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43节

作者: 深圳刀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莫声谷最让人感动的,并非他的办事能力,而是他的重情重义以及豪爽与侠义。当前来问罪的三个镖师怀疑宋远桥的话时,莫声谷马上回护:“我大师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凭着宋远桥三字,难道三位还信不过么?”这是对武当七侠的自信,更是对大哥的尊严的维护,充满了浓郁的兄弟之情。而当镖师门把矛头指向失踪十年的五哥张翠山时,莫声谷的回应更是让所有人感动:“别说我五哥此刻尚未回山,便是已经回到武当,也只是这句话。莫某跟张翠山生死与共,他的事便是我的事。三位不分青红皂白,定要诬赖我五哥害了龙门镖局满门。好!这一切便全算是莫某干的。三位要替龙门镖局报仇,尽管往莫某身上招呼。我五哥不在此间,莫声谷便是张翠山,张翠山便是莫声谷。老实跟你说,莫某的武功智谋,远远不及我五哥,你们找上了我,算你们运气不坏。”如果是你,在强敌临门的时候,有人为你说出这样一段话,你会怎样?如果是我的话,我只想说一句话:“如果兄弟也能交的话,那么兄弟当交莫声谷。”

  可以这么说,武当七侠的兄弟之情,一大半是通过莫声谷向读者传达的。十年之后的光明顶,因为死去的张翠山、残废的俞岱岩,莫声谷再次不顾一切。——突然武当派中抢出一个汉子,指着殷天正恕道:“殷老儿,你不提我张五哥,那也罢了!今日提起,叫人好生恼恨。我俞三哥、张五哥两人,全是伤折在你天鹰教手中,此仇不报,我莫声谷枉居‘武当七侠’之名。”也许侠义真的大于兄弟情分,但如果一个人能为了兄弟情分舍弃侠义的话,他也同样伟大,同样让人肃然起敬。

  此外,莫声谷的豪爽和侠义,依然让人肃然起敬。莫声谷曾经大声喝斥过云鹤等三位镖师,但在得知云鹤是“反元英雄”后,马上就赶去认错。——莫声谷道:“瞧不出他竟具这等胸襟,实是可敬可佩。四哥,你且莫说下去,等我归来再说……”说着急奔出门。……说话之间,莫声谷已奔了回来,说道:“我赶去向那云总镖头赔了个礼,说我佩服他是个铁铮铮的好男儿。”众人深知这个小师弟的直爽性子,也早料到他出去何事。莫声谷来往飞奔数里,丝毫不以为累,他既知云鹤是个好男儿,若不当面跟他尽释前嫌,言归于好,那便有几晚睡不着觉了。十年后的光明顶,面对重伤的张无忌,打还是不打,武当五侠内部出现分歧,莫声谷再次表现出了侠义情怀——莫声谷道:“名声乃身外之物,只是如此对付一个重伤少年,良心难安。”以“良心”对待事物,我们看到了莫声谷身上闪亮的人性光辉。

  武当七侠中,莫声谷和殷梨亭可能是最招人喜爱的,也是社会上最欠缺的“好人”。前者本真,后者耿直,这样的美德越来越少。武当七侠各有各的优点,宋大、俞二让人尊敬,但却敬而远之;俞三不那么突出,给读者的印象不深;张四虽然机智过人,但真正交往起来,你可能不敢轻易与之“交心”;至于张五,易冲动,还有点迂腐,只怕没那么讨你喜欢;只有殷六和莫七这样的“性情中人”,才更加人性的吸引力,更让你喜欢。

  莫七的结局却是悲惨的,正当壮年却死在了自己人手里。让人振腕。但回头看莫七的表现,却发现他似乎很难逃过“被暗算”的下场。他虽然重情重义、豪爽耿直,但是行事却稍嫌鲁莽。这样的个性,是很容易在复杂的江湖里吃亏的。光明顶挑战白眉鹰王一事,在己方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莫七的出战不但略显轻率,比拼过程中也显得沉不住气,急于求成,犯了“冒进主义”,最终导致战败受辱。追查宋青书一事,如果换成俞二或张四,倒下的可能就是宋青书。莫七最终没能躲过这一劫,但即便躲过了,日后行走江湖,可能还会失陷于暗算。金庸似乎想用莫声谷的一生阐释“刚不可久”的道理,江湖险恶,还是小心为妙。不过,莫七虽然早逝,但却用他的重情重义和豪爽侠义征服了读者,“纵死犹闻侠骨香”!


日期:2009-10-16 18:25:30

  7、宋青书:卿本佳人
  前文考证过,宋青书是金庸为了反衬张无忌而硬塞进来的人物,所以此人行踪诡秘,乍来乍去、乍生乍死,一切作为都是为了“配合”张无忌。如果没有宋青书,张无忌就只能和一帮老男人演对手戏,缺乏对比,说不过去。毕竟郭靖有尹志平、杨康和欧阳克做绿叶,杨过有大武小武与耶律齐陪太子读书,如果张无忌一个都没有,落差也太大了。因为“硬塞”的原因,所以宋青书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突兀,不符合逻辑。

  宋青书的出场是华丽的,年纪轻轻以一挑三,虽败不乱,尽显名家弟子风范,心理素质相当过硬;接下来指挥峨嵋众弟子围堵韦一笑一役,当机立断却立马生效,眼光之独到、判断之准确、应对之合理,均已达到相当之水平,将灭绝师太、周芷若等峨嵋全派都比了下去。韦一笑受阻奔逃之际,也不忘溢美之言。加之长身玉立、面如冠玉,宋青书一出场就征服了整个峨嵋派。“玉面孟尝”之名实至名归。宋青书的出场,无论机智还是武功,抑或是仪表长相,都让读者眼前一亮。可能,有经验的读者很快就能做出判断:此人是作为主角的反衬出现的,结局肯定不会很好。如射雕之杨康、欧阳克,出场也很惊艳,但最终都成了主角的“垫脚石”。

  既然作为反衬塞进来了,作者就得为宋青书的“堕落”伏笔,不久即借蛛儿之口,点明宋青书是“好色”的,不时“偷看”周芷若。至光明顶之战,宋青书的形象和命运急转直下,走到了和主角对立的一面,乘人之危,欲置张无忌于死地,结果却反受其辱。至此,宋青书的形象已经彻底倒了个个,从大侠成为了小丑。当他再次登场时,竟然已经成了武当的叛徒,不但杀害了七师叔莫声谷,还准备回武当派向太师傅、父亲及众师叔下毒,已经从小丑变成恶徒。至少林屠狮大会抓死丐帮长老,到公然和武当派师叔为敌,宋青书恶徒的形象十足定型,按照金庸的武侠逻辑,等待他的就只有一个结果:死!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宋青书无疑是武当第三代最杰出的代表,即便和张无忌比,虽然武功不如,但综合能力还是高出的,是武当派第三代掌门最有力的竞争者,且隐隐已是第三代掌门接班人。宋大本是“向道”之人,对当不当武当掌门其实兴趣不大,但如果真有竞争的话,为了这个儿子,他是不惜一争的。从小说中比较明确的信息来看,宋青书接任第三代掌门,不过是时间问题。如此大好的前途,却为了一个初次见面的女子不顾一切,联系到他的足智多谋,是不是有点不合理?如果承认金庸的逻辑无误的话,那么就只能探讨宋青书的心理到底有什么问题了。

  其实,说得通俗点,宋青书的“变节”不过是因为女人。联系到张翠山和殷梨亭,武当一派对于女人还真是毫无办法,一沾就出问题。从心理角度分析,一个人珍视什么,就意味着他缺乏什么。所以,宋青书是缺女人的。换句话说,27岁的他,极有可能还是个处男。但是,从宋青书对周芷若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对周芷若却是真心的。一个还是处男的人,是还没到“玩”女人的地步的。只有欧阳克、段正淳那样妻妾成群之徒,或者田伯光、云中鹤那样的“淫贼”,才可能玩女人。而宋青书这样的人,对女人的需求,是涵盖了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由于金庸小说的侠客一般都“不近女色”,金庸江湖的侠客也往往以“近女色”来讽刺某个人道德败坏,宋青书居然“偷窥”女人,自然成了道德败坏之人。莫声谷之所以要追杀他,原因也在此。如果放在现代,偷看女人睡觉换衣服,不过是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哪可能上升到“清理门户”的高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庸对于“性”是很保守的,他所继承的是本程朱理学改变过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汉唐之风。从某种意义上讲,金庸是主张中国人应该“性压抑”的,他的出发点是程朱理学修改后的伦理道德,而不是汉唐时代张扬个性的文化。

  所以,宋青书之死,实际是死于金庸的道德审判和他所主张的“性压抑”。
  其实,直到死,宋青书也没有真正“变坏”,他的骨子眼里还是认为自己是武当弟子,还是不忍滥杀无辜。不知道张三丰掌毙宋青书之时,有没有想过他其实也是宋青书沦落到今天的一个推手——虽然张三丰没有要求弟子必须出家,但他的“单身体验”却无形中传递给了弟子,所以以武当七侠为代表的武当弟子一个个都不懂感情,不懂爱情,在男女之情面前都像孩子,而且个个对“近女色”都恨不得杀之而后快。这,才导致了莫声谷对宋青书的追杀,才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