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一个月嫂的育子回忆录(我为你祈祷)》
第38节

作者: 我永远为你祈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正在骁对化验室的那些瓶瓶罐罐,对酸碱中和时颜色的变化很感兴趣的时候,“不准带孩子上岗”的规定出台。有时他寻着建林吵,建林没有办法,只好拿条毛巾作掩护,借故说到厂里去洗澡蒙过门卫。父子俩来到化验室外,骁象蜘蛛一样扒在玻璃窗上喊我一声,我抬头看看他,有时同事们隔着窗户玻璃逗他一下,但是想长时间逗留是不可能的。

  “去时象小猴子活蹦乱跳的,回时象曝晒了一天的茄树无精打采。”这是建林对骁儿来去表情变化的描述。
  再过些日子厂里再规定“孩子不准进厂”。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死心,天天想着找一个办法能跟着我上班。
  不到四岁的孩子想象力既幼稚又丰富,一天晚上,电视《动物世界》节目播放袋鼠,袋鼠脑袋尖尖的,前腿短短的,后腿长长的,走起路来往前跳。袋鼠妈妈胸前有个育儿袋,出门的时候把小袋鼠装在育儿袋里,调皮的小袋鼠一会从育儿袋里蹦出来,一会被袋鼠妈妈抓着塞进育儿袋,那样子特别滑稽,加上幽默的解说词,我们一起看,一起听着乐。

  “唉!妈妈你怎么不长个育儿袋?”骁受到电视镜头的感染。
  “哎呀!你小子能啊!”一起看电视的小唐叫到。
  “莫吵,先听我说。你若有个育儿袋每天我都跟着你,首先我和你一起走到商店门口,然后我跳进育儿袋,把头缩起来,躲在育儿袋里,那门卫就看不到我了。我们就这样子走到车间里,然后我再从育儿袋里跳出来,你工作的时候,我就自己玩,你休息的时候就给我讲故事,教我变魔术。检查的人来了,我再躲进育儿袋那该多好啊!”尽管一起看节目的人七零八落地打趣他,他还是一古脑儿把心事说了出来,再跟着大伙乐。

  “啊哟!你小子想得好美呀。来,说给我听听,你妈妈会变什么魔术?”小唐开始想点子。
  “唐叔叔,你不知道吧,我妈妈上班的化验室有好多瓶子,那瓶子里都装些水。我妈妈,还有那些阿姨把瓶子摇一摇,水就变成红色,有时变得象橙子汁。好神奇的,那不是变魔术还是干嘛?唉!真可惜,妈妈怎么就不长育儿袋?我现在不能去看妈妈变魔术了!”他说话时字里行间流落出一种强烈的失落感。
  “骁,唐叔叔有个好办法,只要你妈妈愿意,唐叔叔可以保证你能够天天跟你妈妈一起上班,而且,保证不会被门卫和检查的人发现。”
  “唐叔叔,是不是真的?”他一双眼睛睁得老大,那珠子闪亮闪亮地紧盯着小唐。
  请继续阅读

日期:2009-12-24 12:16:00

  (接上回)“当然是真的,唐叔叔难道还骗你!你去到屉子里把你爸爸最好的烟,要带过滤嘴的那种,拿一根来,唐叔叔就告诉你。”
  骁一心想得到这条锦囊妙计,巴不得小唐快点说出来,没想到小唐就象说书、演戏一样,人家越是听得起劲,想知道结果,他却在节骨眼上打住了。“唉,你真是个麻大烦!”骁无可奈何有些心浮气躁地借用了 《再向虎山行》中的一句台词来说小唐。
  小唐接过烟,把烟扽了扽,慢悠悠地取出打火机。骁儿看他那磨磨蹭蹭的架势,有些急不可耐,于是剁了一下脚催促说:“唐叔叔,你快点说呀!”
  “急什么!你怕这个办法人人都想得出来?你看这么多人,他们都想不出来。你想想看,现在你没有唐叔叔的办法,不要说跟你妈妈去上班,去学变魔术,想瞄一眼都不行!”小唐边说边用眼睛故弄玄虚,为他的骗烟妙计增加些色彩。他慢腾腾地点好烟,重重地吸了一口说:
  “叫你妈妈到商店里去买一块大一点的布……”
  “是吗?妈妈,唐叔叔的办法行不行?”骁跳起来了。
  “你还不如重新装你妈妈肚子里去,这样好得多!”姜江伸手在他小脸蛋儿上揪了一把打趣地说。
  “行不行?妈妈。”

  “那怎么行,瞧你傻样!厂里规定不准小孩子进厂,是因为车间有危险,妈妈摆弄的那些五光十色的东西是化学药品,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引起爆炸、伤人。
  你想想看,我们乘车要到车站,司机开车;吃饭要到食堂;买东西到商店;读书到学校。老师教书;妈妈搞化验;爸爸修设备;唐叔叔刷油漆;这是一种社会分工。如果大家都污七糟八挤在一起,那怎么工作?生产车间最危险,万一出了事故,那救护车“呜——”往车间跑。妈妈要和大家一起去处理事故,领导等着妈妈的数据,你若跟着怎么行?妈妈是抱着你,还是去工作?你看到那火光直冒的场面,还不吓得屁滚尿流!一不小心就会被大人撞倒踩死。那幼儿园就是为了让象妈妈这样的人能够安心工作而设立的,那里的老师、阿姨他们的工作就是照顾你们。

  我们都要遵守纪律,妈妈偷着把你带进去,妈妈就是骗人,骗人就是说谎。还记得昨天妈妈给你讲的《说谎的孩子》吗?放羊的孩子最后怎么着?”
  “被狼吃了!都怪唐叔叔,出些坏点子。”骁说着横了小唐一眼,接着是大伙的哈哈声。
  “你慢慢长大,要学会用脑子想问题,不能别人说怎么着,你就怎么着。唐叔叔他逗你玩,就是考验你,看你长没长脑子。”
  “耶!”骁吐出小舌头来再次表示抗议。
  我闲暇的时候会变着法子教他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知识点,但完全是随意的,所以当稍许正规点的教育来临时他依然不能适应。
  第三十二章趴着不动的课

日期:2009-12-25 10:55:00

  第三十二章趴着不动的课
  八月底建林被推荐去庐山疗养,我觉得这是个带儿子出去玩的好机会。而且如果建林不把他带走,我们只能把骁儿送给婆婆,婆婆对他的那种过分的溺爱,建林也觉得不能继续。
  虽说建林平时不怎么管儿子,但这一次他还是尽心、尽责地带着儿子玩了十天。冒着高温,头顶烈日,他背着水和食物,不辞劳苦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把儿子背上三叠泉。参加疗养的人有孩子的都带着孩子,但并不是个个孩子都爬上了三叠泉,很多人不顾孩子的要求,在半山腰歇息等着返回的队伍。骁儿最小,他骑在建林的肩膀上,父子俩艰难地往上爬,有时实在爬不动,建林把他放下来,使出全身的技艺鼓励他往上爬。因为山实在是太高了,骁爬过三五步就回过头来要建林抱,但这时如果下山的人们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些表扬他的话,他也能继续往上多爬几级。建林背着他将当年疗养院安排的每一个景点都玩到了,照了许多风景照。看着照片上儿子那一个个天真烂漫的俊笑,神采风趣的动作,无所畏惧的手势,还有父子俩顽劣无比的斗气场面真是令我对建林有些刮目相看。

  建林去疗养院的日子,我被借调到厂竣工验收办公室工作,从此告别了长达七年的倒三班的工作,终于回到了我渴望的正常的生活轨迹。只是现在儿子每天都得到幼儿园去,那作习时间也和我们相同。
  九月一日孩子升班的日子,他和建林在庐山玩。也许他报到迟了几天,别的孩子先于他适应了新的环境;也许他眷恋于庐山的自然风光和自由散漫的东奔西走;也许是陌生的老师和整齐的课桌、讲台、黑板让他感觉害怕;也许课程安排使他特别不能接受等种种因素,使他产生了一种强烈反抗情绪。
  小一班的孩子要定时上课,每堂课大概半小时。有讲故事的课;有做游戏的课;有叠手帕的课;有看图识字的课;有趴着不动的(一双手平放桌子上,背要坐直,头要抬起来,不许东张西望,不许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的)课。这些课程安排都旨在培养一种习惯,开始的时候老师的表情很严肃。
  第一天上午我去接他,他显露出有些不高兴的表情,下午也没怎么淘气,虽说不乐意但还是跟着我去了幼儿园。当我再去接他时,那表情就完全变了,哭丧着脸从幼儿园出来,我摸摸他的头没有生病的迹象。心想:也许庐山那秀丽迷人的景色把他的心给扣留了,过几天就会没事的。
  第二天早晨他耍赖不肯起床,当时我们也不清楚幼儿园的那些课程安排。他不肯去幼儿园,我和建林都不能接受。在幼儿园里呆了二年的孩子,怎么突然就不肯去了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