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一个月嫂的育子回忆录(我为你祈祷)》
第30节作者:
我永远为你祈祷 一群群男女老幼有的慕名而来,有的糊里糊涂地跟着走到这里。信佛的,不信佛的,只要闻到香味,睥见烛光,哪怕是杀人逃犯,到了这里立刻改头换面变得虔诚而和善。
不管来的是几十人,几百人,还是几千人,就三五个和尚,一架吊钟,一副木鱼,一炷香,一对烛。那密密麻麻的人群挤在大殿前或是观瞻,或是跪拜都只窃窃私语,决不喧哗。也许太静,也许需要更静,那沉闷的钟声每隔几十秒响一下,那木鱼则在不停地敲击。
寺院内,大殿外有一位身穿橙色袍子的老僧人,灰白色的长胡子吸引了儿子的注意力,骁儿用手拨了一下我的头,又用手摸了摸建林的下巴,再用手指了指老僧人的胡子。我伸出食指放在嘴唇前示意他不能嚷出来。
一个中年妇女满怀希望地把自己的困惑诉诸老僧人,他却用低得旁人听不见的声音回答她,与其说是讲给来者听,还不如说是在讲给僧人自己听。尽管这样,那妇人仍在祈求僧人用一种佛法让自己能从僧人那额头的刻痕,那始终半睁半闭的双眸中,那澄净的面部表情里寻得答案。但这种时间也只能有几秒钟,尽管妇女不愿僧人离去,但一群大学生模样的青年围了上来,僧人步入殿堂,沉沉的钟声响起……
请继续阅读
日期:2009-12-5 14:41:00
我们步入前殿,大佛半闭的双眼似乎由高处俯视脚下的信徒,倾听信徒的心声。大佛眼睑半闭,露出同情、谅解的部分黑眼珠。那是熟悉人类一切罪恶和愁苦,千百年以来以又疏又亲的眼光俯视愁苦世界的神明所具有的眼光。佛像雕刻创造了神秘的同情眼神,梦幻般暗示了平静的智慧,与宽润肉感的唇部相配得出奇。面孔不生硬不多皱,带着肉感、安详,显得女性化,甚至于母性化,充满着热情,像基督的圣母玛利亚而不像救世主耶稣。大佛脸上有同情,眼里有智慧,安详中自有一股勇气。由于唇部显出我佛清晰有力的线条,他看起来更伟大,更有人情味。我出神地端详着大佛,有一件东西从我的手心滑脱,我猛然回过神来,四周打探,建林用目光示意我,那滑脱的东西在大佛正前方跪下了。那双小腿、猫着的身子跪下的长度正好与葡毯相差无几,头紧缩着弓在葡毯边。
我愕然!但已如此,我得顺其自然。
“你看着,我去买香。”建林微笑着点头。
点燃一炷香,用手拨起那虔诚的小信徒,递给他一炷祈福的香,用眼神示意他看旁边的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我鞠躬,我作揖,我跪下,跪下,再跪下。我不会求神,跪在大佛前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心想:“如果我的儿子一生平平安安,如果他将来能上大学那有多好啊!”
我站起来,儿子还跪着,建林举起像机,“咔”电光一闪。
“阿弥陀佛!”车轻的僧人走到建林身边,做了个禁止拍照的动作。
为了让骁儿有时间对各种动物进行比较,我们在中山公园玩了一整天。我们尽情地玩,我和建林不停地提问,儿子一个一个地回答,答不上来就回过头去重新认识。
旅程就要结束了,按计划回家前还要买些东西。我们在武昌的几家小商店逛了逛,说是小商店,其中任何一家商店都二倍于化工厂商店大,那琳琅满目的玩具柜是最吸引孩子的。
“骁,爸爸给你买玩具。买把枪好不好?”建林见骁趴在玩具柜台上盯着各式各样的玩具,弯下身子和颜悦色地说。
骁没有抬头看我们,没有回答建林。而且是看着看着撅起屁股,把脑袋耷拉到展柜的最底层,右手撑着地,左手在玻璃上很无奈地划来划去。
“来,你喜欢哪个?告诉爸爸,爸爸给你买。”建林蹲了下去。
骁儿一动不动,象只倒挂的蝙蝠贴着展柜,一言不发。
“难道说他忽然生病了!”建林想。于是将骁抱了过去,用手摸了摸他的头接着问:“儿子啊,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骁,你是不是想买玩具,又怕妈妈没有钱啊?” 骁在建林的怀里手脚往后仰着,目光却盯着我。我走过去亲亲他的太阳穴,认为他身体好好的。知子莫于母,我看了看他的眼神说。
也许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就顺势来抱我。我接着说:“这次我们出来玩的钱是妈妈计划好的。因为骁儿很乖,所以妈妈要带你出来玩。如果我们总是呆在化工厂,哪能知道长江是什么样呀?化工厂没有大轮船。化工厂那么小,哪能看到那么多漂亮汽车?怎么知道梅花鹿长什么样呀?是不是?妈妈还计划着给你买两套新衣服,给你买书,还要给你买两个玩具。你先看一看,武汉市的商店很多,先别急着买,看看自己记住,我们还要去百货大楼,那里比这里东西更多。只是妈妈说过了,只买两个玩具,买楼上小朋友们没有的,大家换着玩,好不好?”
骁这才高兴地点点头,再回到玩具柜。建林跟着他,告诉他那些玩具的名字。我万万没有想到不到二岁半的骁在花花世界中还能回想,从这时起,我知道这孩子有了自我克制的能力。我更加坚信自己的教育方向,我们在百货大楼给他买了辆有轨火车和一架冲锋枪。
“易骁,过来。告诉我,你去武汉看到长江大桥吗?”从武汉回家的第二天我们在楼下的院子里玩,住一楼的龚师傅微笑着招手说。
“那当然!我们站在长江大桥上,向前看。龚伯伯,你不知道吧,我们看着看着,那条大轮船往前开呀开,开得不见了,那长江的水也象流到天上去了一样。”骁儿跑过去得意地挥着手说。
“来,慢点说。你比划给我看看,那长江大桥有多宽啊!”龚师傅开始捉弄他。
“有这么宽,上面可以跑好多汽车,下面还跑火车,再下面就是大轮船。”他使劲伸开两个臂膀,好像是邻居长辈们从来没有见过长江大桥。
“来,好。你再比划我看看,长江大桥有多长啊?”在场的大人被龚师傅捉弄孩子的方法逗乐了。
“来,龚伯伯,把你的手伸开。长江大桥比这还长。”他把老龚的两臂拉开,让他站好伸直。
“还有,你说那长江有多长啊!来。”龚师傅对自己捉弄人的方法也忍俊不禁地觉得好笑。
“龚伯伯你别动,还照刚才那样子站着。妈妈,你也过来,波波,刘阿姨你们都象我这样,一个接一个地站着,长江比这还要长。”他能这样子比划,在我看来真的很够味。很长一段时间,院子里的大人没事就抓着他问来问去,这样加深了他对所见事物的印象!
独生子女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童年的孤独,但骁儿是幸运的,当年我们厂住房紧张,与我们同龄的十几个家庭共用一个公共走廊,就象一个大家庭,孩子们生活在这种大家庭里很难感受到孤独的痛苦。特别是我们生活的大院,孩子多得数也数不过来。玩的时候打架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请继续阅读第二十三章弃恶从善礼让三分
日期:2009-12-6 10:34:00
第二十三章弃恶从善礼让三分
邻居的孩子多,幼儿园的孩子更多,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推三阻四是谁也无法避免的事。上天赐予他们一双灵巧的小手,也赋予了他们阻挡和进攻的能力。于是,孩子们在维护、占有和侵犯时就用手去抓对方。为了防止骁儿用指甲抓伤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我经常检查他的指甲,把它剪得低平,然后,用它先使劲刮我的脸以此确认安全。
“李里,别剪得太短了。你看,我把波波的指甲留得尖尖的(小刘边说边把波波的手向我伸过来)。并且告诉她,如果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谁再来抓她,就这样去挖他的脸。”说到这里她握着波波的小手,并将几个指头弯曲成扒子形状。
我用目光直视着她。也许她忽然觉得自己的话有些不妥,很有必要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再作些表白。于是,她稍作停顿接着解释:
“但是,我也告诉他,不要打比她小的小朋友,特别是楼上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千万不能这样子去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