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档案管理员回忆录》
第49节

作者: 不小人儿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0-10-2 20:08:00
  这次,我们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要去那个名叫“荒里湾大队”的地方,爷爷曾经去过那里几十次,而后他就给北大某个教授去写信,想必这个地方肯定存在什么足以让他得出结论的秘密。
  我们出来时,已经是11点多,将近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到了公路边,搭上了一辆前往珥陵镇的中巴车,准备从这个镇再转车去荒里湾所在的折柳乡。
  这时,这个地方的中巴车还很少,我们在路边等了大约20多分钟,才搭上车,到了珥陵镇,已经快12点了,于是我们找了一家小饭馆,胡乱点了几个菜,叫了饭,吃了起来。
  正在吃时,突然外面来了10多号人,进了饭馆就大呼:“老板,来13碗牛肉面!”店老板赶紧上前,对这群人解释说,这个店只买炒菜,没有牛肉面。为首的一个中年男子瞪着眼睛大喊:“你这里是开饭馆的,怎么连牛肉面都没有呢?”
  陈明一听声音,悄悄对我们说:“你们听,他们是从甘肃来的。”我仔细一听,这批人讲话的口音果然和我们在兰州和西来庄听到的口音很相似。
  既然这里没有牛肉面,这批人也不勉强,和我们一样胡乱点了几个炒菜,要了一些饭,就坐下胡乱吃了起来。
2010-10-2 20:22:00
  这批人一边吃,一边还在嘀嘀咕咕,似乎要去对付什么人。只听得其中一人说:“他在电话里有没有说清楚,对手到底是什么人,那三兄弟都对付不了?”

  只听得为首的一个中年人说道:“老头子只说,他三个儿子都受伤了,对手很硬,叫我们赶紧到丹阳来和他们会合。”
  先前那人又说道:“老头子也真是死催,话也说不清楚,就叫我们10多号人千里迢迢地跑这么远;奶奶的,见面后,要跟他讲,我们每个人的辛苦费要多一倍!”
  那个中年人敷衍着说:“三狗啊,你这小子,别一屁股坐到钱眼里,拔都拔不出来。大家都是亲戚,该帮忙还得帮忙。再说了,得到了钱,照他们父子的脾气,还能亏待了我们?”
  其它的人轰然称是,都在说“老头子”是多么多么为人不错。

  这个叫“三狗”的人不服气:“老头子人不错,我们刘家对他就薄了?当年要不是黑牛叔,老头子早就死在路边了,他欠我们刘家的情,就应该还情。找他多要点钱,那是看得起老头子!”
2010-10-2 20:44:00
  为首的这个中年人显然胸有成竹:“我说三狗,你这人真是老虎眼塞不进狗眼,眶子太小了。你争什么哩,我不瞒你,这次要是事情搞好了——”说到这里,他低低地拖长了声音,“嘿嘿”了好几声,然后乐滋滋地说:“只怕钱多得你们想象不到,几辈子都花不了!”
  听他这么一说,好几个人赶紧问:“二大伯,您老怎么还打埋伏哩?信不过我们小辈?”中年人叹了一口气,得意地说:“不是我不信任大家,实在是老头子不叫说。这事情实在是太大了,大得可以盖过天,我不保密点,怎么行呢?”
  边上又有人问:“二大伯,这件是什么事?您现在给我们小辈透透风?”这个中年人又是“嘿嘿”一笑,正待要说,突然看到我正在伸长脖子听他们在说话,又把话咽进了肚子:“你们别的不要问,只要一切行动听指挥,到时候当然少不了好处!”
  还有几人想问,这个中年人却连声说:“吃饭!吃饭!”再也不肯多透露一句。
2010-10-2 21:02:00
  听了这话,我们暗自心惊,按照这些人的说法,实在和刘强他们一伙对得上号。我掉转头,看了看陈明,只见他悄悄地把手指向外面,意思是快走。我们五人交换了一下眼色,赶紧大声叫来老板,付了钱就走。

  还没出店门口,只听得这批人中有一人又低低地说道:“老头子也真古怪,原来他家也穷得要死,怎么突然一下子变得这么有钱?”又听得一人说:“老头子能干,他认识了个国外大老板,有的是钱,人家要用得着他,当然大把大把地给他钱了。”接下来,他们就不再说话,埋头大吃起来。
  听了这话,我们更是心惊。觉得对方可能大批援军到了,这个地方实在不是久留之地,而且看来,对方对我们刚刚发现的张天锡碑文也有所了解。前途如何,真是难以想象,在一个小时前不到发现碑文的喜悦顿时化为乌有。
2010-10-2 21:59:00
  出了店门,陈明一拉我的手,悄悄说:“躲起来,看看这伙人去哪儿。”这珥陵镇出门有三条路,正南的通往金坛,也就是华罗庚的出生地;正北的通往丹阳县城,正东的路通往折柳,也就是荒里湾村所在的镇。
  我们悄悄地躲在一个大房子的墙根处,过了一会儿,只见这群人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个长条布包。陈明咂嘴说道:“天哪,这伙人赤手空拳的,我们就已经对付不了,没想到,他们还是带着家伙出来的。”
  直到见了这伙人上了去丹阳县城的中巴车,我们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要抓紧行动,赶在他们到来之前,先找到这个秘密。”陈步云说道。陈明、孙卫红也点头称是。于是,我们上了去折柳乡的中巴车。
  珥陵离折柳很近,路上只要10多分钟。到了折柳,我们四处打听荒里湾村,经过镇上的人一指点,我们才知道,这个村就离折柳乡所在地不过三里路。于是,我们赶紧沿着镇上人的指点,急急地赶去。
2010-10-2 22:18:00
  折柳这地方,和行宫的地貌已经有所差别在,这里水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我们去的那个荒里湾村,水是特别的多,我们只觉得路上是经过一个又一个池塘,幸好只有一条路,虽然七转八转,却总算到了这个村子。
  这个村子很大,远远就看到一大片树。进了这个村子,我们发现村里和我们之前见过的九里村一模一样,地上全是碎瓦片,显然这也是古代遗留下来。唯一一点不同之处,就在于村子地上的瓦片是灰黑色,而不是像九里村那样的土黄色,显然历史没有九里村悠久。

  我们一打听,这个村子里的人全姓黄,没有一个姓张的。我们原以为,如果这个村和姓张的有关系,那说不定就张天锡的后代。这下子,线索又断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