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前三门下埋葬的秘密——国器之和田血玉》
第7节作者:
浮生轻尘 所以当邵巽听到这只瓷瓶竟然和家里先祖的遗书有关系之后,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日期:2010-1-12 13:13:00
汉玉
“这只瓷瓶是柴窑的青百合花瓶。历史上所传的柴窑器,只是在朱明皇室中可以见到完整的器物。到了满清,都是传说,皇宫中倒是有几件瓷片,可是完成的柴窑器一件都没有。”自幼追随父辈出入皇宫,木青自然是对宫里的珍玩如数家珍。
“你的意思是?”
“这只柴窑青百合花瓶,是当年乾隆送给香妃的陪嫁物之一!”木青肯定的说道。
“你怎么知道?先祖的留书中并没有提及啊。”
“你要知道,我家的师祖可是瓷王唐英。这种瓷中的圣品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唐英跟随乾隆皇帝一起搬运的李自成的藏宝,并帮助乾隆选取其中的珍品古瓷,这件青百合花瓶是他再三提及的东西。本来想奏请皇帝仔细研究,自己也试着烧制一下柴窑,后来却被乾隆当做嫁妆送给香妃,唐英对这件事情一直引以为憾。”
邵巽沉默了,眼睛盯着桌上的青百合花瓶,神态一如刚才的木青。祖上留书之事,几代人都知晓,可是这么多年半点线索也无。眼前犹如天上掉馅饼一般,竟然真的掉下来这么大一线索,邵巽的心里除了震惊,也在没有别的语言可以形容了。
看了一会青百合花瓶,邵巽又随手拿起那个血玉人像递给木青,意思是想问问这个血玉人像又有什么讲究。
木青结果血玉人像,直接摇摇头放在了桌子上:“这个我看不出什么。玉是上好的和田青玉,且没有杂色。虽然玉质上乘却并非名贵,比起和田的羊脂白玉还是逊色不少。可是这个血玉人像的雕工却是典型的汉代雕工。”
“何以见得?”窗外天色已经开始发亮,邵巽也再无丝毫睡意,坐在桌子另一边仔细的听木青讲述昨夜偶然得到的这两件东西。
“汉代是古代玉雕比较发达的一个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国力强盛,所以雕刻风格一改之前的纤巧繁细,而变的简洁粗犷,雄浑博大。最具代表的就是玉琀上的汉八刀。”
“玉琀?汉八刀?”
“秦汉时期人死后多以玉蝉作琀,所谓的琀是玉塞的一种。古代人认为:金玉在九空与,则死人为之不朽。所以人死后,就用玉做成各种形状不同器物将尸身九窍塞起来。而玉琀则是塞于尸体口中之物。其中寓意非常明了。蝉由地下洞出得生,有 饭含珠玉如礼的意思。玉琀在亡人口中,无非是要亡人蝉蜕复生,灵魂延续。这就是琀。它的形象是一只收敛翅膀的蝉。而所谓的汉八刀是在琀背上雕工的一种技法。琀背的线条极其简单,但却十分生动,很形象的概括了汉代的雕刻风格。人们就把这种雕法叫做琀背刀。慢慢的念多了,也就成了汉八刀了。以讹传讹,总有些人认为,是用八刀雕刻东西。”木青轻呷了一口茶,不紧不慢的说道。
“那你的疑问在什么地方?”
“一般来说玉的沁色和玉的年代是一体的,尤其是做玉塞的玉,都是新玉,绝不会有人拿古玉做玉塞,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这件玉,从雕工和玉质看是汉代古玉。可是从玉沁浸染的程度来看,最多也就五六百年,能追溯到宋元就不错了。这实在解释不通。”
“那和我们要找的东西有关系吗?”邵巽急切的问。
木青摇摇头,“这是我第二个想不通的地方,无论是汉代还是宋元,都和我们要找的香妃墓没有丝毫关系,这又和这件柴窑瓶一起出现相悖。”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木青的话。木青陡的神色一紧,两个人在九鬼铺都没有熟人,大清早的来敲门,难道是和昨夜那个汉子有牵连?
日期:2010-1-13 10:47:00
天津卫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天津是个奇怪的地方,从建城开始算,时至今日不到六百年的时间,却成了文化味道极浓的地方。这儿原名直沽,明初朱棣在此登船南下,当了皇帝之后,取天子渡船之地,改名天津。
一条海河穿城而过,原本地势北高南低,有钱人都选在城北,而城南洼则成了穷苦人聚集的地方。慢慢的,随着人越来越多,这儿竟慢慢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市场。商店、饭庄、旅馆、澡堂、电影院、戏院、茶园、书场、当铺、烟馆、赌场、妓院等场所相继出现,老辈人管这片地方叫做南关市场,又嫌字多拗口不方便,慢慢就喊成了南市。更因为地处各国租界中间,日本人不管,法国人不管,中国人更不管,来此谋生的人朝不保夕,恨恨的也把这个地方称为三不管。
一辆看起来装饰的很考究的马车听在了南市牌楼前面,本来修筑年岁不多的牌楼因为日晒雨淋无人修缮,早已变的破烂不堪。
几个蹲在牌楼下面摸虱子晒太阳的小贼,看到这辆马车顿时眼睛一亮,到了哥几个开荤的时候了。
马车上下来一个人,看不清多大年纪,礼帽的帽檐压的很低,脸则被一条开春之后就不多见的厚围巾挡了一个严实。付过车夫车费,这人左右打量了几下,信步朝着南市里面走进来。
几个小贼各使了眼色,左右分别瞧瞧的跟了上去。南市本就热闹非凡,虽不至于摩肩接踵,但人挨人,人挤人还是少不了的。小心的绕过两个买大力丸的,一个剃头修辫子的。带礼帽的人,突然停了下来,机警的转头向后看了看,随即继续前行。没走了几步,突然大喝一声,周遭的人们听声观看,却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半大孩子的手被他紧捏着,从那孩子脸上痛苦的表情看来,这个带礼帽的人手劲决然不小。
常年在南市混的人,对此情形早已是见惯不怪,稍一停顿,然后各忙各的。只剩那个孩子还在哼哼唧唧的嘟囔道:“您介(这)是干嘛呀?”
带礼帽的人,冷哼了一声,看了看那个孩子,没多说话,一把甩开他的手,大步流星的走开了。那孩子却是一心纳闷,每次行窃被抓都免不了一顿胖揍,今天邪门了。呲牙咧嘴的揉揉被捏的生疼的手腕,和先前几个小贼碰头嘀嘀咕咕说了一些省么,却再也不敢上手前去。
转过一片用已经看不清颜色的白布搭的台子,这边倒是有几间门脸房,可是污浊比刚才更甚。饭馆门口污水横流,不知道从哪个门口飘出来的低劣的脂粉味道熏的带礼帽的人一阵皱眉头。他人停了下来,左右打量着,好像在寻找什么。片刻后,稍稍摇摇头,向上拉了下围巾,又融进了来来往往的人群中。
兴泰楼是南市比较大的一家茶楼,老板年轻时从山东逃难来的天津,白收起家,也创下来一番家业。因为和唱评戏的几个名角叫好,每周在他的茶楼都有专场的评戏演出。这兴泰楼也便成了南市的一个热闹之地。
在兴泰楼的门口,站着一个卖糖葫芦的瘸子。糖葫芦在天津叫糖墩儿,吆喝起来就一个字:“墩儿~”,相当有意思。可是这个瘸子看着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没人关照自己的生意,却仿佛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半天吆喝一句,吆喝的内容也和别人与众不同,仔细一听,这人喊的竟是:“就是没有核哦!”
……
日期:2010-1-13 20:21:00
荣行
带礼帽的人听到这声吆喝,身形猛的一顿。在人群中七扭八扭的来到兴泰楼那个卖糖葫芦的瘸子跟前。
“你这糖葫芦怎么卖?”带礼帽的人压低声音问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