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我们已经清楚了对手的人数,不过那个疑问始终没有解决,到底是谁在我们面临绝境时,偷偷地往西王母石室内塞了一张纸条,使我们逃出生天的呢?我觉得情况越来越复杂,远远不是我们每次有进展时所想的那么简单。
就在我们大家都陷入沉思的时候。“他—妈—的,下次刘强他们要是再被我们抓住,我绝对饶不了他们,肯定先砍断他们的脚筋!”陈明两次受了刘强他们的骗,心里气鼓鼓的。
我和孙卫红暗自苦笑一下:这刘强他们如果说论武艺,应该在孙卫红和陈明之上;如果论智慧,也绝对不比我们差。他们所缺的,无非是一些经验,今后要是再遇到他们,恐怕我们被抓住的可能性更大。
2010-10-1 20:57:00
又过了好长时间,“线索又断了,下一步该怎么走呢?”孙卫红突然皱着眉头说道。我们也知道,这次刘强他们吃了亏之后,再也不会犯险来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根本搞不清楚他们从我爷爷的遗物里拿走了什么东西,虽然这次他们身受重创,但是胜利的天平还是在他们一边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目前也不清楚宝藏在什么地方,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赶到丹阳去,设法赶在他们之前,找出宝藏的秘密。
我把这个想法对陈步云他们讲了,陈步云皱着眉头说:“丹阳?这个地方倒是有很多齐梁二代的皇帝陵,难道这个宝藏的秘密藏在哪个皇帝陵中?”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这段正史上的记载,实在想不出丹阳会和这个宝藏有什么关系。
2010-10-1 21:28:00
第十六节一块石碑
如果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丹阳”这个名字实在不是很出名,可是对于我们这种学历史的人来说,“丹阳”这两个字的名气着实不小。
春秋时,楚国的首都就叫丹阳,但这个“丹阳”并不在现在的江苏省丹阳市,而是在湖北,为这个城市究竟在什么地方,现在很多历史学家还在打架,一般认为是在丹水以北,也就是在现在的汉江上游丹江口一带。
此后,随着历史变迁,丹阳这个名字开始广泛地传播开来。到了汉武帝时,把现在皖南和浙江和江苏西部一带原来叫鄣郡的地方,改称为丹阳郡,治所在现在的安徽宣州。可是另历史学家觉得奇怪的是,现在的江苏省丹阳市居然不包括在这个叫丹阳郡的地方!这又惹得一大圈的争议。
不过这段历史给安徽留下了个痕迹,在安徽有个镇叫丹阳,就在南京边上。所以现在到了南京,如果有人称自己来自丹阳,马上就会有人问“你是大丹阳的,还是小丹阳的?”回答如果是大丹阳,那么就是江苏人;如果是小丹阳,那就是安徽人。
2010-10-1 21:37:00
此后,这个名字的传播就更广泛了,越南、韩国都有地方名字叫丹阳,现在在全国很流行的“韩国烧烤”据说就发源于韩国的丹阳。
在唐代之前,现在江苏叫丹阳的这个地方,名字却叫曲阿,这个名字是因为秦始皇南巡时,有个方士发现这个地方居然有天子气,秦始皇得知后赶紧命令士兵将这个地方的山脉截断,将原来的直山改为曲曲折折的山,古代称山为“阿”,于是在这里设置的县名就叫“曲阿”。
到了三国时,孙策战胜刘繇后,曾经一度以曲阿为首都,后来又迁到现在的湖北武昌,此后在现在的南京附近建了石头城,再迁到现在的南京。历史渐渐变化,秦始皇截断曲阿山脉的这段历史被人忘记,水流冲刷之后,曲阿的山渐渐恢复了直山的模样,结果到了南北朝时,这个地方一连出了两朝皇帝,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都是来自丹阳,当然这里要说一句,这虽然是两个朝代,但却来自一个大家族的,本来就是同宗。
2010-10-1 21:45:00
这两代皇帝给丹阳留下了两个遗产:10多处皇帝陵,现在整个丹阳的大地上,布满了皇帝陵前的石刻,别的地方不大容易见得到的麒麟、天禄,这里到处可见,只是有一点很奇怪,现在为止,这些皇帝陵一个也找不到,历史上也没说它们被破坏;第二个遗产,就是从此之后,历朝历代皇帝都忘不了来破坏这个地方的风水,从隋唐开始,直到清代,只要听说丹阳这个地方的山又开始变直了,皇帝就会赶紧派人来把这个地方的山再改成曲曲折折的,免得这个地方突然又出天子。于是,这也就成为信风水的人谈资之一。
我们是在刘强他们跑了两天之后,才来到丹阳的,之所以没有及时赶到,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陈明的腿。而且,我们也估算,刘强他们伤得更重,短时间之内,除了养伤,估计也不大可能这么快赶来。
2010-10-1 21:52:00
相比起吴江饮食的丰富多彩,丹阳就要差远了。这个地方的人很奇怪,早上喝的,往往是一种名叫“大麦粥”的东西,据说是用大麦直接磨成粉,等到粥烧开后,就把这种粉打成浆,倒入粥中,再加上碱水烧成,这东西闻闻很香,吃起来也不错,此外的早餐也就是烧饼、包子之类,并不特别。
不过,丹阳吸引陈步云的,主要还是它的酒。要知道,陈步云并不是一个好酒的人,不过到了丹阳,吃午饭时,他就叫着要点丹阳当地产的酒,当时孙卫红和陈明的伤好得差不多,也陪着陈步云喝了点这种名叫“丹阳封缸酒”的黄酒。
这种酒的味道很是甜,甜得让人不觉得它是酒,陈明和孙卫红都觉得很好喝,于是咕嘟咕嘟地喝了好几碗,结果发现上当了:他们第一次喝醉了。
2010-10-1 22:01:00
当然,好酒毕竟有好酒的特点,封缸酒的特点是喝醉了也没事,它既不让人难受,也不会使人吐,甚至也不会让人头痛,而是让人觉得晕乎乎的,很想睡觉,一觉睡完了,酒劲过去,就和没喝醉一样。
对于我来说,这个地方吸引我的,主要还是爷爷去的那些地方。到了丹阳的第二天,我们就决定去那个叫“行宫公社九里大队”的地方。
到了车站,我们一问这个地名,车站售票员马上呵呵地笑了起来:“你们是不是学历史的?”这话一问,我们倒是大为吃惊。看到我们惊讶的神色,那个售票员给我们作了解释,原来,这个“行宫公社九里大队”附近,有一座祠堂,名叫季子庙,很是有名,它是所有吴姓人的祖祠!
2010-10-1 22:19:00
对于我们学历史的人来说,“季子”这个名字倒是如雷贯耳。季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个儿子,他的名字叫札,寿梦在世时就很喜欢他,想把王位传给他,可是他上面还有三个哥哥,这三个哥哥也觉得王位应该传给这个小弟弟,可是吴国的王位有个传统:要么传给大儿子,要么传给弟弟,于是这三个哥哥相互约定,他们死后王位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相互传下去,一定要让小弟弟得到王位。于是大哥死了之后,二哥说不要王位,要让给季子,季子不肯要;二哥死了之后,又想传给季子,他还是不肯要,一连让了三次王位。此后为了免得啰嗦,他就搬到自己的封地延陵去住了,因为他也被称为“延陵季子”。
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喜欢他的佩剑,但不好意思向他要,在当时,宝剑是很重要的外交礼器,季札还要遍访列国,当时不好赠送。等到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经死了,季札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内心的承诺呢?”
2010-10-1 22:29:00
正因为这样,所以吴姓的人把季子当作自己的祖先,很多姓吴的人都自称祖先来自“延陵郡”,不过这实际上是个误会,因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存在过一个叫“延陵”的郡。相形之下,其它姓氏的郡望倒是常常存在,别如姓黄的自称是“江夏郡”、姓李的自称来自“陇西郡”……这些郡在历史上都是存在过的,不过这从中可以看到季子的巨大人格魅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