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传奇----讲述民间易术的神准传奇》
第4节作者:
如是我闻A 田校长两口子都在家。一见老王来很是客气,从那个态度和口气里象是对不住老王似的。山东人脾气直来直去的,老王就说明了来的原因:“听说小凤妹子找上对象来了,不知道是真的吗?”田校长点了下头,一副歉疚的口气,说:“小王,你也知道,你算的事情从没错过。自那次算命之后,你也知道你和凤不像是夫妻。说实话,我和你婶都对你印象很好,凤儿心里也装着你。可我活这么多年,也知道人挣不过命。你婶有个亲戚会八字算命,我请教过他,他说你比凤大六岁,八字是相冲的,结婚有妨碍的。这不恰好有个老关系来说媒,男方也姓王,是下面一个县的工委书记,家里都是革命家庭,我和你婶一合计,觉得这户过的比我们家强,你妹子过门起码能解决工作上个国家的班。所以就答应了。也没跟你说,你可别生气。”老王听了,心里一股酸苦冲上来,默默的点了点头,说:“只要小凤妹子过的好,我没啥我没啥。”
那年一晃就过去了。年末,小凤就结婚嫁人去了某县。结婚那天老王没去田家,自己在厂里自己宿舍喝的酩酊大醉。从那以后偶尔还去田校长家,也都是去问问关于算命算出来的言语如何理解,却再也不能提小凤的事。田家知道老王心里酸苦,也不跟他提小凤。
又过了一年田校长退休了,在家没事就常到闺女家住,老王更是见不到田校长家的人了。
在此后的两年里。老王成了提拔当了厂里的副厂长,也对如何酿酒如何品酒学的非常精通。这期间不时有人给老王提亲,老王都婉言拒绝,专等第三年上自己红鸾星动才该是结婚之年。而提亲的人所提的都不是姓刘的,老王知道,这些都不能成,也就没去见过。
我听老王讲到这里也很替老王惋惜。这人的命运难道真的是无法更改全是定数么?我的疑惑被老王讲的后面的事给搞的更加疑惑了。
日期:2010-6-12 22:15:00
河南有一位举子张桂,自幼博学多才,经纶满腹。大比之年,张桂赴京赶考,去夺状元。
这天,张桂来到了苏门山,他早听人家说,这里有位“百源先生”邵尧夫,善观天机,能卜世事,精通象数之学。张桂心想:我既然路经此地,何不找邵先生问问自己的前程呢?
张桂想去找邵康节,可他并不知道在哪住呀。这时,他见路旁的地里有位穿蓝袍的老者正在栽树,忙过去拱手问路:“老先生,请问百源先生邵康节在哪住呀?”老者抬头看了看张桂,擦了把额头的汗,慢条斯理的说:“有什么事吗?我就是尧夫。”张桂一听喜出望外,急忙揖身道:“小生张桂,应试的举子,特来找先生求问前程如何?”邵康节没理他这当子事,一边栽树一边指点:“这树是我栽的,树这边的地都是邵家的”
张桂听了这话一楞,这邵先生怎么答非所问呀!哦,可能是他耳朵不太好了,于是他又问了一遍:“举子张桂,赴京赶考,特求问邵先生前程如何?”可邵康节还是不答理他,只说:“这树是我栽的,树这边的地都是邵家的。”
张桂有些生气了,又忍着问了一遍,可是邵康节还是说:“这树是我栽的,树这边的地都是邵家的。”张桂这下可生气了,心想:邵尧夫是虚有其名呀,看样子,他就知道栽树种地。于是张桂悻悻而去。
过了十几年,邵康节去世了,他的儿子当了家。邵康节的儿子老实厚道,免不了受人欺负。一户姓王的财主,蛮横不讲理,他家的地和邵家挨着,这王财主就时不时把地边挪一挪,把地头改一改。原来,邵康节栽的树在两家地边,现在,都上王财主家地中间去了。这王财主也太欺负人啦!
这天,邵康节的儿子去地里转悠,一看地边差点气昏过去,王财主又借耕地的机会把地边向邵家这边挪了五尺。照这样下去,邵氏子孙还有立足之地吗?邵康节的儿子回到家生了半天闷气,最后狠狠心去县衙告王财主,要去县衙告状了,邵康节的儿子这才想起,父亲临死前曾写了一封信,放在书房里,让儿子什么时候去打官司什么时候带着给县官。邵康节的儿子也不知道里面写的什么,让带着就带着吧。
到了县衙,邵康节的儿子击鼓喊冤,县官升堂了,执事的差人分列两旁,带上了邵康节的儿子。邵康节的儿子把王财主侵占邵家地的事一五一十的给县官说了,并递上父亲的遗书一封。
差人递上遗书,县官打开一看,第一篇只有四个字“快离大堂”。县官很奇怪,又翻了一篇“速离大堂”,县官更纳闷,怎么一个劲让我离大堂呢?他又翻了一篇,上面写的是“速速离大堂!”县官刚到堂下,就听“轰隆”一声,灰尘四起,大堂上一根横梁由于年深日久一下子给断了,掉下来的砖瓦正好砸在县官的座位上。县官在下边吓得够呛,急忙叩拜,“真乃先人保佑!”他急忙又看信的最后一页,上面写着这样几句话:“树是我栽的,地是邵家的,我救你一命不死,你救我后世儿孙。邵尧夫。”县官看罢,倒头便拜:“邵先生真乃神人也!”
这位县官是谁呀!他就是当年的举子张桂。
讲述者:邵理文
搜集者:张振峰、杨金国
===========================
从这篇传说看,邵康节的儿子好像还真不如其父本事大。如邵伯温是易术高手,那么传说中可能不是伯温,而是别的儿子。
日期:2010-6-13 0:08:00
这里插叙一下老王所在的这家酒厂。其实这家酒厂原本就是几家酒作坊,建国后公有联营,再后来国家独立经营,成了当地一家颇有知名度的酒厂。规模并不大,就几百人的小厂子。但在那时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想进入的地方。可不像现在,整个绵阳酒厂不下几十家,经营得好的估计也没多少。真有关系有本事的没人愿意到酒厂上班。那时到酒厂上班几乎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公务员了。
老王在这个人人羡慕的单位,还是副厂长,却老大不小了一直不找媳妇,时间长了就多了不少闲话,甚至有人造谣说他是“太监”,不能生孩子......这话不久也传到老王耳朵里,让他又气又急。原先和大家关系都挺好的,自己脾气也随和,这一着急反而大呼小叫的跟人吵了几回架,弄得厂长也说他性子太硬了不会做群众工作。人听惯了好话后忽然被人责备心里可真受不了,老王心里憋屈的难受。恰好到了第二年年底了,老王就告假说想回山东老家探亲。酒厂一般年前都比较忙,年后不太忙。厂长也知道老王心里不痛快,没说什么就准了假,并且说可以过年后在家多呆些时日。老王就回了趟老家,家里就一个姐姐,也没什么近亲,老王在姐姐家过的年,并且呆到正月将近过完才回单位。
到厂里一看,原来自己不在的日子厂里招了一批新工人。老王主管的几个组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车间主任吧,在早晨厂里点名时就向“王副厂长”介绍新工人,有男有女的,当介绍到一个新来的女工“刘春梅”时,老王可愣住了,这不是田小凤嘛!
日期:2010-6-13 10:26:00
老王一见小凤,还以为看花眼了,定睛细看,不是小凤能是谁!嘴里禁不住要喊出来:“田......”小凤冲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乱说话。老王心里一阵翻滚:小凤怎么姓了刘,又怎么到我单位上班来了?这一年多没见小凤,她明显变胖了些,打扮也成了少丨妇丨模样。
那一天老王老想不出怎么回事,下班的时候就跟着小凤出了厂子。小凤好像早就等着他一样,远远在前面走,专拣没人的地方走。到一无人处,小凤止住脚步说:“王哥,这没人,过来吧。”老王走到近前问:“妹子,这么长时间没见,挺好吧。你怎么到我们厂来了?还怎么叫刘春梅了?”小凤幽幽的叹了口气说:“我也没想到啊!”然后慢慢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