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53节

作者: 深圳刀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外,何足道性格中另一个闪光点,是他孩提般的认真和“一诺千金”。尹克西临死时托其带话到少林,只怕连尹克西自己都没抱多大希望,只是觉得这样说了多少能安慰一下自己的良心。但就是这么句,却让何足道不远千里从西域赶到中原,其对“承诺”的认真可见一斑。纵观倚天全书,似乎只有张无忌受纪晓芙之托送杨不悔到昆仑才能与之媲美。为了捎一句不清不楚的话,却远走数千里,除了“傻劲”,更多的是何足道孩提般的认真。这样的古道热肠,是侠的重要内涵之一。

  虽然华丽,但为了反衬张君宝,何足道还是成了“垫脚石”。那场比试虽然没有输给十七岁的张君宝,但却给“武圣”抹了黑。从实力推断,何足道拿下张君宝是没问题的,但既然十招没拿下,再比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还不如一走了之。上文说过,何足道的真实武功在那个时代仅次于“新五绝”,是昆仑派空前绝后的人物。在他之前,神雕中出现的昆仑弟子表现平平;在他之后,倚天中的昆仑弟子也只一般。由此可见,武学典籍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武之人。30来岁由此成就,何足道的禀赋,是足以和前五绝比拼的。


日期:2009-11-04 23:24:26

  2、何太冲:矛盾的妻管严
  在中原六大派中,少林武当为第一梯队,峨嵋昆仑为第二梯队,从实力上讲,昆仑派(虽然远在西域昆仑山)是有能力和峨嵋争第三的。作为昆仑派掌门,何太冲在武功上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在昆仑剑法上的造诣,颇有当年昆仑三圣何足道的风采。不过,虽然是“一代宗师”,但何太冲却是“妻管严”,具有双重人格。
  甫一出场的何太冲,是很有气度的,从其身上能看到宗师气派。这种气派,在之后的一些场合,也时有表现:
  ——只见铁琴先生何太冲年纪也不甚老,身穿黄衫,神情甚是飘逸,气象冲和,俨然是名门正派的一代宗主。(神情飘逸,气象冲和,何太冲气度不凡)
  ——昆仑派掌门何太冲说道:“久仰少林神僧清名,今日有幸得见,也算不虚此行了。”门外另一个较为低沉的声音说道:“这一位想是昆仑掌门何先生了。幸会,幸会!张真人,老衲等拜寿来迟,实是不恭。”张三丰道:“今日武当山上嘉宾云集,老道只不过虚活了一百岁,敢劳三位神僧玉趾?”他四人隔着数道门户,各运内力互相对答,便如对面晤谈一般。峨嵋派静玄师太、静虚师太,崆峒派的关能、宗维侠、唐文亮、常敬之等功力不逮,便插不下口去。其余各帮各派的人物更是心下骇然,自愧不如。(能和张三丰、少林两大神僧驱动内力谈笑风生,令其他高手“心下骇然,自愧不如”,何太冲修为不凡)

  ——何太冲是一派掌门,不肯占小辈的便宜,说道:“你进招罢,我让你三招再还手!”(不以大欺小,何太冲很有前辈高人风范)
  ——只听何太冲气冲冲的道:“我既堕奸计,落入你们手中,要杀要剐,一言而决。你们逼我做朝廷鹰犬,那是万万不能,便再说上三年五载,也是白费唇舌。”张无忌暗暗点头,心想:“这何先生虽不是甚么正人君子,但大关头上却把持得定,不失为一派掌门的气概。”(在大是大非面前,何太冲把持有度,连张无忌都认为其“不失为一派掌门的气概”。)

  何太冲外号“铁琴先生”,不但是昆仑派掌门人,同时还姓何。联系到开篇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弹琴舞剑,两人有否血缘上的关系呢?何太冲会不会是何足道的后代?何太冲1346年出场时,作者没有说其年龄,只说“年纪也不甚老”,意思是并不怎么老。那么,可能是多少岁呢?和现在不同,对于50岁以上的人,古人就称之为“老人”了,所以何太冲此时至少在50岁以上。但根据情节推断,则不会超过60岁,即“不甚老”,估计在55岁上下。因此,何太冲约生于1291年左右。而此时,离何足道出场(1262年)过去了84年,何太冲比何足道小了约60岁。如果真是何足道的后代的话,何太冲极有可能是其孙子辈。从书中所给的信息推断,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班淑娴是昆仑派中的杰出人物,年纪比何太冲大了两岁,入门较他早,武功修为亦不在他手下。何太冲年轻时英俊潇洒,深得这位师姊欢心。他们师父白鹿子因和明教中一个高手争斗而死,不及留下遗言。众弟子争夺掌门之位,各不相下。班淑娴却极力扶助何太冲,两人合力,势力大增,别的师兄弟各怀私心,便无法与之相抗,结果由何太冲接任掌门。他怀恩感德,便娶了这位师姊为妻。(除了英俊潇洒,何太冲的武功修为也应该是师兄弟中的佼佼者,可见何太冲在资质、所受教育上是要比同门师兄弟为高的,联系到何足道的资质和武学修为,何太冲受之遗传并因为是其后代而获得“开小灶”的待遇,十分符合逻辑,因之受到班淑娴的青睐也合情合理)

  ——当下回头向何太冲叫道:“喂,你过来!”何太冲虽对妻命不敢有违,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仍要摆足掌门人的架子,“哼”的一声,缓缓站起。四名小童前导,一捧长剑,一捧铁琴,另外两名各持佛尘。(注意那把“铁琴”,可见何太冲是精于音律的。何足道号称“琴圣”,连郭襄都认为只有黄药师的箫声才能与之媲美,影响并传之子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加上同样姓何,还都是昆仑弟子,何太冲是何足道孙子的可能性基本在80%以上。何足道虽然感叹世上知音稀少,并对郭襄一见钟情,但遇见郭襄时才30出头,完全有条件有时间并有可能遇到其他女人并结婚生子,留下个何足道这样的孙子很正常。此外,何太冲“孤傲”的一面,也十分像何足道。综合来看,何太冲是何足道的孙子十分正常。

  虽然是何足道的孙子,也遗传了何足道身上的许多优点,但何太冲身上也有很多不同于何足道的东西,比如“妻管严”,比如好色,比如阴险。
  ——那女弟子尚未回答,只听见何太冲暴怒咆哮的声音从后堂传了出来:“都是饭桶,饭桶!有什么事叫你们去办,从来没一件办得妥当。要你们这些脓包弟子何用?”跟着拍桌之声震天价响。(和初次出场的宗师气度相比,何太冲吹眉毛瞪眼睛拍桌子打板凳,和酒肆中的酒徒没有区别)
  ——这五姑本是个美女,否则何太冲也不致为她如此着迷,这时一病之下,变成如此丑陋,詹春也不禁大为叹息。(娶了五房老婆,还不算其他未过门的,所以何太冲不算大侠,因为他不以“近女色”为耻)
  ——他在半空中转过头来,只见何太冲和班淑娴的两柄长剑并排插在鲜于通胸口。原来何氏夫妇纵横半生,却当众败在一个后辈手底,无论如何咽不下这口气去,两人拾起长剑,眼见张无忌正俯身在点鲜于通的穴道,对望一眼,心意相通,点了点头,突然使出一招“无声无色”,同时疾向他背后刺去。(对比何足道当年十招赢不了少年张三丰慨然离去的大度,何太冲不但缺乏胸怀,还近于卑鄙)

  因为性格中有“好色”和“卑鄙”的成分,何太冲基本上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其下场也不好。——只听得“啊”的一声惨叫,何太冲背脊中索,从圈子中直摔出来,眼见得是不活了。班淑娴又惊又悲,一个疏神,三索齐下,只打得她脑浆迸裂,四肢齐折,不成人形。跟着一根黑索一抖,将班淑娴的尸身从圈子中抛出。——在倚天中,比何太冲死得更窝囊的,还有华山派的掌门人鲜于通,他也同样不是好人。对比谢逊的结局,可以总结出金庸以是否“忏悔”为衡量标准的善恶观:谢逊做的恶比他们都多,但最后并没有死,因为他忏悔了。正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何太冲何班淑娴开的是“夫妻店”,而且是从别人那里继承来的,从结果来看,他们“经营”得并不好。与此类似的,还有笑傲里岳不群、宁中则领导下的华山派。所不同的是,何氏夫妇表面上的分歧比岳氏夫妇更大,所以力使不到一块去。而实际上,岳不群与宁中则的分歧更大。因为,何太冲是“真小人”,岳不群是“伪君子”。

日期:2009-11-06 23:30:15

  3、华山派:人心犹比华山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