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前三门下埋葬的秘密——国器之和田血玉》
第5节作者:
浮生轻尘 邵氏一门是南宋占卜大家邵康节的后代,精研梅花易数,并且在占卜的基础上对于风水堪舆之术多有涉猎。明朝时期,还只是偶尔听昭前入皇宫,为帝王占卜。到了清初,康熙皇帝亲自折节下请,请的邵氏一门族长常驻皇宫。并为其修筑一处钦天监,使其为皇室服务。
待传至邵巽这一代,皇室已没,他本性也不服拘束。和家传好友木青一起,干些买卖,聊以为生。因为声名外传,每日上门的达官显贵也是不计其数。
日期:2010-1-10 12:55:00
北木南林
而好友木青所在的木家,则更是四九城里的传奇望族。
在中国,历史上就有收藏古董的传统。而在封建社会中,能够有财力,有精力经营这项事业的,也都是非富即宦。大多数都是一代即亡。
木家先祖则是其中翘楚。
老文物圈里流传一句话,叫做:南林北木。也有人说是:南看林家一双手,北看木家俩眼球。说的正是木家以及和它齐名的林家在文物圈中的地位。
林家先祖和木家先祖本是乾隆时期瓷王唐英的一对徒弟,二人天资聪慧,加之聪明好学,于烧瓷一门悟性极高,老师唐英的本事被二人学了个十之八九。待唐英去世之后,二人便挑起了宫廷御瓷烧造的大梁。更因为长期在紫禁城中,乾隆本好收藏各朝各代的奇珍异宝,更是给二人提供了学习的大好机会。二人凭借乾隆的宠爱,不仅在制瓷方面大有建树,更涉猎其他,成为不折不扣的文物鉴赏大家。
后来,林家先祖自以为本事无双,开始琢磨着凭借自己的手艺仿制古玩,以图发财。可是木家先祖极端反对这种做法,一来二去,本来要好的两兄弟变得情同陌路。没有几年时间,木家先祖借口身体抱恙,请辞了烧窑官的差事,返回江西老家,从此杳无音讯。
而木家则一代代出入皇宫,担任起了御用文物鉴赏师的工作。甚至有人断言,只要是仿制的古玩,在木家人眼前走上一趟,便能立判秋毫,根本不用看第二眼。
传至木青,已经是第四代吃这碗饭的了。却没想到,国运动荡,满清皇室不存。木青也乐得清闲,混迹于北京的街头巷尾寻访古玩,倒也自得其乐。
而销声匿迹近百年的林家,则因为清朝末年的一件无头公案,一夜之间也红遍了大江南北。
相传,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祭祀之用,曾想让吏部专门仿商周的礼规铸造一批青铜礼器。却因为天下初定,国库空虚,而被迫放弃了这一想法。转而命御窑厂,仿青铜礼器的样式烧制了一套白瓷礼器,鼎、觚、壶、尊、簋、鬲、爵,无所不包,并且在上面精心绘制了极其华美的饕餮,螭龙,麟凤纹饰。靖难之役后,一整套的礼器不翼而飞,再也无人见过。
民间有好事的人传说,朱元璋猜忌之心极重,初得天下,怕天下不稳,于是将灭元所得的巨大宝藏秘密埋藏,而埋藏之地就就在于这套白瓷礼器上。靖难之役的时候,南京城破,朱棣遍寻南京城不见朱允文的尸身。而朱允文则是带着这套礼器,隐姓埋名躲了起来,以图有朝一日挖出宝藏做为自己复国只用。
国终究是没复成,这套礼器也从此消失,慢慢变成了一个传说。可谁料,就来宣统元年,溥仪初登大宝的时候,北京城的地面上,竟然出现了四件白瓷礼器。无论颜色,形制,纹饰都和传说中那套洪武年间的白瓷礼器一模一样。
这一物件立时引得四九城但凡有点名号的玩古之人竞相争夺,而神秘买家则低价将这套礼器转让给一个刚开张完全没有任何名气的小店之后再也不见踪影。
小店老板深知自己保不住这套东西,一子没加卖给了直隶府的知州。此后又几经转手,从府丞到府尹,最后送到了总督的手里。
直隶总督拿到这套重器自然是欢喜的爱不释手,准备找个合适的机会送给皇上,看看能不能给自己仕途再加点砝码。可谁料,一天忍不住把玩的时候,失手落在地上摔了一个粉碎,手中的一杯茶说巧不巧的正好倒在还剩的一个稍微完整的底足上。
原本光滑平整的底足内胎,背着滚烫的茶水一浇竟然显出字来。一行工整的蝇头小楷:江西林家,大清宣统年制。
假的!
气急之下的直隶总督立刻将其他三件依样砸开,果然不出所料,每件器物的底足内胎都有这行字。当时把直隶总督气的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卖家早已无处可寻,可怜的小古董店老板就成了替罪羊。刚开张不久的小店关门不说,人还落得一个发配的下场。
本来这事情保密至极,可天下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知怎么的,事情还是慢慢传了出来。
大家都知道江西有个林家,可是林家什么来头,这户人家又在江西何地,却没人说的出来。
直到木青的父亲听到这个事情,想到祖上笔记中所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而人们也将南林北木并称,称为玩古的两大世家。
日期:2010-1-11 9:05:00
鬼市
邵巽,木青二人都是生性懒散,不受拘束之辈,每日闲来无事,谈古及今,倒是适应两人的性格。
听木青说道从九鬼铺回来之后心神不宁的话,邵巽也不禁回想起来年初那趟旅程。
木青从外地来北平兜售古玩的一个二道贩子口中得知九鬼铺这么一个所在,听他天花乱坠的讲述九鬼铺的好东西如何如何多,那儿的风俗如何如何怪。心下大奇的他却苦于这个人将众人的好奇心勾起来之后对九鬼铺的具体位置守口如瓶,坚决不肯透露半句。
无奈的木青最后竟以一块大洋一个字的价格,在二道贩子嘴里买了九个字。
黄,河,三,弯,半,河,关,之,东。
回到家的木青急不可耐的将这件事情告诉邵巽,邵巽虽然有些埋怨他白当了冤大头,可是也对这个地方大感好奇,二人一拍即合,第二天就起程赶往九鬼铺。
可是等赶到之后,才发现这个地方根本不像二道贩子所讲述的遍地古玩,就同一个普通的临水小镇没有任何分别。一连呆了三天,连个古玩的影子都没有见到。
直到有天,木青因为水土不服,半夜起来跑茅厕的时候,才看到了点点萤火一样的灯光顺着窄窄的巷道向某处地方集中。
木青没来得及去喊邵巽,忙不迭的跟着一盏灯光蹑手蹑脚的追随了下去。直到来到一条不长的街道边,木青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街两边竟然有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摊子,每个摊边或站或坐着一两个全身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人,甚至脸都被裹住,只露出两个眼睛。
不停的打着灯笼赶过来的人,也都是打扮的一般无二。偌大的场面,竟然没有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脚步踩过地面落叶的沙沙声和夜风呜咽的声音。
鬼市。
木青明白自己来到了鬼市,也明白为什么白天找不到任何线索的原因了。虽然在北平,他是鬼市的常客,可是在这儿,他竟然在心里升起一股久违的恐惧感。
木青没有盲目的上前,看着眼前这些人统一打打扮和井然的秩序,木青知道,这肯定是有组织的鬼市。自己贸然闯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完全不可想象。于是木青悄悄的退了出来,疾步赶回了下榻的客栈。并和邵巽决定第二天再度夜探鬼市。
第二天,木青凭自己的印象,千辛万苦的弄了两套昨晚去鬼市交易的人穿的服装。二人干巴巴的在房间好容易熬到半夜,兴奋的出门直奔鬼市而去。
日期:2010-1-11 13:48:00
伯远帖
空无一人的街巷,满地的落叶,周围寂静之极,哪有半个人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