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和0--6岁宝宝父母交流)》
第14节

作者: zhoulinyuluo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今天在菜市场买菜时看到有农民卖小鸭子,毛茸茸的可爱极了,周周和晓晓好喜欢,嚷着要买,我便买了两只。路过菜地,我们把小鸭子放到菜地里玩,小鸭子一进入菜地,仿佛鱼儿进入小河,自由自在满地跑,见什么都啄(我想这就是天性,就如同孩子见到新鲜的东西就想摸一样),比如泥土、青草、菜叶及我们的鞋子、拉链等等。周周非常兴奋,痴迷地观察着小鸭子的一举一动。突然,小鸭子看见了一直蚂蚁,居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捕食了!周周兴奋地叫了起来:“小鸭子吃蚂蚁了!”我震撼于孵出两天的小鸭居然有如此敏捷的捕食能力!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啊!

  回到家来,孩子们先拿了个大纸箱当小鸭子的家,找了一个烟灰缸做小鸭子的碗,还找了一个植物油瓶盖当小鸭子的杯子。她们争先恐后地给鸭子喂水、米饭、菜叶,伸出小手摸摸小鸭子的绒毛,一切是那么和谐、自然!
  孩子们和鸭子们都吃饱喝足后,好戏开始了!孩子们把小鸭子从窝里抱了出来,让它们四处跑,孩子们兴奋得跑个不停,没多久她们发现鸭子居然跟着她们跑!她们从阳台穿过客厅和餐厅跑到厨房,鸭子也穿过客厅和餐厅跑到厨房,她们跑回阳台,鸭子也跑回阳台,她们跑到卧室,鸭子也跑到卧室!她们跑得快,鸭子追得快,她们跑得慢,鸭子也追得慢,她们停下来,鸭子也停下来!这一重大发现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大叫起来:“鸭子跟着我们跑!”她们和它们在厨房、阳台、卧室跑来跑去,屋子里充满了欢呼声、尖叫声及鸭子的嘎嘎声!我感到很惊讶,没想到小鸭子居然如此有灵性!看到俩孩子快乐而兴奋地在前面跑,俩鸭子在后面屁颠屁颠傻乎乎地追,我笑弯了腰,连忙拍下了这美好的时刻。

  通过仔细地观察,我发现每次走在前面的都是那只头上没长黑毛的小鸭子,头上长黑毛的只是跟在后面跑,这是鸭子的习性,喜欢群体生活,需要同伴,看来有灵性的就是前者了。我引导孩子们观察,没多久她们也发现了这个秘密,还给它们取了名字:头上长黑毛的鸭子叫“黑毛”,满头黄毛没长黑毛的那只就叫“黄毛”了。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哪只鸭子聪明一些啊?”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指着“黄毛”:“它聪明一些!”

  为了能把两只鸭子养活,不辜负这两个小生命对我们的信任,我赶紧上网查查资料,了解鸭子的生活习性。正忙着呢,突然觉得不对劲,欢笑声和嘎嘎声都消失了,我忙出来一看,现场的景象让我哭笑不得:周周和晓晓都脱了衣服,周周正准备盖被子,晓晓手里抱着两只鸭子呢,看来她们想带着鸭子睡觉啊!

日期:2009-5-21 14:13:00

  丑爸,小丑这种情况原来在我们幼儿园有孩子发生过,我们的处理是马上送医院(因为是别人的孩子嘛,责任重大)。其原因及处理我搜索了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我觉得多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的最佳办法。周周一岁以前体弱多病,基本不能下楼,一出门就感冒。后来只要天气没下雨,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每天基本在三个小时以上,穿衣服是小区孩子中最少的。现在很少生病,有点小感冒也不需要上医院(中国是个滥用抗生素的大国,一上医院医生百分之百会开抗生素,对孩子的危害极大),食疗或自己买点药(也不能乱买)就治好了。

  小儿高热抽搐的现场救护
  一、小儿高热抽搐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高热抽搐,又称为“高热抽风”,“急惊风”,可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6岁以下发生率为5%,第一次发作多数在3岁以内,但6个月内小儿很少发生高热惊厥。任何引起发热的原因,例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变态反应、内分泌代谢障碍、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等等引起突发高热都有可能使小儿发生抽搐,但高热以感染为多,内分泌紊乱致高热则较罕见。不少读者从“小美在炎夏户外活动一天后起脖、“身体发烫”而肯定小美是“中暑”就显得过于片面。

  由于小儿发育尚不完善,发热时就容易引起大脑功能紊乱而出现意识不清、全身抽搐等症状,反复的抽搐发作可导致脑细胞损伤,影响小儿智力的发育,所以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发热,都应予以合理的降温,避免体温过高而引起抽搐。一般小儿发烧到39摄氏度以上才容易发生抽搐,但也有个别小儿38摄氏度也可发生抽搐,甚至不发热也发生抽搐,这与小儿的全身情况,特别是缺钙或患有癫痫等因素有关。那些初起为高热惊厥,后来低热甚至不发热也抽搐,那就不是一般的热惊,必须请医生诊查。

  二、高热抽搐的临床症状
  顾名思义,“高热抽搐”的症状一是高热,二是抽搐。案例介绍小美发热“烫手”,“眼球上翻、面色青紫、全身抽动”,就是高热抽搐的常见症状;此外,也可表现为双眼发直,意识不清、叫不应,面部、口唇抽动,牙关紧闭,呼吸弱、叹息,等等,一般抽搐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可自行停止,可发作一两次后不再发作,也可反复发作多次。发作过后,患儿显得疲劳而昏昏入睡。高热抽搐如及时治疗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抽搐时间长,脑缺氧过久就可能造成脑细胞的损害,留下后遗症。

  三、家庭救护措施
  一般家长不可能对小孩发热抽搐的原因作出准确的诊断,但却应该及时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尽可能减少高热抽搐引起缺氧和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避免或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1要保持镇静,尽量减少对患儿的刺激,不要大呼小唤,应让小儿平卧,头偏一侧,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口腔唾液及呕吐物返流入气管内,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用拇指按压正在抽搐患儿的人中穴(在人中的中部稍偏上),有可能一时止住抽搐,但应配合物理降温,才能防止再抽搐。
  3用冷毛巾湿敷头部或头枕冰袋,患儿清醒时也可用温水浴(水温30~40摄氏度),或用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的办法来降低体温,达到预防抽搐的目的。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自行口服退热药有可能掩盖病情,不利于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而物理降温较为安全可行。如控制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下,则绝大多数患儿不会再抽搐。

  4夏日要多饮水,少盖被,必要时可除去患儿衣服。广东化州市卢小兵、河南洛阳市谢明、上海市俞群等一批读者对小美妈“急忙拿一件丝棉袄,紧紧把小美裹妆的批评是正确的。小美妈这样做,不利于小美体温的散发。
  5要防止小儿抽搐时碰伤、坠床、咬伤舌头,家长要随时在患儿身旁照看;必要时可在口腔内上下牙齿间放一不易咬断的硬物,以防再次抽搐时咬伤舌头。
  6及时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治。尤其是一次高热抽搐超过15分钟,更应送医院吸氧和治疗,以防止或减少脑细胞的损伤。
  7抽搐1周以后可做脑电图检查,如脑电图不正常,应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少量服用苯巴比妥等镇静药,防止再发生高热抽搐。
  8平时要注意加强小儿的营养,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日期:2009-5-22 22:32:00

  黑毛死了
  小鸭买回来的当天晚上,黑毛就快不行了,精神很差,不肯吃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