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蕾知道可可装蒜,毫不客气地说:“你不愿意做我也不勉强你!你说这叫什么事?我好心帮你,你倒好,一点不上心!好像我捞到什么好处似的!”
可可明白,许蕾这样“帮”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信任她,还是怀疑她有可能夺去许蕾的位置。
可可觉得没有必要这样玩藏猫猫游戏,还是把话说开了好,于是可可坦言道:“许总,我真的对您的位置没有一丝兴趣,如果你放心不下,我们可以立个字据,这样行吗?”
许蕾当场愣住。没想到自己的小九九被可可戳穿了,觉得很丢面子,要是以往又要发作了,但是可可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她还能怎样呢?如果她继续耿耿于怀,未免也太失领导风范了,让她以后如何在可可面前抬得起头来?上司怕下属抢自己的位置怕到如此程度,真是闻所未闻!
至此许蕾彻底放下心来,张铁军对升胡可可做文字副总监的事情也未再提。可可这样做是高明的,达到了一种三盈的结局。张铁军、许蕾、可可自己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一份。
十八章风中百合的书稿(1)
18风中百合的书稿
许蕾开始记着可可的好,开始把一些很简单的稿子派给可可看。可可因此有更多的空余时间来做选题。可可已经递交好几份选题报告了,目前为止一个还没过。兰梅开玩笑说让可可死了这份心。可可一笑了之,一如往昔,还是那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天可可在天涯论坛发了一个征稿的帖子,过了半个小时,可可接到了一位女孩的电话。
“请问是BBR北京分公司吗?”
“您好,您是哪位?”
“你是编辑?”
“嗯。”
“我有一本书稿想给你看一看。”
“谢谢支持。请问是什么题材的稿子呢?”
“这个,呃……”女孩犹豫了一下,“电话说不清楚,我们约个地方见面聊,可以吗?”
女孩什么题材的稿子都不给可可讲,就要求见面聊,换作一般的编辑会毫不客气地挂断电话,心想,什么人哪,你以为你是谁啊?我忙都忙死了,哪有时间跟你见面?可可想,万一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稿子呢?于是可可一口答应下来,地点约在了西单附近的上岛咖啡馆。
BBR的策划编辑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外出与作者谈判完全可以做主的,只要向前台打声招呼就行。但可可还不是策划编辑,于是请示许蕾。许蕾巴不得可可多做点选题策划的事情呢,就说:“去吧,只要把你的稿子看好就行。”
在上岛咖啡见到了女孩。女孩和可可年纪相仿,外表很冷,内心很火,穿一身黑,很有可可喜欢的作家安妮的味道。女孩先可可到,可可到时正看见女孩在翻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可可热情地打招呼:“很高兴见到你。我叫胡可可。”
“Metoo!风中百合。”
“风中百合?”可可愣了一下。
“我的网名,我喜欢别人这样叫我。”
风中百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到底会给她一部什么样的书稿?可可充满了期待。
风中百合应该是那种个性随意,像风一样无拘无束的女子,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很快从背包里掏出已经打印好的书稿,放在桌子上,说:“这就是我的稿子。”
可可看到书的封面赫然写着“正在消逝的地理”几个大字。可可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来了兴趣,要知道她也是一位如假包换的驴友,也曾渴望走遍祖国大好山河。可可问道:“你的游记?”
“不仅仅是游记,如果是单纯的游记还有必要出版吗?”
风中百合觉得可可低估了这本书稿的价值,有些不悦。
十八章风中百合的书稿(2)
可可拿起书稿认真地翻阅起来。可可看到书稿中那些很吸引她的标题,比如“最后的图瓦部落”,“芭沙苗寨,最后的枪手部落”,“石库门,百年上海的见证”,“丹巴碉楼,守卫家园的战士”,“吊脚楼是一座什么楼”等等。
可可越看越激动,毫不掩饰自己兴奋的心情赞叹道:“我非常喜欢你这部书稿!”
风中百合并没有因为可可的赞赏而显出高兴的样子,她沉浸在自我的讲述中,表情有些伤感,也有些痛心疾首:“我用将近五年的时间走遍了书中所描述的每一个地方,每到一个地方,我们就把心交给这个地方的天与地,山与水,我们不是奢华的行走,没有飞机可坐,没有星级宾馆可住,我们像苦行僧一般用渺小的步伐去丈量广袤的大地,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细节,用情去体验一个陌生的地方……”
“曾经有很多美丽的地方,曾经有很多美丽的建筑,还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习俗以及种族、物种等等,因为我们的蜂拥而入,因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或者其他原因,它们正在消失……”
风中百合的讲述非常富有感染力,可可完全被她吸引住了,附和道:“因为你不忍看着它们消失,所以就写了这本《正在消逝的地理》?”
“是的。”
“你书中提到的一些地方我很有同感,比如上海的石库门。”
“你是上海的?”风中百合的眼睛亮了一下,因为她就是上海人。
“不是,我在上海读的大学。你对石库门有什么看法?”
风中百合抬起头,开始回忆:“上海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对石库门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在儿时的记忆里,石库门是他们玩乐的天堂。这里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家长的责骂,没有课本的枯燥和书包的沉重。这里只有单纯的快乐,只有欢快的笑声。他们在这里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男孩子们滚铁环,打弹珠,拍画片,女孩子们跳房子,丢沙包。时光飞逝,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已经长大,这些温馨的画面,这些童年的记忆是他们心灵深处最珍贵最动人的财富。我,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
可可颇有感触,真的只能是记忆了,可可在上海的时候,有事无事经常去新天地转悠。新天地就是石库门改造的,却是变了味道的石库门。新天地保留了石库门的砖墙、屋瓦,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却完全按照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打造。在新天地里,随处可见的是时装店、酒吧、KTV……
可可再一次诚恳地说道:“你真的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作者,不像某些作者完全迎合商业需要,忽略了图书的文化价值。”
十八章风中百合的书稿(3)
“你能这么说,说明你也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编辑。我这样做就是想唤醒有良知的人们,抢救和搜索那些行将消失和已经消失的地理文化记忆,为地理的寻梦者们留下一条可以追踪的图谱和路径。”
“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这样吧,我先表明我的态度。我非常看好这本书稿,我会尽一切努力争取签下你这部书稿。”
“OK,那我就等你消息了。”
“Seeyoulater!”
可可抱着书稿,脚下生风,现在她最想做的就是赶快回到公司,把选题报告书写好,因为下周一刚好有新的选题大会。可可有强烈的预感,这一回这个选题一定能过。机会总是给有心人准备的,可可这次与风中百合见面,没有白来。
风中百合这部书稿确实是她的呕心沥血之作,但越是好的东西遭到拒绝的似乎越多,风中百合曾经把书稿给过几家小型出版社,但都以市场不看好为由拒绝了。遇到可可这样志趣相同的编辑,风中百合感到很惊喜,可可对书稿的欣赏让她看到了希望。为了把这种希望扩大一点,风中百合给可可去了一封EMAIL。
风中百合在邮件中写道:
可可,非常感谢你对书稿的热情,在这里我想把我写这部书稿最真实的感受告诉你。
我走过很多路,看过很多风景,为祖国的大好山河而自豪,我惊叹大自然的伟力和民间智慧的光芒,然而,当我的足迹趟过喧嚣的丽江古城、美丽的西子湖畔、图瓦人的原始村落、神秘圣洁的西藏、灯声浆影里的秦淮河等这些地方时,我的自豪没有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痛,一种侵入骨髓的悲充溢于我胸中。因为,这些地方的光芒在游人攫取的目光之中,在游人沉重的践踏之下,渐渐离我们远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像我心爱的人,她在我们面前渐渐倒下,用哀怜的目光看着我,可是我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倒下,倒在血泊之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