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猪”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曾子为了老婆随意哄孩子的一句话真把一头猪杀了,就是以行动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守信”。
我们从不轻易对周周许诺,一旦许诺了,就一定要兑现的,不管有什么客观的、主管的理由。
日期:2009-10-16 17:47:00
不要让孩子“止哭”
周周在小区花园排队等秋千,秋千是一位10岁左右的男孩在玩。周周等了好一会,见男孩没有下来的意思,有些着急,问道:“哥哥,你还玩多久啊?”哥哥说:“我还要玩很久很久。”周周急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我想荡秋千了。”哥哥不理她,继续自顾自地玩。
周周见哥哥根本不理会自己,实在憋不住了,哭出声来:“我要玩秋千,妈妈,我要玩秋千!”我安慰她说:“你再耐心等等吧,哥哥这么大了,知道公共的玩具要轮流玩的,待会会让给你玩的。”没想到哥哥大声接茬:“我要还要玩很久很久,不让给你玩!”
这下炸了锅了,周周大哭起来,泪水决堤而下,满脸的委屈和愤懑,边哭边喊:“我要荡秋千,我要荡秋千!”我蹲下来把周周揽在怀里,轻轻拍她的背,柔声说说:“周周今天排队了,等了这么久,真耐心!等了这么久哥哥还不让给你很难过是不是?”周周点点头。我接着说:“哥哥霸着玩具不和别人轮流玩,哥哥做得不对。要不我们再跟哥哥商量商量?”
周周再次哽咽着问哥哥:“哥哥,给我玩一下好不好?”哥哥仍然说:“我还要玩很久。”周周彻底绝望,哭声震天!
旁边一位家长看不下去了,让自己的孩子把秋千让了出来,笑着对周周说:“小朋友到这边来荡吧,别哭了,哭了就不乖了。”我笑着说:“没关系的,可以哭。”家长很惊讶地看着我:“啊?让她哭啊,你可真耐心。”我点点头:“是的,让她哭。”家长不解地走了。
哭是孩子表达内心需要、宣泄情绪的方式,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饿了、困了、害怕了、不舒服了、要妈妈了等等生理和心理需要都会用哭来表达。再大一些,会说话了,生理需要如渴了饿了不舒服等会用“说“的方式表达,而内心的情绪如愤怒、伤心、害怕、委屈、生气还是用哭来表达和宣泄的。我们成人伤心、愤怒的时候不也流眼泪吗?如果这时你的亲人无比理智地对你来一句“不许哭,爱哭就是你这号没用的人”,你会不会想揍他?纵然心中有千言万语,你还会不会找他诉说?
孩子有哭的权利,一直以来我都不阻止孩子的哭。因为我自己曾经被深深的伤害过。还记得小时候,弟弟最喜欢抢我的零食,那时候一年到头难得吃几次零食,每次拿到零食后,我都有些舍不得吃,想留着慢慢地品尝。而几乎每次弟弟都会迅速把自己那份吃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抢走我手中那份,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塞到嘴里,狼吞虎咽下去。等我反应过来,零食已经到了他的肚里。我愤懑极了,怒吼着向他扑过去,恨不得把他揍瘪!打架弟弟不是我的对手,三下两下就败下阵来。打完后我仍然怒火中烧,会足足哭上半个小时!大人们很不解,说你都打赢了,还哭什么?大人们是不懂我的,虽然我打赢了,可我的零食却回不来了,这本来是属于我的那一份啊,被夺走了还不能哭吗?这种大人的不理解让我更加委屈!那种愤懑、委屈的心理至今记忆犹新!
和成人一样,孩子的情绪是需要宣泄的,也需要大人的共情。童年的我是多么希望大人能和我共情啊,如果大人能给我一个温暖的怀抱,然后在我耳边轻轻的说:“零食被弟弟吃了你很难过、很气愤是吗?弟弟这样做不对,妈妈(爸爸)要批评他。”我会多么感激,会把他奉为“知音”呀!一句生硬的“还哭什么”让我小小的心灵充满了“仇恨”!恨弟弟如同强盗抢我的零食,恨大人不公平,不批评弟弟!更恨大人不理解我!
不良的情绪不及时宣泄掉会憋坏人的,哭就是最好的宣泄情绪的方式。尤其是孩子,不会写日记,不会找朋友诉说,不会其他任何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只有哭是最简单直接的,哭完了就平静了。所以不要给孩子“止哭”,而要弄清楚孩子哭的原因并去除,大一点的孩子要和他产生共情,接纳他的情绪。孩子的不良情绪宣泄掉了,自然就不会哭了。当然对于孩子“要挟”式的哭,可以不予回应,但前提是你彻底读懂了孩子,确定他是在要挟。
日期:2009-10-20 20:52:00
关于笑笑帮助小朋友拿鞋一事:
前面有位网友说得很好,说明笑笑的观察能力比较强,还乐于服务他人,这是好事。孩子做什么是没有复杂的动机或想法的,很单纯,就是知道那双鞋是哪个小朋友的,就拿给小朋友,自然而然。
我们该如何对待?是泛泛地赞扬一句“笑笑真棒”,还是视若无睹,还是泼凉水,还是......
神的庇护的人有一点很深刻,笑笑这样做只是一种行为,不说明她这个人就是个好孩子或是坏孩子。所以我们针对的也应该只是她的行为,其实不管是赞扬还是批评,应该都只是针对行为,而不是针对人。如果是我,会这样做,微笑着看着她做这一切,再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反应,如果小朋友愿意接受帮助,我采取默许的态度;如果小朋友不愿意接受她的帮助,要自己取,我会看他们怎样协调处理,必要时提醒笑笑“让小朋友自己来”。
对于笑笑的行为,其实就有“热心助人”的美德,我会及时指出这一美德并肯定,比如这样说“笑笑帮助小朋友拿鞋了,真热心!”
而不是说“笑笑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日期:2009-10-22 23:59:00
姐姐走了,我会孤单的
---联想到热情和冷漠
晓晓姐姐来家做客10多天了,周周有了玩伴,别提多开心了!昨天晓晓姐姐要回家了,周周依依不舍,晓晓也舍不得离开。我们送晓晓和外婆上车,在马路边等车的时候,周周看着马路发呆,突然拉着我的手说:“晓晓姐姐走了,我会孤单的!”说话间眼圈红红的,很失落的样子!
“我会孤单的!”听了这句话,我心里“咯噔”一下,是啊,两姐妹感情多深啊,一起玩时相互关心,吃饭时,晓晓总往周周碗里夹菜;下楼梯时唯恐摔着周周,牵着周周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而周周对晓晓的感情也很深,上次晓晓来的时侯,舅舅打电话通知我们去接,周周不断地提醒我,该去接晓晓了,甚至连游乐场的玩具都不玩了,去接晓晓。因为车子原因,我们在马路边等了很久,没有等到。我准备回家,谁知周周一定要等到晓晓,没等到晓晓不肯回家!我们就那样站在充斥着灰尘和尾气得马路上等了一个多钟头!一个爱蹦爱跳爱玩一刻都不能停歇的孩子在马路上百无聊赖地呆呆站一个多钟头,有多么强大的内心力量驱使她才能做到啊!
周周落寞的眼神让我很心疼,我安慰她说:“我们去找小朋友玩,有苗苗、蕊蕊和乐乐呀,好不好。”
周周眼泪流了出来:“我就是要晓晓姐姐,不要她走!”
我的安慰是多么苍白,是啊,其他小朋友怎么能代替晓晓姐姐在周周心目中的位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