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和0--6岁宝宝父母交流)》
第24节

作者: zhoulinyuluo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为什么西瓜里面有种子?

日期:2009-9-9 22:37:00

  接上
  如何帮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1、选择一所不约束孩子天性、老师负责、耐心、工作经验丰富的幼儿园,事先跟老师进行沟通,让老师对孩子的体质、性格、兴趣、心理特点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最好要求老师上门家访,和宝宝亲密交流,消除宝宝对老师的陌生感。
  2、在宝宝入园前,先带宝宝熟悉该园环境,熟悉教室、卧室、厕所、户外游乐场等地方,并知道在那些地方可以干什么,观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熟悉小朋友。这些最好在入园前一个星期进行,如果有熟识的小朋友能一起上同一个班就更好了。
  3、入园前给孩子积极地心理暗示,比如“幼儿园有很多玩具,很多小朋友,很好玩!”“老师很爱你”,让孩子憧憬上幼儿园。切忌有消极暗示,比如“这么大了,该关到幼儿园去了”,“不听话就送幼儿园”,“不好好吃饭,幼儿园老师会骂人的”,让孩子以为幼儿园是个可怕的地方,从而抗拒幼儿园。
  4、入园当天,由家长、老师陪同找到自己的小床、水杯格、毛巾架、书包柜等属于自己的小空间。

  5、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有科学的态度,应该认识到宝宝离开小家庭融入集体对宝宝来说是人生的巨大的跨越!对宝宝的心理是一次艰难的考验!要对宝宝的内心的焦虑恐惧心理予以理解,同时鼓励宝宝勇敢面对。如果孩子哭泣,不要粗暴地将孩子扔在幼儿园或呵斥孩子,也不要偷偷溜走,而应该平静地告诉孩子“妈妈只是离开你一会,午饭后来接你(并一定做到),妈妈永远爱你。”更不要在幼儿园陪宝宝,或者自己流露出焦虑的情绪,这些会让宝宝更焦虑。

  6、训练宝宝日常生活能自理,如穿衣服鞋袜、吃饭喝水、独立入厕等,宝宝具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后在幼儿园便能从容应对各个日常环节,更有信心面对集体生活。训练宝宝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及需要如饿了、渴了、热、冷、不舒服等等,让宝宝知道有需要可以找老师。
  7、入园过程中贵在坚持,无特别原因应该天天坚持送。如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话,宝宝将很难适应。
  8、刚入园最好不要问幼儿园的事情,要避开一切与幼儿园有关的话题,以免触及宝宝的“伤心处”,让宝宝更压抑。
  9、如果宝宝变得很压抑,并且吃饭睡觉都受到影响,应该找老师沟通,找出原因,实在不行应该暂停上幼儿园,以免对孩子造成心灵伤害。

日期:2009-9-14 22:47:00

  “爸爸凶了我!”
  我在厨房做饭,周周爸爸在用一种胶水修理澡盆,周周在旁边看。看了一会,可能觉得乏味,开始捣蛋,坐在地板上用小脚蹭澡盆。爸爸轻声说:“周周,别动澡盆。”周周没有反应。爸爸再次轻声提醒:“别碰澡盆。”周周依然故我。爸爸忍无可忍,一声大吼:“别碰澡盆!!”沉默了足足3秒钟,周周爆发了:“爸爸凶我...妈妈,爸爸凶了我!”伴随着伤心和愤怒的哭声,周周跑过来抱着我,断断续续地诉说:“爸爸...凶了我,我...好难受。”我蹲下来揽周周入怀,在她背上轻拍,倾听她一边抽泣一边诉说爸爸的“罪状”:“爸爸...老是凶我,爸爸...不对!妈妈...说过,不可以...凶别人的,有话...好好说。”小家伙眼圈红红,眼泪决堤而下,一度因为哭泣哽咽得说不出话来,看样子真伤心了。我轻轻在她耳边说:“我了解,被别人凶了心里是很难受的。爸爸是不对,再怎么样都不应该凶你的。”听了这话,周周获得了共鸣,继续宣泄伤心的情绪:“外婆也凶过我,我也很难受,妈妈只有一点点凶我,我喜欢妈妈,爸爸老是凶我,我不要爸爸在家,我要爸爸去上班!”其实爸爸性格很温和,很少凶周周的,这就是孩子,情绪来了恨不得要爸爸马上消失,不到几分钟说不定又和爸爸粘到一块了!

  伤心地“控诉”约持续了10来分钟,等周周的情绪略微平复,我开始和她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了:“爸爸凶你是不对,可爸爸为什么凶你呢?是不是你打扰了爸爸?爸爸轻声提醒你不要动澡盆,因为你一动澡盆,爸爸就不好修理澡盆了。”我边说边演示,“爸爸多次提醒后你还在打扰,这样对吗?”周周小声地说:“不对。”我接着说:“你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棒!现在还难受吗?”周周还在小声地抽泣:“我还难受,爸爸不应该凶我。”爸爸很识趣地过来了:“周周,对不起,爸爸不应该凶你。”爸爸无条件的真诚的道歉得到了周周的原谅,父女俩又拥抱到一起了!

  我的感悟:
  1、孩子和成人一样是有尊严的,自尊的孩子才会尊重他人;
  2、成人应该竭力维护孩子的尊严,加强修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对孩子发脾气,怒发冲冠的时候最好离开一会;
  3、人无完人,谁也免不了犯错,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对孩子发了火,应该真诚地道歉,赢得孩子的原谅。做错事就要道歉并改正,这是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犯错后该怎么做,一点也不会影响家长的权威,只会赢得孩子的尊重。
  4、孩子有生气、伤心、愤怒、哭泣的权利,耐心倾听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绪,不要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说教,理性的分析应该等孩子的情绪平复之后进行。
  5、孩子有了不良的情绪后一定要让他及时宣泄出来,否则会出心理问题。孩子真正的叛逆是在成人对孩子无数次的不理解及压制之后产生的。

日期:2009-9-19 8:00:00

  做好自己
  某天晚上,周周在小区花园荡秋千。一位妈妈带着一个4岁多的女孩走了过来,女孩想荡秋千,妈妈见两个秋千位上都有人,对孩子说:“宝贝,现在秋千上有小朋友,我们先到别的地方玩玩?”女孩拒绝。妈妈接着说:“我们要学会利用时间,到别处玩玩,等这边没人了我们再来。”女孩大声抗议并开始哭闹。妈妈见女孩这么坚持,开始想“办法”:“要不看小朋友会不会让给你荡。”说完问周周旁边座位的孩子:“小朋友,你愿意让给姐姐荡一下吗?”完全无视其他在排队等着玩的孩子。得到的答案是否定后,妈妈仍然不死心,又问周周:“小朋友,你让给姐姐荡一下好不好?”周周看了看旁边排队的姐姐,又看看这位发问的妈妈,保持沉默。这位妈妈又问了一遍,周周还是沉默以对,我想周周其实知道该不该让,知道应该给谁先荡,只是不知如何表达。于是我指着排队的姐姐和没排队的姐姐问周周,也算是回答那位妈妈:“你觉得应该谁先玩?”周周不假思索地指着排队的姐姐:“应该这个姐姐先玩。”我接着问:“为什么?”周周回答:“因为她先来的。”妈妈是个聪明人,意识到自己的不对,没再说什么,让女孩排队去了。

  在这起事件中,女孩看似不听话,任性哭闹,其实她倒没做错什么。问题出在妈妈身上:1、孩子提出荡秋千,这是合理要求,应该即时满足,不应以“利用时间”的名义拖延;2、自己不愿意排队等候,缺乏耐心地美德;3、自己不遵守“先来先玩,后来等待”的秩序,试图插队,这在孩子心目中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