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前三门下埋葬的秘密——国器之和田血玉》
第20节作者:
浮生轻尘 “赶快,带人去邵巽家,将邵巽给我带来。啊,不,给我请来。”猛的想到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有参与的邵巽,杨松筠又仿佛抓到了一根稻草。
“是。”手下丨警丨察答应一声,呼呼啦啦一队人没来得及喘口气又跑了出去。
一个时辰后,气喘吁吁的丨警丨察再次死亡的回来,“报,报告。邵巽的院子已经空无一人,家具还在,细软都不见了。据邻居说,前天就没再见到回来。”
一声清脆的声响,杨松筠手里精致的细瓷茶杯落到地上摔了一个粉碎。杨松筠呆若木鸡的立在当地,干嚎一声,手捂胸口,倒于尘埃之中。
日期:2010-3-2 9:18:00
神秘传说
栗树坳在京南,原本是京津之间离驿道不远的一处小山村,因为漫山遍野的栗树而得名。相传,乾隆年间,乾隆南巡的时候路过此处,对这儿所产的栗子赞不绝口,还亲笔题碑一块。直到现在,这块碑还立在村头。
古老相传的故事是真是假现在已经无从考证,栗树坳的名字一直被人叫到现在。
村东头有一处别致的小院。不同于别家的土房土墙,这儿是青砖山墙,朱漆大门。门前还立着俩威武的石狮子。
院子的主人正是邵巽,得到《伯远帖》之后,和木青一起连夜逃出京城。得罪了叱咤京城的俩大佬,饶是邵家在京城也是名门,也不得不出来避避风头。
屋内家具虽然简单,装饰倒也雅致。屋子中间一张长桌,平铺着《伯远帖》,桌角一只香炉,轻烟袅袅。
桌上的伯远帖,纸面微黄,长约四尺,宽约二尺有余,有数次装裱的痕迹。
字幅正中,是王珣所书四十七字原帖。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风华”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另有乾隆御题,其他文人题跋无数。并有清代所钤宝玺:“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养心殿鉴藏宝”诸玺。卷尾有乾隆御绘枯枝文石,并识:“王珣帖与其昌跋皆可宝玩,即装池侧理亦光润堪爱,漫制枯枝文石以配之。乾隆丙寅春正,长春书屋御识”,钤“几暇怡情”一玺。后有“墨云”一玺。
站在桌子前面,木青皱着眉头已经看了小半天了。此时已是两眼翻红,也是疲惫到了极点。
邵巽端着一杯水走了过来递给木青,木青接过一饮而尽。
“怎么样?有什么线索没有?”邵巽问。
木青摇摇头,揉揉眼睛,“完全没有,整个伯远帖所有的字我都想了一遍。没有任何一处能提到有关香妃墓藏,就算涉及到地域的,也只有江左风华一处。其他的再看不出来什么了。”
“江左风华?难道江左有什么特指吗?”
木青摇摇头,“全国能称的上江左之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更别说还有许多别称是江左的地方。要是一个一个去找,恐怕还没找出所以来,我们俩就累死了。”
“那我们费尽心机弄到这幅《伯远帖》不是没啥大用?”
“我总觉得是我们的方法不对,而且从始至终送纸条给我们的神秘人一直没有出现过,我们也不知道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不过,既然他让我们找到这幅字,万无就此销声匿迹的道理,倒不如静观其变,等等看。”
听完木青的话,邵巽没有继续接着说,反倒是坐着沉思了一会。半晌之后,摇摇头,叹口气,走了出去。
夜凉如水。
寂静的长街上早已无人走动,偶尔几声打更响声划破夜空传到还未入睡的人的耳中,倒仿佛震天一般响。
朱大老板宅第之前的那条街是条禁地,别说晚上,就是白天也几乎无人踏足。幽暗的月色中,更显的朱大老板的家中透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
后院,黑衣人所在的阁楼,依旧亮着一盏如豆的灯火。不同的是,灯火前面坐着的,不仅有黑衣人,更有另一体态肥硕之人。昏暗的光线照在他脸上,不是朱大老板还是谁?
此时的朱大老板虽然端坐,却可以从他脸上看出极其不安的神色。不仅大口喘着粗气,还时不时用手里精美的苏绣手绢擦拭着脸上的汗水。
而一旁的黑衣人却仿佛入定一般,一动不动。朱大老板在一边,似乎想催促,却又有些不敢打扰。
好大一会功夫,黑衣人轻声叹口气,摇摇头。
朱大老板紧张的马上站起来,凑近黑衣人小声问道:“怎么样?”
“难!”
“难?你的水平还有什么东西能难住你?”
“呵呵。”黑衣人笑了一声,干枯的声音仿佛夜枭惊嚎。“伯远帖虽然得到了,但是想破解其中之谜,还欠缺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和田血玉!”
“哈哈,我以为是什么呢?这个简单,一会我差人去库房,血玉虽然难找,可也不是没有,我自己还是有些许珍藏。让他们搬来听你调用。”
“非也非也,此血玉非彼血玉。”
“何意?”
“朱大老板稍安勿躁,听我慢慢道来。”
日期:2010-3-4 9:40:00
秘闻
“哈哈。”黑衣人突然一阵大笑,惊的朱大老板猛地打了一个冷战,有些愠怒的看了黑衣人一眼。“关系?当然有关系,其中关系大了。大老板可知着《伯远帖》中所藏秘密为何物?”
朱大老板轻轻擦拭了一把头上的汗,“听人说是宝藏图,乃是乾隆秘密绘制的香妃墓的地图。”
“哈哈,香妃墓?大老板仔细想想,香妃乃是乾隆最宠爱的妃子。香妃逝后,乾隆长时间沉溺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为防睹物思人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将地图秘密记下。难道自己还打算去挖自己妃子的坟茔么?”
“这……”黑衣人一席话憋的朱大老板半天没有吭声,可是仔细想想,黑衣人的话却又句句在理。听到《伯远帖》的传闻,就四处派人搜寻。真的等到《伯远帖》到手,兴奋地忘乎所以却也顾不得考虑其中的原委了,反正什么事情都有人替他解决。
“那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秘密?还请先生直言。”想到还有求于这个黑衣人,朱大老板又变得有礼貌起来。
“在今天的回疆西部,有一个神秘莫测的民族,我也是多次去往回疆才得见他们一次。这个部族称自己是图瓦人,生活在阿尔泰山山麓,布尔津县附近的密林中。最奇怪的是,那些人所说的话,几乎是附近的回疆语,也不是汉语,竟然是失传已久的古突厥语。据这些人自己说,他们是元代成吉思汗的后裔,是沿着也儿的石河一路下来而驻留此处的。为的是保护成吉思汗的光辉。”
“无稽之谈,光辉又不是什么其他的东西,怎么保存,哈哈。”
“可是大老板,没听出来其中的含义么?”
“含义?光辉?”转着眼珠想了一下,朱大老板突然露出紧张的神色,压低声音说道:“难道是成吉思汗的宝藏?”
“呵呵,朱大老板果然聪慧。成吉思汗一生功绩无数,攻占大小部落,国家不计其数。在西征途中。路过阿尔泰山南麓的喀纳斯,被其壮美的风光所吸引,发下宏愿说,愿自己死后可以长眠于此。并将自己西征途中所得的珍宝无数连同一队人马留下,替自己看护这一片风水宝地。虽然成吉思汗死后并没有真的葬于这个地方,但是无数的珍宝却和军队一起留了下来,生根发芽,最终成了现在的图瓦人一支。”
“难道《伯远帖》上所记,是成吉思汗所留的宝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