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档案管理员回忆录》
第36节

作者: 不小人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刚一进这个建筑物,陈步云就给我出了个难题:“我想考考你,从考古的角度来看,古墓和石室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这点难不倒我,于是我侃侃而谈:“从古墓形制的角度来看,考古界一向有‘死后如生前’之说,也就是说,墓穴的构造往往模范死者生前的住所。例如,春秋时期,当地居民住房的结构为‘前朝后寝’,于是死者的墓室结构也通常照这样来安排。不过,毕竟这是墓室,要考虑到防盗的作用,所以和住所的结构也有点不一样,那就是,往往只有一个主要墓穴,边上再带两个陪葬坑,换而言之,就是如果墓穴和房屋大小相同,那么可用的空间会小很多。”

  陈步云点点头,笑着说:“看来,李成先教的还不错。”
  说到这里,我蓦然间想起,在山谷里我对陈步云谈起我导师时,他露出了显然知道他的神情,可是据我了解,我导师是在1980年才到了北京,上了硕士研究生,他的人生经历和陈步云并没有交叉点,这是怎么回事呢?
2010-9-23 23:39:00
  季慎拍拍我的肩膀,神色很慈祥:“你导师在1966年时,就已经考上了陈教授的研究生,如果不是后来发生那些事,他会成为我的师弟,也就是陈教授带的第四个研究生。陈教授见过他几次面,对他印象不错。”
  “呵!”我吃了一惊,原来如此,这倒让我想起在学校时,导师对我的谆谆教诲,我当时还觉得他过于世故,原来他的前车之鉴竟然是陈步云教授!

  “如果不出这么多事情,那我就应该是陈教授您的徒孙了。”我说道,我是江南人,在吴方言中,没有普通话中的“您”这个词,为此在北京时,好多人觉得我这人很傲慢,吃一些暗亏。不过因为对陈步云的敬意,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用上了普通话的“您”字。
2010-9-23 23:53:00
  “唉,世事难料啊,没想到,这么多年一晃而过,想起以前,真是恍若隔世啊!”陈步云怔怔地叹息道。
  要验证这个建筑物,原来曾经是个建在地下的房子,就要找到房间,而房间所拥有的一大特点是它具有私密性,也就是说,它最多只能有一面朝外,剩下的三面应该具有密封性。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显然,在两条甬道之间的大石室,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目前,据我们所知,这个石室内,只有那个放棺材的室符合房间的标准。因此,要证明这个建筑物是房子,就必须找出更多的房间,至少要在三个以上。

  这时,我又想到了陈步云之前画的那张纸,在这纸上,有8个环环相扣的圆圈,上面标注着8个毛笔大字:“乾、坤、坎、离、震、艮、巽、兑。”
  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如果我们进这个建筑物时的方位是“乾”的话,根据八卦的学说,乾为天, 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 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乾的对应点是坤,震的对应点是巽,艮的对应点是兑,坎的对应点是离。上次我们进那个放棺材的墓穴,如果假定为“坤”位的话,那我们只要找出坎、离、震、艮、巽、兑各个位置,然后依法炮制,如果里面有房间的话,那轻敲三下,说不定就能打开。

2010-9-24 0:04:00
  我沿着甬道,轻声数了一下,只见从前面一个石室算起,“乾”位的门所对的位置,正好是第167块石头,向左数去,也正好是第167块。然后我再到“坤”位的石室前一数,数字虽然少了很多,它却仍在中央,左右均为112块。
  我大喜,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路径。因为按照这样算来,我只要到下一个石室,从端点数起,数到第167块,再敲击,不就行了?
  于是,我到了左侧,也就是属于八卦中“兑”位的部分,左右一数,发现这一段的石块也正好是335块,心中大喜,找准了中间的一块,举起手电筒,准备向墙壁敲去。
  就在电筒将近墙壁时,拿电筒的手突然被人一把抓住。我回头一看,是季慎,他神情严肃:“不要莽撞!这个地方很复杂。”
2010-9-24 0:31:00
  我跟着季慎,转到陈步云身边,只见他正好在“巽”位,弯着腰,嘴里念念有词,一边用电筒详细察看着位于正中的那块石头。看到我们进来,他挥了挥手,叫我们过来:“你们快过来看,这块石头和旁边一块石头之间有什么不同?”
  我用电筒一照,就发现了这块石头和另外一块石头的不同之处,正中的这块石头,虽然历经沧桑,却仍保持着光滑,但是右边这块石头,却好几处地方凹了进去,显然是经过长年累月的敲击而成。
  陈步云脸朝天想了一下,冲我说:“你知道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之间的区别吗?”说实话,八卦这东西,我们本来就没学习过,只是因为有很多古墓是按照八卦的方位设计的,在考古鉴定工作中,我出于实际需要,也只是稍微学习了一下。对八卦还分“先天”和“后天”,这还是第一次听说。
  季慎对我解释道:“所谓‘先天八卦’,是指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你刚才想敲的,就是按照这先天八卦的方位。可是,有时候构造建筑物时,也会按照‘后天八卦’的方位来布局,这‘后天八卦’就成了‘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敲击的部位就会要比以前多出一或者几块块石头,如果这个建筑物是按照后天八卦来布置,通常会故意设个陷阱,进入者如果对八卦不够了解的话,那就会被困住或者被滚石杀死。”

2010-9-24 0:47:00
  “你们不是说,这是西王母宫吗?八卦好像是中原地区才流行的,在这个古代少数民族的地方,又是在那么早的时间,建造建筑物时,怎么会把八卦运用得这么纯熟呢?”我反驳道。
  季慎叹息了一声,问我:“你知道八卦的发明者伏羲是什么地方人?”伏羲这个名字我当然很熟悉,至于说他什么地方人,我倒一时答不上来:“这人是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中的人物应该没有家乡。”
  “这你就错了,八卦虽然古代在中原很流行,但伏羲并不是中原地区的人,而是就在这个地方土生土长的人。”陈步云回头对我说道。
  伏羲是靠近藏区一带的人,这怎么可能呢?我觉得,如果现在伏羲活生生地站到我的面前,他穿着长袖宽襟的古服,我还能接受;要是他穿的是半露肩膀的藏袍,我实在难以接受。
  “现在的考证结果,证明伏羲是甘肃天水陇南一带的人。”季慎说道:“其实,你仔细想一下八卦,就会明白。这八卦是什么意思,天、地、雷、风、山、泽、水、火这八种自然景象,是在华北大平原上能看到的吗?这种对世界的解释和体验,只能在甘肃南部一带,被侵蚀的黄土高原上才能有切身体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