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一个月嫂的育子回忆录(我为你祈祷)》
第10节

作者: 我永远为你祈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在这种思念中中秋节到了,我多么想念我敬爱的大嫂啊!她的身体是否完全康复?出于礼貌还想买点月饼给婆婆。可我摸摸钱包发现只有九毛钱,再偷偷地看了看商店里最便宜的月饼也要一毛二分钱一个。我只能做一个没有教养的儿媳妇!我猜想中午的时候建林的哥哥、姐姐都会带家人回到婆婆家来和婆婆团聚。如果他们都带上礼物,而我一点表示也没有,那多么难堪啊!我没有钱,该死的建林也象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一连二个星期见不到他的身影!“难道建林在我哥哥家等我一起团聚?”

  这一个闪念,更加坚定了我回化工厂的决心。我想了想不能再张口向婆婆借钱。从婆婆家走那条只有马车通过的大路到城里,只有五公里多一些,正好这里到城里没有交通车,可以省去车票钱。从城里到化工厂只要五毛钱的车票。我捡了几件小衣服,抱着骁儿就出发了。
  中秋节这天非常闷热,我抱着骁走了不到一里地,便大汗淋漓。十时三十分我们总算跨入城门,踏上了人民路。就在我抬头向前方望去,企盼找到一个能帮助我的人的时候,上帝把燕子的身影送入我的眼帘,她脚步匆匆准备拐弯。我使劲朝她喊,由于口渴无力,喊声很小,她没有听见。我竭嘶抵力地喊:“燕子!是我。”并向她跑过去。她停下脚步朝四周看了看,这时我们之间的距离还不足十米。然而,她却依然陌生地以同样的速度继续走去。我再跑,再拼尽全力地喊:“燕子!我是李里!”

  这个曾经声称如果把我烧成灰埋葬在无名的公墓里,不需要任何标记,哪怕是杂草丛生也能从中找到埋葬我的土堆的朋友,在我们相距不到三米的地方凭借她送给骁儿的那顶太阳帽,将信将疑地向我走来。她盯着我的目光使我既惊呀又迷茫。那说出来的话更让人哭笑不得,与困苦抗争的决心也开始动摇。
  她伤感地说:“李里,你不是在建林家里住吗?怎么象从墓穴中爬出来的鬼魂!又黑又瘦,跟书上描写的旧社会受剥削和压迫的农村妇女没有两样!弯着腰,搂着伢,有气无力,目光无神,看着让人害怕!如果不是骁骁头上的帽子,你刚才如果再喊我,再追我,我一定会使劲地跑,象逃避神经病那样。来,骁。让燕子阿姨看看你。”骁儿子刚刚睡了一觉,却象见到老朋友样向她扑过去。她把我们送到车站,买好车票和冰棒送我们上车。

  四.失望
  我们走近离别二月的家,刚用锁匙掏开门,圆圆拿着汽水赶了过来并特别和蔼可亲地说:“李里,建林到枝江支援去了,下星期回。这热死人的,中午就在我们家吃饭,好不好?来,骁儿子。让伯伯抱抱你……”
  她的热情使我对“远亲不如近邻”这句千古名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发自肺腑地说:“谢谢你。今天是中秋节,我要到哥哥家去。”
  就在我们寒暄时,圆圆家有客人来访。我从她怀里接过儿子,她挥挥手依依不舍地退着往回走。接着,我左手搂着骁儿、右手拧开抽屉,却没有从中找到一毛钱。
  “怎么办?家里还有两个侄子,嫂子还在康复中,今天是中秋节,我无论如何也得买十个月饼拿着去。”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看到了橱柜上的那个灰色的零钱罐,它就象黑夜里的一线亮光,让我又喜又惊。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它,“哗啦啦”的零钱撒到桌上,我数了数有三元多。我喜不自禁地捧着它们往商店走,买了二十个小月饼来到哥哥家。一家人好久没有团聚了,只是开心过后我还得回婆家去,我清楚哥哥的经济状况也不比我们强多少。

  国庆节以后我和骁儿再次离开婆家,回到只有十七平方米的属于我自己的家。我的假期十月底结束,从我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我必须去上班。上班前的这段日子我想得最多的是一定要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去,只要他能适应托儿所的环境,最多半年我们就可以把债务还清。
  按照厂里的规定,我们到医院给他进行了必要的体检,办好一切入托手续。我特意挑选了一个晴天,给他穿上一件用黑、红两色毛线编织而成的新毛衣,肩上订了一条白色的手帕,粉红色的脸蛋儿本来就很招人疼爱,再经这般打扮,给人一种肉滴滴爱到想咬他一口的感觉。
  他现在发育很好,从外表看也不象只有八、九个月的孩子,不了解情况的人都认为他足足有一岁了。
  我抱着他边说边笑走进了幼儿园,为了让他早点熟悉这里的环境,抱着他在幼儿园慢慢地走了一圈。
  这里环境很美,进园是一个大花坛,色彩斑斓的菊花争奇斗艳,中间一颗二层楼高的玉兰树。乳白色的墙壁上贴了一些猫、狗动物的图案,还有用线牵着的气球的图案,有活泼可爱的小朋友的图案。总之,这里的一切都衬托出活泼、可爱、亲切、和蔼的感觉。
  托儿所在二楼,入托的方式很简单,孩子体检后名字就由职工医院送到了他所在的班。只要没有传染性疾病,随时可以把孩子送进来。托儿所门外有十几张连在一起的可以旋转的小椅子,椅子的靠背上也画有小动物的图案。我先把他放在画有熊猫的小椅子上,用手拨动转盘,让他玩了一会,认为他特别开心的时候才抱起他走进托儿所。

  这里的保育员一个也不认识,一个年纪稍大的阿姨指给我一个围椅,我把骁放进去。开始那一秒他还觉得很乐,就在他低头用手摆弄一个吊在围椅上的红色小喇叭时,我一闪身就溜走。
  一个小时后我去接他,他还是坐在原来的位子上。满面通红,眼睛也是,显然他哭得很厉害。我远远地喊了他一声,他奋力地朝我扑过来,只是他挪不动身子,气得大叫,两个脚,两只手同时扑打围椅。阿姨以为我心疼孩子,想象我心中有一种责备她的感觉。于是解释说:“你走一分钟都不到,他就开始哭。我一直抱着,刚刚这个孩子洒尿,我才把他放进去。”她确实是在给一个孩子换尿布,即使不是这样,我也没有她想象的那种意思。我微笑着向阿姨点头致谢,伸手把他从围椅中抱起时心想:“这种环境迟早是要让他适应的。”于是,就很想坐在围椅上继续听阿姨讲,企图和阿姨聊聊天。可是,这孩子一秒钟的停留也不干,一双小手就象一把有力的钳子,紧紧钳着我的脖子,那双脚就象勾子一样勾住我的腰,脑壳猛烈地向外奔,又是哭,又是叫。没有办法,我只得再次用点头致谢的方法与阿姨告别。走出托儿所我仍然没有放弃再试一次的想法,我弯腰想把他塞进一个小时前让他开心的转转椅,但没有成功,他象螃蟹一样死死地钳着我的身体。

  第二天起床时发现他感冒了。用了一周的时间对他进行调养,接着再送他到托儿所,这次让他在那里呆了二个小时,让我们无可奈何地是这孩子不仅睡梦中抽泣,而且当天晚上就开始发烧了。送托儿所的事就只能暂时告一段落。
  怎么办?我是一定要回车间去上班的,安葬母亲时向互助会借的钱还差很多!冬天已经来到了,要继续生活下去的唯一出路只有这一条。

日期:2009-11-4 16:08:00

  第八章觉醒
  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谁来带孩子?”我们没有能力请保姆,住房和收入都不允许这样想。一筹莫展时我寻思着:“婆婆已经退休,身体健康。毛毛妹妹在家待业,她完全可以给上班的小妹做饭。小雨早已离开婆婆的家上学去了。能不能请婆婆来帮我们一段?”这时我没有什么长远的打算,心想:“孩子一天天长大,日子一天天往前移,移一段,算一段。”

  婆婆也还通情达理,如十月底来到我们家。
  十一月一日我回车间上班。当时,我的工作是四班三倒的运行分析工。这样的工作时间打乱了正常的生物钟,我们厂的劳动纪律非常严厉,当晚班的时候总有一班人在各个岗位的外围进行巡回纪律检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