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一个月嫂的育子回忆录(我为你祈祷)》
第29节作者:
我永远为你祈祷 我停下来,找了一匝便笺,一张一张地把它撕开,接着说:“你看啊,妈妈现在用这表示一张拾元钱。一拾,二拾,三拾……九拾,一百。爸爸、妈妈一个月的工资就这么多。我们每个月用于开销的钱,只能是这么多,也就是说只能用掉六个‘解放军叔叔’,或者说用掉这么多‘炼钢叔叔’。那么剩下的钱怎么办?妈妈要把它存起来。存钱干什么咧?
你想想看,其他小朋友们家里都有电视机,而我们家没有。妈妈想要买一台象大舅家那样的彩色电视机。让你跟着电视机里的小朋友们一起学唱歌,一起学跳舞,你看那多开心啊!舅舅家的电视机比楼上小朋友们家里的电视机都漂亮,是不是?”
骁点点头。
“那么,买一台象大舅家那样的电视机要多少钱呢?要一百多张有解放军叔叔的钱。你看这一百多张有这么厚,而我们每月才存这一点,我们要慢慢存才行。骁骁要长大,要吃肉片汤,要吃鱼,要吃鸡,还要吃苹果和西瓜,吃好多好多的东西,是不是?还有妈妈要吃饭,爸爸要吃饭,外公、奶奶也要吃饭,是不是?所以啊,我们平常要节约,要计划,不能乱花钱。
幼儿园的小朋友那么多,谁都有自己的玩具。你有你的玩具,小希有小希的玩具,波波有波波的玩具,不能说看见人家有什么样的玩具,你就要买什么样的玩具。那样,我们就没有钱去买电视机,没有钱吃饭,骁骁也吃不到肉片汤。还有,我们家就这点大的房子,那么多玩具,往哪里放嘛,是不是?”
“妈妈,我不买汽车。”
经我这般把一摞纸撕来撕去,把几张钱比划来,比划去,慢吞吞地叙说,他似乎真的听懂了几分。
“哦。不是这样,妈妈今天答应给你买,就一定给你买。妈妈说话是要算数的。等会我们就去,妈妈把这张炼钢叔叔的钱递给营业员阿姨,营业员阿姨就把你喜欢的那辆玩具车递给你。只是,以后不能这样子,不能看见人家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小朋友应该把自己的玩具同别人换着玩,玩的时候要爱惜点,不要把玩具弄坏了,知道了吗?”
骁很明白样点点头,我们向商店走去。
离开商店,骁手捧玩具车,我忽然想起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圈,这个圈子太小,太单调,难以开阔骁的眼界。由此,我想起了自己无知可笑的过去,思考着要带孩子去见见外面的世界。
请继续阅读第二十三章 武汉之旅
日期:2009-12-4 14:46:00
第二十二章武汉之旅
初夏来临,大院的葡萄架挂满了浅绿色黄豆大小的葡萄儿时,我开始回想曾经走过的无知岁月!我清楚地记得自己二十岁第一次到武汉,被电车顶部的二根电源线搞得摸不着头脑。那时,我傻呆呆地站在大街上将经过身边的车打量来打量去,心里直纳闷儿:“怎么武汉的客车有的要梳着二根辫子?”而且,这一迷底跟着我从武汉到农村,从农村到武汉。几年以后才在和武汉人的闲谈中知道那是电车。斜拉着的也不是什么辫子,而是电源线!我寻思,骁儿子现在已经念会了十来首唐诗,但对诗词的理解只限于我的手势和肤浅的描述。虽说现在能在银幕上看到奔跑的老虎,但现实中活生生的老虎却一次也没有见过,难道说要等到他二十岁再去看电车?
我知道现在日子并不富足,如果一辈子就这个状态呢?难道为了省钱而让孩子重蹈覆辙!这样翻来覆去想过之后,我和建林商量:利用大休的两天时间,再请两天轮休假带儿子去武汉玩一趟。
武昌车站广场人声鼎沸。南来北往的人们带着成功的喜悦,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从祖国各地来,到祖国各地去。他们中有学生、工人、农民,还有解放军;有上班的,有探亲访友的,还有长途跑买卖的……
“妈妈,这里的小汽车好漂亮呀!”骁喜不自禁。
这是车站的停车场,接送客人的五颜六色的出租车、单位小车,一辆接一辆,令人目不暇接。
离开车站广场,公路上车如流水。我们在武昌桥头下了车,仰望蛇山,郁郁葱葱的,象堵绿色的墙挡住了我们一侧的视线。我们向桥下走去,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幽香处,在这里我们可以眺望辽阔的天空,汉口的龟山,滚滚的长江及江面上行驶的船舶;在这里我们可以仰望蛇山以及山上若隐若现的建筑;在这里我们可以仰望长江大桥上高速穿梭的各种车辆,拉着长笛拖着长龙的火车……
“骁,向上看,这边是蛇山。”我弯下身子用右手指着高高耸立在眼前的蛇山说。
“妈妈,蛇山是不是有蛇?”骁向我靠拢。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现在山上没有蛇。不用怕。”
“骁,‘故人西辞黄鹤楼’,那就是黄鹤楼。”建林蹲下去手指向新修的黄鹤楼。
“新黄鹤楼还没有对外开放,我们不能上去参观,下次再来。”高耸入云的黄鹤楼深深地吸引着骁,他久久地仰望,我有些遗憾地解释。
“走,我们到大桥上去。”建林和我有同样的想法,我们想站到桥上去把这首诗的景色讲给他听。
骁走在我们中间,一手牵着建林,一手牵着我。建林背着包裹,包裹里装着水和食品。我们慢慢地走着,时而指给他看这,时而指给他看那,走一走,停一停。伫立在长江大桥的行人道上,我特别详细地给他讲了电车和汽车的区别。
“骁,你向远望,能不能分清哪是长江的水,哪是天空呀?”我们来到大桥的中心,驻足引导他向远看去。
“不能,那水和天在一起。”骁儿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下回答。
“当年诗人李白,在这里与他的好朋友孟浩然相聚,喝酒吟诗,非常高兴。可是,孟浩然要往西边的扬州去,那季节就是在烟花胜开的(农历)三月,也就是比我们现在的季节略早一些。现在烟花已经凋零。再说这里现在也没有烟花树,我们看不到。当时这里没有大桥,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江面上没有轮船,只有小舟。你看,就是江边那些小木船。
船在江中航行,必须有帆。你看,那条运砂的船上就有帆,那竖起的白布就是帆。帆可以用来利用风力,减轻船工的劳动强度。李白送孟浩然那天,江面船只很少,只有一条小船,李白在诗中写成孤舟,孤帆。碧空,就是象今天这样的天空,没有乌云,没有雾。小船越走越远,慢慢地就不见了踪影。如果你不信,你现在盯住一条船看它往前开,慢慢地也会看不到的。最后不仅是看不到船,还分不清哪是江水,哪是天空,好象长江流着,流着流到天上去了样。这首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你听明白了没有,听明白了就背一遍,好不好?”
“好。爸爸,你认真点听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怎么样?”骁很得意地侧过去仰望建林。
“棒极了!”建林竖起大拇指说。
东湖边婀娜多姿的垂柳亲吻着湖面;红的、紫的、蓝的花朵儿从深绿色的草丛中露出花辫。一条条林荫小道在湖边伸延,微风吹来,水光潾潾,柳条儿奏乐,星星点点的小花在绿丛中时隐时现。我们慢步在通往湖心亭的绿荫道上,登上湖心亭,凝眸俯瞰,烟波浩瀚的湖中有小舟、有快艇、有碰碰船……
“走,骁儿,我们去划船。”
一家三口租用一条脚踏式小船,骁儿坐在我们中间。由于我腿力不足,船行驶的时候总略往我这边偏。有时两船相撞,那船上的先生猛力推开我们的船,欢声笑语在湖面回荡……
磨山,蜿蜒崎岖。葱葱郁郁的树木顺山势而长成,房屋依山势而排列,逶迤连绵,错落有致,绿荫环绕,旖旎多姿。山下是远近闻名的植物园,无数种植物在这里争奇夺艳,隔湖相望的是有百年历史的武汉大学,莘莘学子,朗朗书声……痴人说梦:“也许有一天,我的儿子会在那里读书……”
古香古色的归元寺,烟雾瞭绕,那独特的香味随风飘荡远远地提醒来人:“这里是佛门胜地,禁止喧哗!”
也许佛的伟大就在于她俯首恭听!也许僧的光荣就在于她不厌其烦地点香、燃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