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不可能,历史书上对论恐热的称呼有两个,一些称他论恐热,《新唐书》和《旧唐书》里都把他写成尚恐热,只是后来《资治通鉴》里把他称为论恐热,大家才叫他论恐热的。《新唐书》和《旧唐书》的成书年代,离这段历史事件才不过200年时间,自然他们说得更准确了,总比300年之后的司马光说得要准确。何况,这名字本来就是翻译过来的,论恐热本来叫末农力,和无论尚恐热,还是论恐热都不大搭边,称他为尚公又有什么关系?”
“我记得,在历史上,他根本没受过唐朝的封赏,为什么要自称唐朝的河渭郡王呢?”
“这和当时人的思想有关。历史记载,论恐热是个佛教信徒,他自然相信有阿鼻地狱,生前是吐蕃叛徒,又做了那么多恶事,当然怕报应,显然不敢自称吐蕃人;可是他又不甘心伪装成一个普通汉人,来草草被安葬,人死了,还要给自己贴金,胡编乱造一个‘河渭郡王’。这也就是我说的他死后还要吹牛的意思。”
2010-9-23 16:29:00
“陈教授,你的说法,太富于想象,主观成分过多,不符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则,这需要找到证据来证明的!”我承认,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多年的学术研究训练,还是不能让我苟同陈步云的观点。
陈步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你的想法,很符合胡适先生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那好,接下来我们来找证据。不过在找墓主人是论恐热的证据之前,我们先要来小心求证另一个大胆的假设。”
“什么假设?”
这时,一直在旁倾听的季慎说:“就是证明这原先并不是个古墓,而是后来被论恐热的下属改成了墓。”
“怎么证明?”
“把这个洞再向下挖一到两米。”
2010-9-23 19:37:00
“挖一到两米,就能证明是不是古墓?”我很疑惑。
“对!”陈步云又是神秘地笑笑,季慎也是同样的表情。
“那还等什么?”陈明和孙卫红各找了一把铁锹,爬进洞里,用力地挖了起来。
洞很小,容不下很多人挖掘,我们只好在上面等。
过了半小时,陈明和孙卫红跳了上来,说这个石壁很深,已经向下挖了一米多,还没挖到石根,估计这石壁的石头起码高3米。
2010-9-23 19:47:00
大约又挖了半小时,陈明又跳了上来,说终于挖到了石壁的底部,下面是一大堆碎石,再也挖不下去了。这我很清楚,这堆碎石是这个石壁的地基。
这时,这两人已经很累,于是我和季慎换了他们俩上来,找到地基的边缘,继续向下挖,这一挖,又是大约半小时。原来,这堆碎石的厚度大约有1米多,再往下挖,挖出的就是黄土了。
这时候,陈明和孙卫红缓过劲来,又换成他们挖,不过这次陈步云吩咐他们沿着这堆碎石的底部向前挖,深洞里施展不开,两人只能用铲子一点一点刨土。进度很快就慢了下来,两个多小时,他们俩才刨了30多厘米。
2010-9-23 20:06:00
就这样,我们轮番换班,直到第二天中午,我才搞明白:这个古墓的构造十分奇怪,它的地基居然分成两部分,竖着的石壁部分,地基很深;横着的石板部分,地基却很浅,这种构建办法费时费功,而且在建筑过程中没有明显实际效用。“这批古人,运石头的办法那么精妙,怎么会用这么笨拙的建造办法?”我心里暗自想道。
直到这时,陈步云才下到洞里,仔细察看这个古墓的建造方法。看了好长时间,他一直沉默不语,直到上得地面之后。他和季慎两人蹲在一起,用一块尖石画着,在地上做起了数学题。
他们就算了好长时间,我和陈孙二人一直在边上等着,不敢发出一声。过了半小时,陈步云站起身来,一把紧抱着季慎,两人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很是畅快和喜悦,笑着笑着,突然又变成了呜咽。
2010-9-23 20:32:00
看到这两个上了年纪的人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的,我们三人在一旁,手足无措,不知是该去劝,还是该去安慰。
哭完了,两人又终于停了下来。陈步云嘶哑着嗓子,似乎想高声呼喊,却又喊不出似地呀呀了半天,终于出声说道:“这果然是西王母石室!”虽然这声音不大,却似在我头顶炸响了一个响雷,一股狂喜从脚底升起,直冲我脑顶,身体摇摇晃晃,一时失去了重心。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千古之谜其实也就几个:九鼎之谜是一个,剩下的还有哪里是昆仑山、西王母究竟有无其人、传国玉玺在何处、兰亭序是不是在唐太宗墓里、建文帝身落何处。
“西王母”这个名词,其实很多古代书籍中都有记载。成书大约在战国时代的《山海经》里说,西王母的形状像人,却长着豹子尾巴和老虎牙齿,很善于长呼短啸,头发蓬松,顶戴盔甲,她住在一座叫做“昆仑之丘”的山上,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每天为她叼来食物和用品;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典籍《竹书纪年》里说,周穆王17年,他西征“昆仑丘”,见到了西王母,这一年西王母来朝拜,周穆王为她在一个叫昭宫的地方举行了宾礼。
不过在那时,当时的人们都认为这是一种传说而已,不想到司马迁又在《史记》中力证周穆王见过西王母。接下来,班固又在《汉书》里说,在新朝时,王莽为了向全国人民显示他夺取政权得到了上天的保佑,派人带了重金,到临羌以西去招诱羌人,让他们献出土地,还有西王母石室。
2010-9-23 20:46:00
到了西晋,这段传说渐渐平息下来,不想一个叫不准的盗墓者挖开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穴,结果在里面弄出了一大堆竹简,拼起来,居然是一本书,后来被称为《穆天子传》,上面对西王母的描写更为详细。
这本书里说,周穆王驾着八匹骏马拉着的马车,西征到了西王母国,见到西王母,她在瑶池边上宴请周穆王,临别的时候,还唱了一首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面对西王母,周穆王唱道:“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2010-9-23 21:41:00
此后,在民间传说中,西王母就渐渐变成了半神,她和东王公成了伴侣;然后又成了不知道是玉皇大帝的母亲还是妻子的角色,总之,她成了天庭中最高的女神。人们渐渐忘记,历史曾经真实地存在过这么一个人,而且她是一个消失了的古国的女王。
对于我们学历史的人来说,这些千古之谜如果能解开一个,将是一个不得了的成就。因为如果这个石室能确定为西王母石室,那么达力加山就一定是古人所说的昆仑山,而达力加雍措就是瑶池。
如果我们能一举揭开3个谜团:九鼎下落、昆仑山和西王母之迷。作为一个学者,这将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
不过,我始终忘不了胡适的那句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么一个重大的结论陈步云是如何得出的呢?有没有确凿有力的证据。
2010-9-23 21:58:00
另外,这墓穴高度实在太低,虽然规模庞大,却并不适合做一个古代女王的宫殿。
陈步云看出,我心中并不完全信服他的推论,笑着说:“好了,大胆假设到此结束,我们接下来,就要到墓穴里去一探究竟,去小心求证一下。”
这次,陈明和孙卫红两人还是在上面守卫,我、陈步云和季慎三人就下到这个石室,进行一场特别的考古之旅。
下面将写第十二节——西王母室
这里随便说一下,有些说为什么写到墓穴,都要写西王母宫。
这纯粹是因为西王母这个话题实在太过引人注目。
因为在各种历史典籍中,都记载到了,
人们耳熟能详,却没法找到证据。
2010-9-23 23:23:00
第十二节西王母宫
对这个我那时不知道说是石室还是古墓的建筑物,陈步云到底比我要老练多了,他手一掀,就露出我们先前被刘强骗进去那个洞。
上次因为急急忙忙冲进去,没有注意查看这个门。这次一看,原来这道石门上面有个活扣装置,根据我对机械学知识的了解,一眼就看出,这道门本来可以里外打开,而且原先也有一人多高,只不过因为外面堆了厚厚一层土,门就只能朝内打开,朝外就打不开了,无形之中,也就暗合了古代墓葬中“死门”的设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