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斋(小小短篇系列)》
第4节

作者: 淡淡天蓝
收藏本书TXT下载
  “啊呀,诸位年兄,不好意思……方才小弟的羊颠疯发作了……挠了诸兄的雅兴……”

日期:2009-3-21 13:18:00

  怨偶
  一滴滴的眼泪,溅落在一只瘦骨嶙峋的手上。
  那是赵氏,缠绵病榻已有三年之久,虽然医师早已断言她活不过这个秋天,但十多年的夫妻情份,当这生离死别的一刻终于来临的时候,丈夫郑禅宝仍然伤心得不能自已,紧紧握着妻子的手,额头抵在上面,一声声地哽咽着。
  赵氏勉强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抚摸着丈夫的头顶,想起恩爱夫妻中途仳离,不能白首偕老,又见丈夫哭得象个幼童一样,心中凄恻,喃喃道:“你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的,愿我们生生世世都能结为夫妻……”一语未终,一缕香魂已经缥缈消散。
  郑禅宝的伤心可想而知,哭得死去活来,总算亲朋好友再三劝慰,才打点起了精神,众人也十分卖力帮忙,把赵氏的后事办得极尽哀荣。
  也就是在赵氏死的这一天,邻村刘员外家生了一个女儿。
  小婴儿刚一降生,便开口道:“我是郑禅宝的妻子。”吓得稳婆几乎没把她摔在地上,再追问她,却只听见一声声婴儿的啼哭之声,刘员外夫妇见她也再无怪异之处,虽然当地风俗,婴儿生而能言是克父克母的妖孽,但想想总是自己亲生的骨血,终究还是舍不得把她溺死。犹豫再三,终于把她留了下来,取了个小名叫“康”,以求一世安康。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康儿已经长到了六岁,十分天真活泼,与其它孩童相比也并无异常之处,刘员外夫妇的心才慢慢地落了地。
  这一天也是合该有事,母亲带着刘康儿到舅舅家去,路上正巧遇到郑禅宝家的管家骑着马去办事,因为心急赶路一时没有留神,奔马撞到了刘家的车子,刘家的车夫正在和他理论,刘康儿掀开轿帘一看,忽然怒气冲冲道:“郑四,你自幼卖身到我家为奴,怎么今天竟敢冲撞主人?”
  那管家正叫郑四,也确是自幼卖身郑家为奴,现在见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一下子道出来历,大为愕然,又见郑康儿小小年纪,却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自称“主人”,又是好笑又是好气,道:“你是哪家的小丫头,怎么认得我?”
  刘康儿不慌不忙地说:“你不认得你的旧主人了吗?我是赵氏呀!”说着又絮絮问起郑家的情形来,上至兄弟妯娌下到奴婢仆从如数家珍,至于田院宅事更是历历如绘,惊得郑四张大了口,不知说什么好,一旁的刘母也听得目瞪口呆。
  良久,还是郑四先缓过神来,一拔马头,道:“……我……我去请我家老爷来……”
  刘母也没心思再去看哥哥了,吩咐车夫转向速速回家。一会儿到了家,刘母牵着刘康儿下了车,急匆匆奔入内室,正向丈夫叙述着刚才发生的一幕,仆人来报,说是郑家老爷亲自来访。

  两家人在客厅碰了面,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刘康儿已经得了消息从内室飞奔了出来,站在郑禅宝的面前凝目良久,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里慢慢浮起了泪花:“禅宝,你还认得我吗?”
  还不到天黑,这件奇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不少人都赶过来打听究竟,最后连府台大人都惊动了,把两家人叫到府衙里问清了事情的始末,不由捋须笑道:“天下竟有这样的奇事,不如由老夫作主,给两家结一门亲吧,两世姻缘,也算得上是人间佳话了。”两家人听府台大人这样说,也并无异议,便订了亲事,约定在刘康儿年满十六岁的时候由郑禅宝来迎娶,再行合卺之礼。

  十年之后,依着事先的约定,郑禅宝迎娶了刘康儿,由府台大人亲自主婚,红毯之上,一个是韶颜稚齿体态轻盈的少女,一个却是白发飘萧满面胡须的老人。拜完天地,轮到全家人来拜见新奶奶,居然黑鸦鸦地跪了一地,原来郑禅宝在赵氏死后虽然没有再娶,却纳了两个妾室,各生了一儿两女,年纪差不多快和刘康儿一般大了。
  没有知道刘康儿心里的感受,只是从这一天起,再也没有人见她笑过,两个月后,她便趁着郑禅宝不在家,缢死在了新房的梁上。

日期:2009-3-25 10:26:00

  这个故事的原著怎么也找不到了,反正不是《子不语》就是《阅微草堂》吧
  遇仙记
  朱梦溪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有幸遇到前人笔记中所记载的美丽多情的狐仙。
  那是他新娶的第七房小妾,最初牙婆领来的时候只说是郊县的农家之女,父亲姓罗,生前是一个不得志的秀才,年前父母双双过世了,因为家贫难活,不得已才卖身为妾。
  朱梦溪家财万贯,平生也无他好,就是喜欢美色,家里的妾室娶了一房又一房,正房大太太不能生养,所以平日里只管烧香念佛以修来世,对此一概不闻不问。

  那些牙婆们知道朱老爷的这个僻好,一有了姿色出众的少女,头一个便领着往朱家跑。几年里陆陆续续纳了六个小妾,个个姣丽冶艳,朱梦溪却犹感不足,常常交待牙婆们,务必要替他寻一个绝色的来以尽平生之愿。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领来的少女,果然明艳照人,那种低头抚弄衣带的娇憨之态更是让朱梦溪怦然心动,自然对于牙婆开出的高额身价银子也不甚在意,当下便命帐房领着牙婆去取银子,喜得牙婆眉开眼笑,连连道谢。
  自从得了罗氏,朱梦溪如获至宝,每日里绫罗绸缎、金珠古玩,只要罗氏说一声好,便是天上的月亮也恨不能摘下来给她,更兼罗氏出身也算是书香之家,粗通文义,闲时居然还能和朱梦溪吟上几句风月之诗,更是把朱梦溪喜得了不得,平时和一班好友应酢,都要带上罗氏,一来是不舍和她有片刻分离,二来也是有此佳人不甘璧藏,要在朋友面前显一显的意思。

  这一天是朱梦溪的三十九岁生辰,前一天已经在家中摆过了寿宴,一班朋友不尽兴,磨勒着非要第二天再到城中有名的朱雀楼摆上一桌,说是临窗对饮别有一番滋味。朱梦溪推脱不过,便答应了。本来照例要带着罗氏同行,结果早晨起来的时候,罗氏大约是吹了冷风,头疼起来,朱梦溪见她蹙眉捧心的样子,心中怜惜,便让她在家安歇,自己一个人赴约去了。

  尽兴归来,已是初更时分,朱梦溪微带着三分酒意,一回府便去敲罗氏的房门,连敲了几下没有人应,门缝中黑漆漆地,一丝灯光也没有。朱梦溪想着罗氏大约是先睡了,也不以为意,推开门,摸到桌上的烛台,点燃了一看,床上空荡荡的,并无罗氏人影。朱梦溪心中奇怪,正要叫丫鬟来问个究竟,一低头,看到了烛台下压着的一张素笺。

  朱梦溪展开一看,原来是罗氏的亲笔手书,大意是她本是修练千年的狐仙,因为与朱梦溪注定有一段宿缘,所以化身村女来与他了此情劫,如今缘份已尽,虽然万分不舍,但如逆天行事恐与朱梦溪不利,才不得不忍痛割爱而去。
  信的末了还写着,自己不告而别,并非狠心无情,而是留此一面之缘,希望将来三生石上,也许还有新的缘份生出也未可知。
  朱梦溪看完信,怅然良久,心中又是难过又是欢喜,难过的是今日一别再见无期,欢喜的是自己竟然有幸能遇到这样一位美丽多情的狐仙,尤其是末了的“三生石上,再种后缘”几个字,更是让他觉得荡气回肠不能自已。
  这件事在朱梦溪的朋友中传为了佳话,朱梦溪每次在人前提起此事,也总是唏嘘感概,自觉此情此事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私心中更盼着日后能与罗氏再续前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