直透其内心。殷梨亭的感情,是百分之百本真的,所以他会毫无顾忌的哭泣,会旁若无人的脸红,会自顾自的感动。他内心想的,就是他言于口或形于色的;他言于口或形于色的,就是他内心所想的。所以,他初次遇到殷素素,会说殷素素不但是他的嫂子,还是他的姐姐;所以,十年后和张翠山重逢,他还想着和张五哥睡一张床;所以,在可能有性命之忧的抵御外辱中,他会推荐自己的未婚妻,而不是五嫂殷素素……
--殷素素病得沉重,点头笑了笑,低声叫了声:"六弟!"殷梨亭笑道:"五嫂也姓殷,那好极了,不但是我嫂子,还是我姊姊。"
--当晚四人在仙人渡客店中歇宿,殷梨亭便要和张翠山同榻而卧。……俞莲舟笑道:"五弟有了嫂子,你还道是十年之前么?五弟,你回来得正好,咱们喝了师父的寿酒之后,跟着便喝六弟的喜酒了。"
--殷梨亭却紧紧握住了拳头,满脸通红,不肯伸掌。莫声谷道:"咦,奇了,有甚么古怪?"硬扳开他手掌,只见他掌心上写着"纪姑娘"三字。
你可以说殷梨亭不够主动,甚至可以骂他懦弱,但如果真的面对这么个本真的男子,你很可能会被他感染,而不忍去伤害他。何况,除了感情以外,能伤害殷六侠的人,倚天江湖里并不多。不知道什么原因,每次读到殷梨亭的故事,甚至是想到殷梨亭这个人,我都想着找这么个弟弟,长得帅,话有趣,人真诚,关键是愿意跟在你的屁股后面走。像殷梨亭这样的人,交上了绝对是个不错的朋友。
倚天里的武当七侠,每个人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但如果硬要选择一个喜欢的的话,个人选择殷梨亭。如此本真、随性的男人,世界上真的很难找。庄子主张"绝圣弃智",老子主张"返璞归真"。不管是绝圣弃智还是返璞归真,都是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而殷梨亭自始至终都没离开过"真",属于天生"得道"那种。所以会认为,殷梨亭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俞二或张四的那份成熟,但假以时日,他在武当武功上的成就却一定会超过众师兄。原因很简单,殷梨亭的本真和法自然的"道"最相通的,更能领会"太极拳剑"的奥妙。
日期:2009-10-14 23:18:40
6、莫声谷:纵死犹闻侠骨香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少年行》
一直觉得,莫声谷身上有着汉唐时代华夏男儿的气质,令人折服,让人向往。
初次出场时,莫声谷还是个孩子。如果依据史实,1336年他不过13岁;结合倚天的情节推断,最多也不过十五六岁,也只是个半大孩子。所以,当三哥和五哥迟迟不回武当山,莫声谷和心理年龄偏小的殷梨亭一样着急,“在紫霄宫门口进进出出,也不知已有多少遍”。莫声谷对于三哥、五哥的感情,溢于言表。
虽只是个半大孩子,但莫声谷可能早已行走江湖。俞莲舟奉命下山保护龙门镖局时,带着的就是莫声谷。作者似乎想借这个情节告诉读者,十五六岁的莫声谷,在武功上已经小有成就,否则不但成不了俞莲舟的帮手,还会成为累赘。虽然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证明莫声谷当时的武功有多高,但张三丰既然敢那么安排,肯定认为已经莫声谷已经高过一般江湖武人。小小年纪有此成就,可见莫声谷的资质也是很不错的。
但是,莫声谷此次出场却只留下一句话——七弟子莫声谷笑道:“哈哈,就怕我们七个弟子没这么多岁数好活……”虽然只一句话,却将其“耿直”的性格展露了出来。这种样的言语,恐怕也只有口没遮拦的莫声谷才说得出来。此外,作者还通过张翠山在临安的喊话,引出了莫声谷擅长暗器的特点——“武当七侠中以七侠莫声谷发射暗器之技最精,因此张翠山猜想是莫七弟到了”。但同时也会让敏感的读者认为:莫声谷可能有缺陷。毕竟,一般正派武林人士,是不会专门去练暗器的。也许作者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光明顶对战殷天正时,莫声谷使的是剑。纵观倚天全书,也并没见到莫声谷用过暗器。
十年后莫声谷再次出场,他的豪气立马把所有猜忌一扫而空,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当年那个半大孩子,如今已经长成男人——“莫声谷却已长得魁梧奇伟,虽只二十来岁,却已长了满脸的浓髯,看上去比张翠山的年纪还大些”。和殷梨亭的生涩、张翠山的奶油相比,此时的莫声谷不但更具男人味,而且已经能独当一面。——只听莫声谷道:“我们师兄弟七人,虽然本领微薄,但行侠仗义之事向来不敢后人,多承江湖上朋友推奖,赐了‘武当七侠’这个外号。这‘武当七侠’四个字,说来惭愧,我们原不敢当……”张翠山心道:“十年不见,七弟居然已如此能说会道,从前人家问他一句话,他要脸孔红上半天,才答得一句。十年之间,除了我和三哥,人人都是一日千里。”张翠山的感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莫七虽然是和宋大一起会客,但主角俨然是他,大师哥倒成了陪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