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生,照样年薪三十万》
第8节

作者: liniuchuan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的回答还是那么有特色:“我就是要让那伙狗日的睡不着,你怕他们,我可不怕,那一伙没一个好东西,你问他个1+1=几都没有人告诉你。”他这说话倒还真是不假,我自从进了这个工厂,我就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地学习,由于以前在学校里动手的东西很少,使得我们很多学过的东西也忘记得一干二净,所以我的思路是把自己姿态彻底放低,诚心向别人请教,但的确极少有人会告诉你,比如一有次我看到一个PE工程师用万用表在测一个产品的电路是不是通的,我觉得这个对我有用,至少可以快速证明我在作SOP时装的机是不是好的。于是我就很礼貌地向他请教:“大哥,请问一下这万用表是怎样用的,我以前学的全忘记了”。这工程师,收起万用表,也很客气地回答我:“这个嘛,很简单的嘛,就是两只笔、、、啊、、两只笔、、就这样就行了。”然后就吱吱唔唔地离开了。我早已习惯了他们这种文化,同时也理解他们,因为他们当时也是刻苦学来的嘛,这里必竟不是学校,学校那种逢问必答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

  我常常想起以前书上说的古人的学艺,偷艺的情景,所以我在面对这些较为保守的同事,我选择的还是不温不火,搞好关系,站在旁边不露声色地看,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很高深的东西,多用点心多看几次也就差不多了解了。
  不过楚樵兄也是懂道理的人,听说我老是把他当作查暂住证的而惊醒时,他也承诺以后看在我的面子上,手脚还是放轻点。
  在楚樵的指点下,我明白了职场上的基本规则,感谢他给我上了这职场潜规则第一课,那就是有事没事也多“加班”,说是六天八小时,事实上别人都是整天都守在办公室的,从此,我也开始了我的“加班”生活,即管没什么事可做也得,也得装着很忙的样子,办公司室实在坐不下去了,就学他们老一辈的同事,跑向车间,美其名曰分析产线的制程不良,实则守在一个姿色较好的作业员旁商量着周末能否一次出去走走。

  (等续)

日期:2010-5-25 9:37:00

  好不容易盼到了发工资条那天了,因为我一直盼望拿到我人生第一份工作的第一笔工资,想着将要拿到的八百块钱,心里非常激动,在找工作期间还价过罗四五百块钱的,工资发下来后第一件事情得还他五百,还剩三百,我得给女朋友两百五十块,因为她听说我找到工作了也跑到东莞来了,由于她父母一直在东莞某厂做普工,住在一个工棚里,好歹她的生活还不是太愁,只是一直也没有找到工作,作为男人,理应不能让自己女朋友受苦,所以这两百五十块钱一定要给她的。剩下的五十块我自己当我下个月的零花钱,一方面是周末去看女朋友的车费,另一方面是每天晚上加班回来真的好饿,如果有点零花钱在身上,在实在顶不住的时候可以到下面小买部去买点吃的。

  以前听宿舍里成家了的同事说,每当周末回到家中看到老婆和小孩时,再大的疲劳也将荡然无存。我也一样,想着女朋友拿到我的第一笔工资,那开心的样子时,我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的甜,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终于盼到了这天,工资条发下来了,我急急忙忙地打开,上面的实发工资让我傻了眼,560元,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基本工资八百没错,因为没有达最到交税的标准,所以税金为0,由于当时也没有签过什么合同,所以保险及住房公积金都免了。可是报到时我以为免费发的那个工衣,餐具,被子,在这上面全是要扣钱的,一共扣了两百块,我头都大了,这些东西当时我在找工作时都从学校背了出来的,哪还用得着花两百在这里买呀。可这是全厂统一的,扣了就是扣了,扣你没商量。还有四十块的罚款,是因为有两次我申请周末出厂门去看女朋友。回厂等公交车担务了些时间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回厂,就当作迟到论处的。说明一下,这个‘迟到’不是指正常上班的迟到,这是我在星期天晚上反回工厂时超过了规定的九点钟,当然没有超过十点半,要是超过十点半,你连厂都进不了。

  我在工厂内部的邮政储蓄部取出这560元,小心地收藏着,星期六下午五点半一到我拿着提前地填好‘外出的申请单’和早已准备的行礼飞奔。在经过黄江一个麦当劳店时,我特意下了车,因为我一旦还了罗四五百块就没钱给女朋友了,但还得与她一起分享我第一份薪水的喜悦,于是我花了十二块在麦当劳里买一了个刚出炉的香芋派,回家后交给她,她小心打开后开心地吃着,脸上溢满了幸福的微笑。

  第二天与女朋友一起去还了罗四的五百块钱,罗四知道我现在的困境,一再推辞,说以后再还嘛,我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在我的坚持下,他才收下。
  回到工厂,我数着手上不足四十块的零钞,开始作着下一个月的计划。。。。(说一下,工厂吃饭不用钱的)
  (待续)

日期:2010-5-25 15:00:00

  公司在所在的台北总部也有一个工厂,但由于最近定单不多,很多人员闲着没啥鸟事,所以决定十名工程师派来大陆工厂作“技术指导”,美其名来support, 其真实目的就是来打发一下时间,同时找机会饱览祖国风光。
  这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了办公室上班,发现办公室多了很多的陌生面孔,个个无所事事,由于是清一色的台干,所以办公室气氛显得异常紧张和安静,在没有键盘声的时候连同事的呼吸声都能听到。我斜瞄了一眼那边的王课长,他表情严肃,不停地研究着手上一个塑胶件,瞧他那聚精会神的样子,就知道他非得要从鸡蛋里找出骨头不可。其他工程师们(包括我们的副课长)也都一个个摆出了老鼠见了猫的姿态,不是抓着不良品往车间跑就是坐在位子上“研读”着那早已陈旧的受控文件。

  我不太习惯这种气氛,大家都是中国人,只是来自不同的地方而已,理论上讲这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决定了大家都是“礼”字在先的人,同时作为从一个初到陌生环境的人,他的心情应该和我当时报到时差不到哪去,也许他们也正渴望着交流,于是我走到了一个看似影响力较大的人身边,像平常问候新同事一样的和他打招呼,“您好,我叫英杰,请问怎么称呼。”

  对方赶紧站起来,一把握着我的手,忙说:“您好您好,我姓宋”
  我忙回应,“宋先生好”
  接下来我们聊了很多,从各自的工作,聊天了天气,再聊到台湾的文化,和他们来这里的飞机飞了多久等等,总之聊得很开心,很友好,让旁边的同事们一个个投来了新奇的目光。
  下午,宋先生直接带着我去找我们课长,说:“你是课长是吧?以后不要再安排英杰的工作了,这个人我要,在我在大陆的这些日子,他要一直跟着我工作。”
  课长忙站起来说;“没问题没问题。”

  在宋先生的介绍下,我又认识了和他一起来大陆电子工程师陈先生,负责测试的赵先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基本上不管以前的日常工作了,我的工作再次回到了阿光的身上,几位台干工程师整天轮流地带着我是跑供应商,进行了全方面的参加学习,当然作为客客参观供应商工厂,那种被重视的程度大家是可以想象的,天天专车接送,到处吃喝,让刚刚涉足职场的我留连忘返。要不是兜中那不到40块的零钱提醒了我还是个月薪800块的储备干部时,我还真以为我也是台干了。我非常感谢这段经历,非常感谢宋先生、陈先生、赵先生他们,是他们让我见识了各种工厂的生流程,有电子的,有塑胶的,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使我在经验和阅历上大幅增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