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一个月嫂的育子回忆录(我为你祈祷)》
第41节作者:
我永远为你祈祷 “吃得最多的时候,妈妈一餐要吃八大碗。你长啊,长得妈妈的肚子装不下了,你就在妈妈的肚子里乱蹦乱跳,妈妈肚子疼得厉害,就到医院去请医生开刀,把你拿了出来。你看,妈妈这里还有一条刀口的伤疤,你就是从这里被医生取出来的。然后,医生再把这个刀口缝合起来,慢慢地就没事了。知道了吗?”
“知道了。”他特别高兴地用手摸了摸这处伤疤,这才确认自己是我所生,于是破涕为笑。
“以后,谁再说你是捡来的,你也说他是捡来的。别跟他们生气,知道吗?”我补充说。
“他们大些,我小些。”他寻思着提出一个问题。
“那有什么,你说是妈妈看到的,是奶奶说的,那篮子还藏在奶奶家的阁楼上,不就得了嘛。他未必比奶奶还大,是不是?只是你要知道他们是骗你的,逗你玩的,就得了。你一哭,他们就特别开心,你不相信,下次你就不哭。你也说他们,他们感觉没趣,就不再乱说了。来,妈妈给你讲故事。”
请继续阅读第三十四章敌人爸爸
日期:2010-1-5 10:28:00
第三十四章敌人爸爸
搞笑逗乐的场面散去后,我开始给他讲《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当我讲道“敌人”一词的时候,他用手捧着我的脸提问说:“妈妈,敌人是什么人呀?”
“敌人,就是我们不喜欢的人,就是坏人。他总是打我们,侵略我们,抢我们的东西。”
“妈妈,是不是象爸爸一样?”他突发奇想说。
“爸爸,就是爸爸,怎么是敌人呢?”我纠正他说。
“爸爸,总说我是捡来的,总惹我哭,不带我看病,还打麻将,更不会讲故事……”他控诉似的说。
“爸爸,你就当敌人好不好?我们就假装做游戏嘛,没关系的。爸爸,好不好呀?”正在这时,建林从洗手间往回走。
“好,敌人就敌人,有什么了不起!”建林乐呵呵应允。
从这天起每当建林下班出现在走道上,骁看见了就大声喊:“妈妈!敌人爸爸回了!”而后端起机关枪站在门口,而建林就举起双手,装俘虏,儿子举起枪向他扫射,他倒在地上装死。建林可能就这个“节目”可以逗儿子开心了。
孩子是家庭的细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无数细胞的集合体,是复杂的、变化莫测的。能不能早一点让孩子懂得社会的复杂性?
请继续阅读第三十五章强盗逻辑!
日期:2010-1-6 12:04:00
第三十五章强盗逻辑!
骁小时候很笨拙,一岁半才能够勉强行走。那时正值夏季,衣裳单薄。但也许是人的本能,我觉得他每次跌跤时都是两手撑地,哪怕是仰面朝天那头也能翘起。所以我和建林都不去搀扶他,而是站在他前面鼓励他,让他自己站起来。
为了驱散骁因跌倒而产生某种心理恐慌,早期的时候,在骁从地上爬起时,我用脚在他跌倒的地方猛踏二脚并痛恨地说:“就是这个坏东西,害骁儿跌跤。踩死你!踩死你!”这样做过说过之后骁跟着往回看看,也跟着用脚去踩那地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能得到恢复,象自己和地较量时自己是胜利者那样。
一天我们经过火车道口,他踩着轨道滑倒了,这一下摔得有些重,膝盖下面擦伤了。我依然如故,没有弯腰去拉他起来。他哭丧着脸半晌才站起来,有些怨恨地看着我噘起小嘴说:“哼!妈妈,你怎么不拉我?”
“我拉你个屁!下次再摔跤不麻利站起来,妈妈就要揍你!妈妈经常对你说,走路要小心,你自己每次摔过了就不记得了!这下摔疼了,是不是?摔疼了才会长记心!”说到这里我停了停,看他自己拍拍手、拍拍衣服,摸摸腿还是有些心疼。于是我换种语气说:
“骁,你知道吗?世界上没有不摔跤就能够长大的人。有的人摔跤后自己赶快站起来,瞧一瞧,看一看,用脑子分析一下摔跤的原因,这样下次他就不摔跤了。你看看,如果你的步子再抬高一点点,脚尖就不会踢在铁轨上。也就不会摔跤,对不对?”他点点头。“今天你摔倒了,妈妈在你身边,妈妈不来拉你,要让你自己站起来,你现在可能认为妈妈狠心肠。但是,如果你不学会寻找摔跤的原因,你下次还会摔跤,下次妈妈会不会一定在你身边呢?那就很难说。你现在还小,还体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痛苦。等你长大了,你摔跤后如果自己不赶快爬起来,也许别人还要在你身上踏上一只脚,让你想站也站不起来!这句话的意思可能你现在还不懂,妈妈也希望你一辈子都不懂!”
请继续阅读
日期:2010-1-7 9:51:00
(接上回)“我懂,这里是火车道,万一我摔跤的时候火车来了,我不赶快站起来还这样磨蹭,那还不给火车压死!象《小猴子等明天》那样,小猴子天晴不干活,等啊等,等到下大雨,人家都有房子住它没有,就只能站在外面淋得象个落汤鸡!”他赶紧踏上台阶跟着我往回走。
我这种教育方法曾受到陌生人的强烈抗议!
半个月后的一天,他从幼儿园右边公路下坡处开始向幼儿园跑,我提醒他说:“下坡又拐弯,不能跑,不听,就会摔跟头!”谁也没有想到我只是随随便便说的一句话,却在话音未落时成了事实。他不是赶紧爬起来,而是回过头来看我。门口人声鼎沸,来来往往。我弯腰朝他屁股打了一巴掌,但是没有拉他起来。他这才猛然爬起,拍去灰尘。这时一辆自行车“嗤!”停在我们身边,一个看上去修养很深的戴眼镜的先生大吼一声,抄一口纯正的武汉话冲我说:“来!这是麽榜样!那伢摔了,你不去拉,你还打他!你给我说说这是麽榜样!这是哪来的强盗逻辑!”我感谢地点头微笑着给他让路。
“我不听话,活该嘛。”骁却拍拍衣服解释说。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和这位好心的先生去阐述我的教育理念,但那双眼睛却深埋在我的记忆里。
请继续阅读第三十六章从优势着手败而不弃
日期:2010-1-8 9:10:00
第三十六章从优势着手败而不弃
人的天赋不是相同的。八六年春季的时候,与我们同住一层比骁略小的明明常常一个人蹲在楼下院子的花坛边,用花坛的围台当桌子,用铅笔将眼前的房子、树、汽车按比例画在白纸上。那线条竖的、横的勾得笔直,似乎是用直尺比划着画出来的,还有那略微倾斜的屋顶,院子里的苍劲的松柏,勾勒得真是栩栩如生。从他身边走过的人们无不瞠目结舌,除了用“啧啧”声称奇以外,找不到合适的句子来加以赞美。
这孩子长得也格外俊俏,微锁的眉骨间透着沉着冷静,完全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那么多人围着他看他作画,他能不慌不忙,目空一切。耳不听你的寒暄,嘴不回你一言半语,目光中只有他描绘的物体。如果某人站在他的正前方,挡住了他的视线,他也不生气,从台子上拿起纸跑到另一个花坛重新蹲下,重新将纸放在台子上,接着作画,直到他想画的东西最终跃入纸上。我们也从来没见他父母教他,或者说有会绘画的人来指点,全是他一个人所为。也从来没见他和楼上楼下的孩子玩耍过,总是安静而乖巧。很多邻居都以明明作榜样,开口闭口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地白吃饭,浪费粮食,浪费人口统计指标!
我从来都不拿骁跟明明比,我觉得不说是五岁、十岁的孩子不如明明,就算是三十岁的我,又怎么样?我绝对不是抬举明明,也绝对不是贬低自己,我是实实在在画不出明明那样的图画来。
骁上次与小希打架以后,圆圆就不许小希到我们家来玩,小希开始学习写字,也没有时间和骁玩。也许是孩子逐渐大了,也许是受明明的影响,楼上楼下的孩子们都开始识字、写字。为了纠正他从婆婆家带回的那些顽劣的行为,减少因没有玩伴而萌生的孤独感,我开始观察和分析孩子的心理活动,发掘他的天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