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道术》
第10节

作者: 僵尸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清林,我胸前有块玉配,是掌教玉配,也是我茅山镇教之宝,玉里面有个秘密,只有每代掌教代代相传,只是。。只是当时我师傅淳辉真人没说完是什么秘密就去了,所以为师也不清楚,以后你有机会自己可以去参详。”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林九似乎很吃力,停了一会才继续道,“那本书叫《道法会元》里面记载的是我茅山道法禁术,只传掌教,你要找回那被抢走的半本,切不可让我茅山禁术流传出去。那抢书的人叫冯浩宇,你去寻你王师叔,他自然会告诉你一切。”

  赵清林虽然对师傅说的不是很理解,但还是全部记再脑海里,等以后见到师叔再详细问问,“清林,为师累了。。累了。”林九说完缓缓闭上了眼睛。
  “师傅,师傅!! ”赵清林的眼泪夺眶而出,咚的一声,跪在了床前。

第一章 人生几见月当头

  相传每年农历的十一月十五的晚上,子夜时分,走到室外,只要天气好,月亮都会皎洁的挂在半空,人站在月下,低头看时,在这个人四周围都不会有影子。一年里头,就只有这么一夜,这一时刻,人站在月下,一点影子也见不到,但过了之后,随在你身畔的影子又会再度渐渐的出现!
  虽然一年只有那么个日子,但人生几十年,起码也有几十个月当头的时刻,何以偏偏民间就有那么一句:人生几见月当头?因为以农立国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村生活谁不是太阳下山就举炊,然后上chuang睡觉;要子夜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绝大部分的中国人说来,月亮当头虽然年年有,但要爬起来去见月当头的,真不知区区几十年寒暑的人生中,能有几回?中国人对月亮有着极之难以形容的崇拜心理,中秋节与月亮有关,月当头也是对月亮的一种歌颂;但是除了欣赏月亮的美外,还带了几分神秘,几分诡异!

  在离南京城不远的一个小村子里,村民们过着太平的日子。务农的人,生活比城市里的人要健康的多,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时会半夜三更还未入睡呢?就因为这样,“人生几见月当头”这句话才会流传起来。
  那时已是十一月十四了,田里的活儿做得七七八八,农村都习惯提前准备准备过冬和过年的。晚上,村里的小伙子围摆在一个叫东子的家中玩掷骰子,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叫大狗的一个小伙子嚷起来,“喂,明晚是月当头了,你们哪个见过月当头?”
  “都说人生几见月当头了,哪一个能见着?除非不睡觉。”东子说。
  “听说,站在月当头下,地下就没有影子,这件事我总不大相信! ”另一个叫阿泉的年轻人也跟着嚷嚷。
  “这样好不好,咱们几个人约定,明天晚上别那么早睡,大家等到十二点钟,走到外边站站,看看到底是否没有影儿?”二牛提议了。
  “好!我赞成。”大狗第一个附和。于是,四个小伙子就约定,在明天晚上,即十一月十五日,晚点睡觉看月当头。

  夜晚的乡间。静悄悄的,只有虫鸣,只有狗叫。不过,今夜的月很圆,十五嘛,是月圆之夜,月皓皓,玲珑,简直比中秋时的月还要亮。十一月,天气开始冷了,已经是深秋入冬的时分,多多少少也有点寒意。东子等几个同村的年轻人,兴致极高,吃完晚饭,大家都不肯耽在屋里,就惟恐错过了月当头的短促时刻。所以他们都走出屋外,拿了几张竹凳,一块儿聊天,顺便等待着重要的时刻来临。乡下人看时间可比城市里有名贵手表的还要准确,几个小伙子在晒谷场里,剥着花生,谈谈笑笑,互相提醒对方,不要打瞌睡,以免错过了那么重要的时刻。

  天上连块乌云也没有,月亮亮得像面镜子,不知在什么时候,月已爬到天空的正中间处。“喂!是时候了,大家站起来,看看月当头! ”大狗领先跳起来,这时正是半夜的时分了。当大狗站起来的时候,其他三个年轻人,也都忙着跳起来了。四个年轻人像是排队似的,一字排在晒谷场的当中,四个人目不转睛,看着自己身边的地下。水银般的月色,泻在四个年轻人的身上。那圆满的月,果真照在四人的头顶上,一丝也不歪的,一年中只有这一刻,月真的当头了。

  “呀!真的,你们看,我们四周都没有影子,连点也没有,哈哈,原来月当头是这样的,我终于见着了。”首先叫起来的是大狗。大狗并没有说错,其他三个小伙子同时可以看到,月亮真的来到了他们的头顶,他们落脚地的四周,果然是半点影子也没有。
  “我也是。”阿泉插嘴道。不错,月当头的那一刻,人站在露天的地方是不会有影子出现的。四个年轻人都十分兴奋,在乡下有许多人活到七八十岁,都没有看过月当头,而他们能看到,难怪他们会觉得兴奋。
  不知在什么时候,大狗忽地发出一声怪叫。“你们看东子,他……他背后怎会有个影?”此语一出,四个年轻人都吃惊得跳起来,特别是东子,他马上回转身,看看自己身后的地上。果然,一条修长而黑漆的影,贴着自己的脚跟展开。“为什么会这样?你们为什么没有影?”东子失声说。东子看到自己身边有影子的时候,同时立刻看看其他三个同伴,他们立足的地上,前后左右都干干净净的,半点影儿也没有,为什么偏偏自己有条诡秘的影子附在自己的脚跟?

  “这……这是为什么?”刹那间,四个年轻人,面面相觑,发出同样一个问题来。刚才看月当头的兴致,刹那间消失了,他们只觉得,环绕着他们的,忽然有种非常可怖的气氛,东子背后地上那个影子,似乎十分可怖。“你……们看看,东子背后,怎会有个人站着?”不知什么时候,二牛脸青唇白的叫起来。阿泉和大狗都同时一呆,也同时一凛,因为二牛的话一点也没有错,他们三个人,六只眼睛,同时都看到东子的背后的确站了一个人。他们同时都知道,除了他们四个人之外,全村的人早已在安睡中,何况,晒谷场这么大,只要有人走过来,绝不能逃离他们的视线底下。可是,这几乎全不可能,刚才他们还在研究东子在月当头的时候,怎么会有影子?六只眼睛,都瞪着添福,有人走过来,他们会曾疏忽的看不到?没有错,大狗他们绝对没有看错,添福的背后,的确是站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无声无息的出现,甚至他真正出现的时间是何时,他们竟都无法说出来。

  风,一阵冷风,忽的吹了过来。大狗等都起鸡皮疙瘩,那阵凉风简直要钻过他们的身体,吹得他们遍体生寒。因为他们在看到东子背后忽然站了个人的时候,他们竟也看到,贴在添福脚跟的影子刹那消失了。
  “你……你们别……别开玩笑,我……我背后哪里有人站着?我怎么会看不到?”东子的声音是结结巴巴的,因为他被三个同伴青白的脸色和惊人的话吓怕了。何况,他回过头去,真的什么也看不到。
  阿泉等三个人的脸色,并未因东子的自辩而转好,因为他们心里都明白,大家并不是眼花,也没有开玩笑,他们六只眼睛,都看到站在东子身后的人影。或者,那不应称作人影,他们都不知道,站在东子身后的,到底是不是人?他们只看到那人一张灰色的脸,以及上半截身体,至于下半截身体,任他们穷尽目力却也看不清。他们更可以认出,那不是村里的人,村里并没有这么一个人,这个人的样子很怪,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却有种诡秘阴森的可怖感。目睹三个朋友只是定睛的瞪着自己,东子觉得心里发毛,一股说不出的寒意,直冷到脚底。“你……你们为什么老是这样子看我?这……这种玩笑开不得的,不如,咱们回……回家吧! ”东子的话,提醒了他的三个朋友,在他的话刚说完的时候,大狗他们忽然放开脚步,也不回的往自己的家里走了。

  偌大的晒谷场里,只留下东子一个人,或者可以说东子的背后,还有个似人非人,似影非影的东西伴着他。

第二章 上门的媳妇

  (两章合一章。)
  大狗、二牛和阿泉三个人各自回家后,都躲在被窝里蒙头大睡,只有在梦乡中,才会把东子背后那个影子的事忘记。可是,天刚亮,三个人家的门,都被人在外边拍得震天响,想赖在床上不起来也难。当村里的人都集中在一起时,就见到东子的母亲哭得死去活来,接着大家都把大狗等几个人围起来。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家怎都在这?”大狗搓搓还未醒的眼睛,怀疑的问。东子的爹走上前,一脸忧虑的问:“大狗,你们昨晚跟咱们家东子一道去看月当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咱们家东子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东子爹的话,使大狗几人的睡意一下子全消了。虽然已是深秋了,但大狗几人只觉得自己的额上,拼命的冒着汗。“东子没有回来,这怎么可能,他上哪里去了?”二牛不信的说道,一旁被人正低声安慰的东子妈,忽然扑到大狗脸前,嚎啕大哭的说:“你们还装傻,我们东子一向都听话的,怎会不回家,一定是你们把他藏起来。他们今天要不说出我儿子下落,我就和你们拼了! ”

  也难怪,老两口只养得东子一个娃儿。如今东子下落不明,她伤心难过,有此不讲理的表现,也是叫人同情的。“二牛,昨晚上的事到底是怎样?你们还是一五一十说出来吧。”村长发话了。于是三人不得已,将昨夜看月当头的一切经过说了出来。村里人本就迷信,加上这件事情太过怪异,而且,纵使一个人眼花看错,也没有理由三个人都同时眼花。大家都相信,大狗他们没有看错,在那黑夜中,真的有个只有半截身子的“人”,立在东子背后。可是,在大狗他们跑回家之后,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东子到什么地方去了?

  一天,两天,三天……转眼间,东子已经失踪了一个月多。东子失踪的那晚,是农历十一月十五,如今,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一了。天气越来越冷,没有人再在田里工作,大家都忙着办年货,买腊肉呀、蒸糕呀准备过年。只有东子一家,仍是蒙淡愁云,而东子娘为了儿子的失踪,这些日子以来,更是哭断了肝肠。
  东子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没有人知道。又过了几天,差不多快到大年夜了,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只有东子一家,灶上连烟也没有。家中发生了这种突变,又哪能吃得下?夫妻俩在家中相对叹气的时候,突然有人叩门。东子娘首先跳了起来,这些日子来,只要听到叩门声,她都会认为是自己儿子回来了。可是,当她把大门打开时,却呆住了。“你……你找谁?”

  门外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这个女孩面目姣好,斯斯文文,一看就知道是个有教养的姑娘。“这……这是刘东子的家吗?”那少女很有礼貌的问东子娘。
  一个多月以来,就从没有听到过东子的半点消息,虽然这个少女,他们以前从未见过,可是,一听到有关自己儿子的消息,这对老夫妇,简直高兴得不知做什么才好。“进来,快进来坐,我们是东子的父母。”东子娘拉住少女的手臂。把她拖进屋里。
  “姑娘,你见过我们家东子?”东子娘还未等那少女坐下,就迫不急待的向那女孩子追问儿子的下落,“东子现在在什么地方?”那少女并没有回答,却徐徐的跪下来,这一着,顿时令这对老夫妇呆若木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