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前三门下埋葬的秘密——国器之和田血玉》
第4节作者:
浮生轻尘
日期:2010-1-8 16:35:00
玉沁
夜凉如水,阴风阵阵。
今夜是鬼市开市的日子。.
城隍庙前一条不到两百米的街道两边,有着十几个摊位。摊位的主人好像根本不担心自己生意的样子,悠闲的倚着背后的树。虽然经常出摊,但是彼此之间谁也不认识谁,只有一个固定的摊位可以表明这些人的身份。
木青这是第一次来到九鬼铺,虽然在北平的提及木家是古玩行中殿堂级的家族,可是在九鬼铺,木青也是需要别人介绍才能得进鬼市。
每个摊子上摆的东西都不多,只有一两件有代表性的东西,如果你看中了可以和主人另约时间地点交易。而且在这儿出手东西的人并不仅仅是九鬼铺一地的土夫子,全国各地知道九鬼铺的人都想来这儿碰碰运气,因为只要你的东西够好,在这儿永远能找到出的起价格的买家。
就在离城隍庙门不远的一个摊位上,木青看到了一件玉器的人像。虽然天色很黑,随身携带的油灯亮度也不够,但微弱的光线下,整个玉石人像还是透出一种温润的翠色,好似春天雨后的一丝翠竹。更难得的是,翠色之中隐隐有一丝一丝的暗红。
是血沁!
玉在土中,年代久远,加之本质疏松,很容易为他物浸染,这就称之为沁。常见的黄色沁称土沁,白色为水沁,绿色为铜沁,紫红色为血沁,黑色为水银沁。也因为但凡出土或传世的古玉真品,光亮如新的极其罕见,上面多带有这种非人为造成的沁色,它的沁色丰富多彩、绚丽斑澜,很是为达官贵人所珍爱。细分下来更是繁杂,单单一种青色就可以分为虾子青、鼻涕青、蟹壳青、竹叶青、澄潭水苍、雨过天青六种。这还不算,古玉上还有各种巧沁和多色沁,巧沁例如唐澜斑、黑蚓迹等,多色沁例如天地玄黄、群仙上寿、万福攸同者,可谓变化神奇。
玉有沁色本不稀奇,可是沁色越与古怪古玉的价值越高。木青曾经见过一枚“寿衣沁”的龙纹玉玦,是尸身上索穿寿衣的颜色沁入玉质形成,极为罕见。
更有传说中,古玉的极品——玉中之王脱胎。相传慈禧太后西逃的时候就曾经带着一块脱胎。这脱胎本是上好的羊脂白玉制成,埋于地下几百年,饱经尸血侵入。出土后,又在处子身上佩戴,受活人气息渗入。然后再入土,再出土,几次反复才得以形成,存世罕见。听有幸见过脱胎的老人讲,一小块脱胎浸入水中,可让一大缸清水变的通红。
眼前这个玉石人像虽然没有达到脱胎一样的名贵,可是从翠绿之中的一丝暗红可以看出,也是至少埋在地下几百年之久的精品。血色纯正均匀,绝不是通过手段造假可以做出来的效果。
木青相信自己的眼睛。
日期:2010-1-9 11:11:00
奇摊怪主
他伸手从摊子上拿起了那块玉石人像,触手感觉温凉,正是好玉应有的特性,木青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他明白鬼市的规矩,没有开口向掌柜询价,抬起头看了看掌柜。
可是木青一看之下,心里大骇,这个掌柜不仅像其他人一样蒙着头裹着脸,而且连眼睛也蒙了起来。微风吹过,掀起面罩的一角,里面竟似乎空荡荡的没有任何东西。
但是掌柜好像看到了木青询问的眼神,抬手比划了一个六。木青再次被掌柜的这只手惊呆了。干瘦苍白的手指,如果不是能隐约看见掌纹,简直好像就只干枯的骨节一样。
木青联想起了自己之前认识的土夫子,也就安心下来。常年出入地下,他们对自己的身型有着非常奇特的要求。眼前的掌柜虽然有些奇怪,但也并非太不可让人理解。
木青摇了摇头,把手伸过去,意思是要和掌柜侃价。
掌柜的看了看木青,也把自己手伸过来,两只手握在一起,然后各自用自己的袖子罩住。
掌柜的手极其寒凉,似乎没有人体该有的体温,而且触摸之下更像干枯的骨头。木青心里产生了些许惧意,可是又舍不得那块上好的血玉人像。于是把心一横,比划了一个三。
掌柜的摇摇头。
古玩的价值本是人定,没有规律可循。大家认同的东西能卖好价,大家不认同的东西,哪怕再是古旧也无人问津。所以越低的价格拿到东西,对于自己来说利益越大。而且土夫子们都是急于出手,所以,木青上来拦腰砍了一刀。
看到掌柜的摇头,木青略微沉思了一下,又比划了一个四。
结果掌柜还是摇头。
如果继续加价,无疑风险会加大,可是看着掌柜的坚决态度,估计不加价拿下的可能也不太大。
于是木青心一横,再次比划了一个五。
结果,掌柜的再次摇头。
看着眼前如此油盐不进的掌柜,木青也有点怒从心起,虽然有些可惜,还是决定放弃这个血玉人像,想抽手回来。
可是一抽之下,没有抽动,掌柜的手仿佛一只铁钳一般把自己的手紧紧箍住,抽不动分毫。
木青一下没明白怎么回事,又抽了一次,结果还是没有抽动。
木青心里大怒,刚要运足力气把手抽回来。却听到眼前的掌柜发出一阵桀桀的笑声,声音干枯沙哑,好像从九幽地狱传出来的一般。
伴随着笑声,掌柜的一把掀掉了自己头上罩着的东西。
一个鲜活的骷髅头出现在木青的面前,骷髅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的发出笑声。
木青眼前一黑,顿时人事不知。
日期:2010-1-10 10:32:00
卜师传人
一声惊叫,木青自梦中醒了过来。
看看身下已经被冷汗浸湿了的床单,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
木青起身,从床头柜子中拿出一只精致的紫檀木小盒,小心翼翼的打开盒子,掀开盒子中红色的丝绸,一尊通体翠绿中间有些许暗红丝纹的血玉人像静置其中。
从木青如此精心的保存看来,他对这尊血玉人像实在是爱护备至。
存放古玉故老相传有三忌三怕:忌腥,忌油腻,忌污浊;怕冰,怕火,怕姜水。木青用透气性良好的紫檀木盒装置,存放在自己床头,也是怕有人不明就里,污损了这块玉。
看了一会,木青重新合上盒子,原样放好,出了屋门,走到院子里。
这是一处皇城根儿下不大的四合院。
鸟虫鱼兽,院中的石榴树,树下的石桌石椅给人一种相当和谐的感觉。
门前梁上挂着两只鸟笼,一只水磨细竹笼,一只紫漆笼。里面养着一只葵花鹦鹉,一只八哥。下面石台上,一排虫笼。蛐蛐儿,蝈蝈儿,金钟,咂嘴,油葫芦一个不少。蝈蝈儿全须全尾,背部青绿,叫声响亮。蛐蛐儿则是一只墨牙黄,一只虾头青。下来台阶,两只大的泥缸,一颗水莲养在其中,两尾菊花头游弋中间。
石榴树下,摆着一张藤制的躺椅。一个人躺在上面闭目养神,旁边石几上,一壶清茶,两个茶杯,似乎正是在等着木青的到来。
“又从梦里惊醒了?”似乎感觉到木青的到来,躺椅上的人慢慢睁开了眼睛。
“是啊,邵大哥。自打从九鬼铺回来,我一直心神不宁的。”
躺椅上的人听到木青的话,慢慢坐了起来,赫然竟是那日在盛宝斋前给杨和义算命的中年文士。
中年文士姓邵,单字名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