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档案管理员回忆录》
第38节

作者: 不小人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出这个石门时,我紧紧地握住这个铜簪子,不是为别的,而是为了一段早已湮没在尘埃中的历史,和一个个美艳的故事。我要记住这段历史,还有这段辉煌。
2010-9-24 21:03:00
  直接输入图片链接即可插入图片,限5个链接用同样的办法,石室内,一个又一个的房间被打开,一段又一段的历史记忆被复原。此后的时间内,我们三人一直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穿梭,一股永恒的力量在我们心头涌起。
  “现在,可以确定,这就是历史书上所说的西王母石室了。”陈步云最终下了定论。
  到此,这段历史,我们终于搞清楚了:在远古的时候,就在甘肃和青海一带,曾经有过一个强大的国家,存在了上千年,它的国王全是女的,全是单身到死。为了这些女王,整个国家建造了一个又一个精美的石室,直到最后,由于一个未知的原因,这个王国消失了。

  再过了上千年,一个没落的王朝受到了蛮族的进攻,一个忠勇的大臣率领他的士兵,全力以赴地搬运着王朝的全部遗宝,他们把这批宝物藏在石室内。王朝不久被攻灭,皇帝被俘虏,但是这个大臣的管辖区域还在,为了这批宝藏,他的士兵并和前来进犯的蛮族军队进行过殊死的战斗。
  再后来,这个大臣,或许是他的后代,觉得这个石室太过于靠近前线,又一次对这批宝藏来了个大搬家,从此这批宝藏消失了,不知藏在何处。而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国家的象征——九鼎。
2010-9-24 21:23:00
  第十三节江南遗存
  西北的九月,寒风将至,已有瑟瑟之感;江南的九月,依旧是细雨绵绵,暑气未退。
  我和陈步云,是江南人,自然对江南的景色毫不稀奇,只不过在见到微微泛黄的稻浪时,胸中会涌出一股游子回家的温情;陈明、孙卫红和季慎,一向见惯了风沙扑面、黄土满地,却怎么也不会想到,竟然有一处地方会有平湖秋月,柳荫如织,蓦然间到了这么一个花花绿绿的地方,难免觉得惊奇。
2010-9-24 21:34:00
  我这次回家,完全在计划外。
  出了西王母石室后,我们顿时失去了方向。虽然传说中的西王母石室所在地确有不少,但陈步云觉得千头万绪,他虽然此前研究得出宝藏就藏在酒泉附近,但酒泉之大,不亚于一个欧洲国家,也无从找起。
  之所以回到江南,他只是想起听我说起旅店那夜,张春唐所说的我爷爷发现了宝藏的方位图,所以想来看看我爷爷留下的东西。

  数十年不回家乡,陈步云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开朗,一路上谈笑风生,和我们在甘肃初遇时的那种愤懑、在古墓内的那种谨慎判若两人。尽管如此,他的心情还是沉重的,毕竟我们面前还有着很多谜团;在我的内心中,也一直存在着一个疑问:究竟是谁在我们在石室内,面临绝境时,会给我们一张纸条,告知我们那个墓穴的所在?
2010-9-24 21:57:00
  我的家乡在江苏吴江同里镇,离苏州并不远。“近乡情更怯”,特别在经历了这么多艰难困苦之后,我对回家乡,已经变得越来越渴望。
  同里镇,这个地名听起来极是普通,似乎平淡无奇,但凭着一片水乡风光,就能让人到了就难忘。更不用说在这个小镇可谓是人杰地灵,光费孝通、严复两人就足以让镇里人自豪,更兼上千年的历史,有着看不完的小桥流水,古宅深巷,加上不远处太湖的粼粼波光,更是让人乐而忘返。

  到苏州,下了火车,搭上汽车,我们很快就到同里。下了车,在镇里一家店里,我们买了“袜底酥”。陈明看着这形如袜底的酥饼,看着薄如蝉翼的油层,居然一时舍不得下嘴,看了半响,才斯文地轻轻咬了一小块,满嘴的清香松脆、甜中有咸,让他大声叫好。
2010-9-24 22:14:00
  在同里,最著名的建筑物是“退思园”。这是清代兵备道任兰生被革职回乡后,请本镇画家袁龙设计而建,花费了10万两白银,历时两年才修建成。这个花园的取名来自《左传》中的两句名言:“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整个园林简朴无华,素静淡雅,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还有一个大水池,真所谓“咫尺之间,再造乾坤”。
  我的老家,就在退思园附近。从大门向右拐,再转进一个巷子里,那巷子里的一栋老式楼房便是我爷爷居住过的地方。现在那里已经是游人如织,可是在1992年时,这个地方还是门庭冷落,游客极少。

  我父亲当时因为办厂,手里很有些钱,所以在吴江县城买了房子,全家都搬到那里去住了,这个老宅也就荒废了下来。
2010-9-24 22:46:00
  到了我老宅时,已近中午,于是我们便去同里的百年老店益隆酱园,品尝了一些同里的小吃,因为陈步云是多年未回家乡,陈明、孙卫红和季慎是从未来过,这顿午饭,我特意多点了一些同里小吃。百果蜜糕、茨宝糕、闵饼、鸡米头、酒酿饼、麦芽塌饼、小熏鱼……这一样样上来,吃得陈明大呼过瘾,孙卫红直拍肚皮,季慎笑意盈盈,只有陈步云暗自神伤。
  回家的路上,我们吹着暖风,浑身懒洋洋的,大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走到进老宅的巷口时,突然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们面前一闪,瞬间便消失。陈明见机,追了出去,这人却早已跑得不见踪影。
  “刚才那人的背影,很像刘强。”他嘀咕道。我们正在兴头上,听了他的话,顿时哄笑起来:“你吃过刘强的苦头,太神经过敏了吧!甘肃离这里好几千里,刘强不会在这里出现的。”

2010-9-24 22:55:00
  到了我老宅时,已近中午,于是我们便去同里的百年老店益隆酱园,品尝了一些同里的小吃,因为陈步云是多年未回家乡,陈明、孙卫红和季慎是从未来过,这顿午饭,我特意多点了一些同里小吃。百果蜜糕、茨宝糕、闵饼、鸡米头、酒酿饼、麦芽塌饼、小熏鱼……这一样样上来,吃得陈明大呼过瘾,孙卫红直拍肚皮,季慎笑意盈盈,只有陈步云暗自神伤。
  回家的路上,我们吹着暖风,浑身懒洋洋的,大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走到进老宅的巷口时,突然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们面前一闪,瞬间便消失。陈明见机,追了出去,这人却早已跑得不见踪影。
  “刚才那人的背影,很像刘强。”他嘀咕道。我们正在兴头上,听了他的话,顿时哄笑起来:“你吃过刘强的苦头,太神经过敏了吧!甘肃离这里好几千里,刘强不会在这里出现的。”
  听了我们的话,陈明也笑了起来,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嘿嘿憨笑起来。

  进了老宅,我搬出几把椅子,请陈步云他们坐下,又泡了点吴县东山出的碧螺春,大家坐在院子里,听着断断续续的蝉鸣声,大有醺然欲醉的感觉,回想起在古墓里的寒冷和惊恐,山谷内的绝望与悲惨,内中感觉,实在是一个天,一个地。
  休息了片刻,陈步云起身,便要去我家阁楼里查看,我爷爷留下的遗物。陈明和孙卫红绷紧了的神经也放松了下来,在院子里闲扯起老山的往事,季慎则拍着我家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似乎嫌弃它怎么这么扫兴,居然还不赶紧开。
2010-9-24 23:06:00
  我家的这个老宅,虽说是两层,其实不过是下层住人,上层堆杂物,上下层之间,则是一张吱嘎作响的木楼梯,爬楼梯时,会“通通”地发出响声。刚进楼梯下的房间,只听得阁楼上突然“嗦”地一声,此后便寂静无声,似乎有老鼠刚刚窜过。
  爬楼梯时,陈步云先行,我紧随其后,正要走到阁楼口时,只见一条身影从阁楼内窜出,掀开上面朝北的窗户,纵身跳了下去。我从陈步云侧畔走上,上了阁楼一看,只见爷爷的遗物一摊一摊,已被人翻得乱七八糟,推开窗户,只见这人早已消失。
  短短一段时间之内,遭到两次惊吓。我立刻意识到,这件事情还没完,说不定我们在西来庄遇到的那批盗墓贼已经跟踪而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