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一个月嫂的育子回忆录(我为你祈祷)》
第13节作者:
我永远为你祈祷 婆婆的家连着菜市场,这里正是一个丁字路口,婆婆的家就在丁字里侧的拐弯处。一边是住着上千人的家属院,上千人的出入都要经过家门。一边是菜市场,一年四季,无论是酷暑的夏天,无论是严寒的冬天,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那些炸油条的、蒸馍的、卖包子的、煎饼子的、卖馄饨的、卖面条的就抬着自个儿用油桶筑的炉子来到这里,男人劈柴,女人生火,男人将台子支起,女人就在上面摆东西,男人和面,女人擀皮,男人叫卖,女人收钱;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那些赶毛驴车的生意人拖着活的或者是宰杀好了的猪、牛、羊来到这里,有的就在这里拆分开卖给这里的人们,有的则将这些活的或者说宰杀好的猪、牛、羊再次贩运到离这里五公里远的城里去;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那些下河打鱼的男人,养鸡的女人就拿着活的或者说刚死的鲜鱼、鸡、鸡蛋来到这里叫卖。
这里只是一个露天市场,别说交易用的宽敞明亮的大屋子没有,简单的帐蓬也没有,没有凳子,没有饮用水。狂风吹来的时候会弄得鸡飞蛋打,暴雨袭来的时候他们猝不及防会就近寻找一个藏身之处,婆婆门前的屋檐下,婆婆家的过道,婆婆家的屋子是他们的首选。
婆婆也很和善让他们避雨、免费供给他们饮水。这样的一户人家,这样一个善良的婆婆,这样一个婆婆怀里抱着的心肝宝贝孙子,有哪一个小贩会怜惜自己的半块饼、几个馄饨、一点面条、一截黄瓜……这样一个让家人百疼也不够的孩子,有哪一个打门前经过时能够瞧着而不去逗他。就是在这种环境里,人们用无尽的食品去哄他,去挑逗他,没多久这孩子就到了见食,甚至于见到食的动作就馋嘴的地步。
有一天早晨,婆婆仰面抱着他,毛毛妹妹喂他面条吃。邻居宋阿姨从门前经过大喊一声“骁骁”做了一个空中捞月的动作,再把一把空气送到嘴里,猛烈地咀嚼着,发出夸吱夸吱的响声。
骁笑眯眯地伸手去要。只是宋阿姨本来什么都没有,所以向前跑,逗他。骁怎么能分辩清这是宋阿姨的阴谋?于是,用力一推小妹妹的手,小妹妹没注意,面条和碗都掉了下去。小妹妹和婆婆都没有生气,一个劲地告诉他那里什么也没有。可是宋阿姨还在挑逗他,分明做出有的动作,还招手叫他过去。婆婆知道宋阿姨是逗他玩的,就站着不动。他甩手就给婆婆两个耳光。婆婆却象中了奖一样哈哈大笑,抱着他追上宋阿姨。宋阿姨张开嘴,什么也没有,他再去掏她的手,两只手是空空的,他再去翻她的口袋,口袋里什么也没有。
婆婆见他失望的样子很心疼,带他到市场买了一个包子。接着我抱着他和妹妹一起逛菜市场。一个衣裳破烂不堪,满脸污垢的乞丐津津有味地馋食一块饼。他丢掉自己手里的包子,吵着要去追。妹妹见我要打他,赶紧把他抢了去。
全家人都依着他,要什么给什么,就算看着他丢掉也乐意。他馋嘴到了使我忍无可忍的程度,我也分析过他馋嘴的原因。我知道家里人都很疼他,绝对不缺吃,只是缺乏教育。婆婆的观点很传统,总认为孩子小,馋嘴是天性,“小孩子生下来就只知道吃,民以食为天,长大就好了”
我不赞许这种看似合理的陈旧观念,我认为不能这样任其发展下去。我多么盼望天气快点暖和,我多么想把他带到身边来教育!我们就这样分居到了五月中旬,星光灿烂夜深人静时门外传来急骤的脚步和“咚咚”的敲门声。(各位读者,为了区分回复、注解,从这一段开始,在正文上传结束部位和开始部位分别标:
“想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和“接上回”字样。)
日期:2009-11-9 16:45:00
(接上回)我们赶紧起床开门。
“李里,建林,快起来!舅舅死了。我们的车就在你们院子外边,妈在车上。妈说,让我把骁抱上来给你们带两天,星期六你们一定要把他送回去啊!”姐姐急急忙忙地说完走了。
骁儿笑眯眯地向我扑来。真是让人难以想象,这么大点的孩子难道说他一直没睡?室内灯光昏暗,我们只开了盏十瓦的小红灯,他却甜甜地喊着“妈妈。”猛烈地亲我。一会就在我身边睡着了。难道说他已经有了家的概念?
新的一天来了。这天我上中班,上午九时我牵着他走进尼亚的家,尼亚刚招呼我们坐下就迷惑不解地看着我说:“骁儿子去了这么久,除了长了点个儿,我看什么进步也没有。怎么搞的,你看人家楼上楼下的孩子象他这么大都能说能走了……。”
诚挚的友谊就这么赤裸祼,不管你好受还是难受,我的心里凉凉的。她边说边打开糖果盒,骁伸手就去抓,就在他即将抓到糖果时,我猛地咳嗽了一声。
也许这一声很突然,他回过头来看着我。我摇摇头,示意他不能抓。我万万没想到,他把手收了回来,一头扎进我的怀里。
我奖励地亲亲他,立刻谢了尼亚。
回到家里,打开抽屉,取些钱,抱着他边走边说往商店里走。
商店糖果柜里有十多种花花绿绿的漂亮诱人的糖果。我柔柔地对他说:“小乖乖,这里糖果随便你要哪一种,妈妈都会给你买。千万要记住,以后没有得到妈妈的同意,你就不能吃别人家的东西。想吃什么,就告诉妈妈。听见了没有?”
为了让他能听明白,我说话的速度很慢。他点点头,我再亲亲他。接着请营业员每种糖果给抓一把,我牵着他,他提着糖果,我们慢慢地走着。
我们慢慢地走着回到家里,这段距离应该有三百米,我牵着他慢慢地走着。骁自个儿提着满袋子糖果,象个凯旋归来的将军,甜蜜蜜的笑容,见人就主动打招呼。
拧开家门,我把他放在床上,把糖果全部抛洒在他的跟前,感觉是满满的一床。他咯吱咯吱的笑着,给我一种他在庆幸:
“失去的只是一个或几个,得来的这么多呀。妈妈,你真好。”的感觉。
我剥开一个塞在他嘴里,过了一会我把嘴张开,示意他把他嘴里的糖吐给我吃,他就真的把它吐到我的嘴里。我一点也不明白,只是想到两天前我让他把他手里的糖送给我,他当时叫着摇头说:“不!”也许他真的知道这是他的家,回家了不能那么小气。我又重复地对他说着刚才说过的话,并解释说:“随便吃人家的东西就是馋嘴,馋嘴的孩子妈妈不喜欢,馋嘴的孩子就象馋嘴猫,馋嘴猫妈妈不喜欢。”
他跟着我就想学说话,于是就笑呵呵地说:“猫,猫,”我反反复复地叫他一起说“馋嘴猫”,这天上午他学会了这个词,这也是他第一次连着说三个字的句子。
中午,姜江和几个单身男人相聚在我们的餐桌旁。我和建林商讨着怎么来度过眼前的日子。单身汉们七嘴八舌地给出点子,并个个承诺帮我们一起拉扯他。于是,我们准备用溜岗、早退、拆零换休,这样一些方法来将日子混过去。只是我的工作性质不能混,我每走进车间,铁定的八小时就出不来。
我把抽屉打开,清理了一下这段时间我和建林想方设法争来的加班换休条。我欣喜地发现有二十多个。于是,我盘算着:“从现在到九月一日,我加起来只有二十个白班,其他的班次我们好好地调整一下。有这么多人,还怕扯不过来!”
我让儿子面对面坐在我的腿上,象他一定能听懂、听明白我说话的意思那样对他说:“骁,以后就跟着爸爸、妈妈,还有这些叔叔,和楼上楼下的小朋友们一起玩。你听话,妈妈就不把你送给奶奶。妈妈天天给你讲故事,教你说话,教你走路。让骁骁变得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聪明,好不好?”也许他不能完全听懂这么多,但他一定听得懂“讲故事”这三个字,和我在一起的日子,他每天都能坐下来听我讲一段,特别是临睡前,他一定要我给他讲故事,在故事中进入梦境。
在我的精心安排下孩子快乐地成长着。只是建林很笨,他不会讲故事。傍晚时如果我上班,建林就会抱着他到我工作的地方去,跟随我左右,看我工作。孩子困了,他再把他抱回家,零点前孩子醒来,他再抱着他到铁路边等我。下雨天也一样。
每当我在黑暗中走过铁路道口前那排低矮的工棚,每当昏黄的灯光下出现我的身影时,他会乐滋滋地叫一声“妈妈”然后,挥舞着双臂向我扑来,我就加快脚步跑过去。
舅舅的丧事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处理好了。婆婆心里牵挂着骁儿,在送走舅舅的同时也辞别了老外公和其他的亲友,回到家里,等着我们把骁送过去。
我们不仅没有在预定的时间送骁过去,而且,又过了一周还是没有把骁送过去。婆婆按捺不住心中的牵挂,星期一的早晨她乘早班车到了化工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