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22日凌晨,我们师1400余名奔赴南疆的战斗骨干登上了闷罐列车,悄然向着南疆进发。我是其中的一员,当年才18岁,可已经是两年的老兵了。从山东南部的师部到云南前线,本来是一天两夜的路程,可这趟军列拐来拐去,竟然运行了7天7夜,军列到了昆明一个隐秘的小站,大家下车休息期间,我走到负责运行的指挥长跟前,问他这样开进究竟是为什么,他神秘地告诉我:“为了迷惑敌人。”我当即哈哈大笑,对这位年过半百的首长说:“人家越南跟苏联是一条线上的,苏联的侦查卫星天天在咱头顶上转,咱这么大的部队行动,人家一清二楚。”指挥长却说:“那是唬人的,侦察卫星,没那么神。”因为我从小爱好军事,对当时美苏两国的侦查手段略有了解,所以便给这位“首长叔叔”上起了扫盲课,谁料,他听了没几句,就冲我一瞪眼:“你是哪个团的?!再胡说八道,老子处分你!”我吓得屁滚尿流,逃了。
鼠辈3.18
日期:2010-03-19 13:57:06
《一个越战老兵的北漂》(揭秘版之三)
从昆明小站换乘了小火车,继续向南开进。越往南,亚热带的特征越明显了,我们这些北方兵看到了铁路两旁的高大木棉树和巨人般的仙人掌,不停地喊着、叫着。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士兵来说,任何新鲜光景,都能刺激的不能自抑;越往南,战争的气氛越是逼人了,我们看到了一队队从公路开进的军用汽车,看到了沿途车站实行军管的一副副严峻面孔。熟悉军书的我清楚,一个国家一旦实行了军管,个人的意志、法定的理念都将成为了一种说法和摆设。云南的小火车,到了开远一代,是双轨线,在跟我们错车时,经常看到塞满车厢的知识青年朝着与我们相反的方向而去,起初,我们估计这是躲避战火的国家行动,但我们只猜对了一半。到了战后我才得知,这些支边知情,来自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他们那时成群结队的北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到昆明、北京集体上丨访丨,争取返回城市,跟父母团聚。这些可爱的知青,可真会找机会啊!至今我还记得一个场面,在个旧市一次错车时,有几个男女知情从车厢里伸出头来,冲着我们喊道:“喂,大军!我们走了,劳驾你们了,可不要轻敌噢,越南人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们的喊叫声,穿透了我的胸膛,逼近了我本能深处的一种畏惧,哦,战争真的就要来了,多么可怕的战争呀!我真的有点儿害怕。起初,我认为自己胆小,就把几个“铁杆儿”聚集到了一起,悄声问他们:“咱们就要跟越南人干起来了,都说实话,你们怕吗?”大家默不作声。是啊,这几个人不是班长,就是副班长,是要带兵打仗的,他们能回答我的愚蠢问题吗?于是,我又换了一种提问方式:“都说实话,你们谁不怕?”哈哈,大家还是闷不作声.......这时,一个外号叫“老狐狸”的副班长对我说:“你他妈的真少心眼,问他妈的这些干啥?咱们几个哥们既然凑到了这里,就他妈的立个保证,到了战场上,相互照顾着点,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也幸亏这次约定,不然,在“五五一”高地上,我恐怕就回不来了。以后再说。)
日期:2010-03-19 16:52:20
《一个越战老兵的北漂》(揭秘版之四)
记得是1978年11月27日的黄昏,我们这些济南军区的老兵乘坐嘎斯卡车来到了一个云雾缭绕的山坳。在高低不平的一块空地上,我们纷纷跳下了车,并整成了四列纵队。这时,一个身材短粗的军人扎着武装带,别着难得一见的“五九式”手枪,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指着灰蒙蒙的大山喊道:“同志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翻过了这座大山,就是越南!从今天起,你们要分到云南省独立师的步兵团和炮兵团,跟新的战友一起,进行战前训练,等待中央军委惩罚越南侵略者的命令!”
几句话后,我们开始分兵了。分兵的原则大家肯定猜到了,基本上是步兵上步兵团,炮兵上炮兵团。但问题却来了:由于远道而来的炮兵少,独立师炮兵团负责领兵的一个干部喊开了:“我们这里的人太少了,再来几十个大个子!”一听炮团要人,一些步兵团的大个子蜂拥而去,谁不晓得,炮兵比步兵安全多了。由于我个头不高,没有去争抢。炮团那个干部一喊,本来有秩序的分兵顿时乱了起来。这当儿,最先讲话的短促军人一下子跳到了石头上,厉声骂道:“妈的!乱什么!”咳,这人还真有点子,他打开随身携带的手电筒,朝着那些涌向炮团的大个们喊道:“立正!”然后,他又将电光上下晃了晃,威严地喊道:“看准了,电光这边的,上炮团,那边的,给我回去!”
一场骚乱就这样平息了。不过,我却多了几分担心:这样凑合起来的部队,能打胜仗吗?
鼠辈
3.18晚饭前
日期:2010-03-19 20:38:19
《一个越战老兵的北漂(揭秘版之五)》
当晚,我被分到了独立师三团三营八连,住进了与越南一山之隔的金平县橡胶农场。接下来,我的眼前闪现出了一连串的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主力连队,连长应该是一员威猛的战将,可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连长,却开口脸就红,说话像蚊声,简直是一个“木瓜”。跟着这样的连长打仗,谁还会有信心呢(事后我们得知,这是个老实人,也是个好人,他原来在团里后勤当什么员,突然进入战争状态,部队急剧扩编,缺干部,他临时顶得缺)?非但如此,这个连队的主体是看押犯人的公丨安丨兵,他们善于擒拿格斗,却疏于野战训练,跟他们一起去讨伐曾经大败美国大兵的越南军队,让我们这些济南军区来的老兵忧患重重。另外,连队里一百三十多号人,可真是五湖四海啊,有南京军区的、有济南军区的、还有沈阳军区的,活脱脱的“八国联军”。仅我所在的二班,13个人,六个班长、副班长(因聚集的都是战斗骨干),汉、满、藏、拉枯和傣五个民族,大家相互不熟,语言不通。想想整训一个月就奔赴战场(原来说战前训练一个月),我想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打鼓。建制完成不久,大家就产生了共同的疑问:我们是主动进攻,何必这样急躁呢?
鼠辈
3.19晚20:30
日期:2010-03-19 21:34:41
《一个越战老兵的北漂(揭秘版之六)》
随着战争的逼近,一切都神奇了:
恍惚一夜之间,连长换了,来了个干练的沙连长,听说在团里当过参谋。
老部队的班长排长大部分靠边站了,换成了其它军区来的老兵,也就是说,带头冲锋陷阵的换成了有野战本领的人。
平时让人敬而远之的首长们,一下子亲切可爱了,见到了士兵主动打招呼,还主动向士兵敬烟。
战士有时冒犯了上司,他们会颠颠地向你陪笑。这在平时,早就贬你了……
战争真好!拉近了官兵关系,梳理了官僚通道,恢复了人的尊严。
临战训练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上不停地飞旋着直升机,有人说:“我们济南军区的老司令员杨得志来了。上边就是他。”
起初,打死我们也不相信,因为那时杨得志是武汉军区司令员,他怎么可能飞到云南来呢?很快,上述消息得到了证实:临战之前,杨得志换下了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成了我们西线总指挥。而且还有人告诉我们,这是***亲自点得将。受命后,杨得志只提了一个条件:“给我从济南军区的老部队调二万老兵来。”
***当即答应了。
呵呵,我们成了杨司令员“钦点”的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