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和0--6岁宝宝父母交流)》
第35节

作者: zhoulinyuluo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我们家的4个月里,我给她最大限度的自由,强调的是规则,让她懂得了:规则第一,任何人都必须遵守规则(比如玩玩具要排队等候,先到先玩。自己排队很久刚上秋千不必马上让出,而是应该请对方耐心等候);只要遵守规则,不必做无谓的谦让;被人欺负后有还击的权利。4个月后,晓晓的内心已经具有强大力量,掌握规则后的她不再被别人左右,玩具被抢一定会自己夺回来,别人欺负她时,她会抓住别人的手阻止对方继续攻击,并且“警告”对方:再打我就会打你了!玩玩具不再毫无条件地让出,而是自己玩一会后再让给别人......

  不过,对于性格柔弱的孩子,我们是要有足够耐心等待孩子鼓起“反击”的勇气,鼓励孩子勇敢去面对。不能操之过急,比如见孩子被欺负而不还击就焦虑不安,数落孩子“你怎么这么老实”,这会让孩子有深深的挫败感甚至自卑。我们要做的是强调规则(也就是讲理),只要遵守了规则,不要向任何人妥协,不管对方是多么强大。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晓晓刚来我家的时候,我对晓晓说过的一句话:只向真理低头。这句话总结出孩子处理冲突时应该遵循的准则,同样适用于成人,送给大家,与大家共勉吧。但愿家长们遭遇孩子间的冲突时不再是简单的“制止”,而是静观其变,给双方孩子自己解决的机会。因为,我们不可能护卫孩子一生一世,孩子总是会离开我们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的。而学会自我保护和沟通协调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日期:2009-11-12 13:19:00

  关于孩子间的冲突,我还想啰嗦几句,大人的急于干涉其实是源于大人内心的恐惧和不信任:因为害怕孩子受伤害、被打伤,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处理好冲突,所以第一时间冲上前去替孩子解决了!
  我们作为父母,就算懂得了不要干涉、越俎代庖的道理,在实践中最大的困难还是要时时提醒自己:克服内心深处的恐惧,相信孩子自己有解决冲突的能力,忍住“制止”冲突的冲动!
  有一次津津在玩周周的滑板车,津津刚玩一会,丝丝也想玩。津津妈说:“津津,让给丝丝姐姐玩。”津津老不愿意,当然不肯下来。津津妈想继续劝说津津,我阻止了津津妈:“津津刚上去,怎么会舍得让出来呢,你这样做对津津不好,对丝丝也不好,原本丝丝还有等待的耐心呢,被你一说,她就不愿意耐心等待了。让她们自己去协商吧。”

  过了一会,津津主动让了出来,丝丝上了滑板车,俩人有说有笑的,玩得可开心了.津津妈见了,大发感慨:教育孩子无小事,真得好好学习啊!
  从上面例子就可以看出,孩子是有解决问题、沟通协调的能力的,只是我们成人不相信罢了!

日期:2009-11-18 20:59:00

  是谁阻止了孩子间纯真的交往?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一大帮孩子在干枯的小溪边玩耍:周周和乐乐在小溪的一头玩“烧烤”的游戏;浩浩、奇奇、丝丝、津津在另一头玩,3岁的浩浩很热心,站在小溪里面,挨个牵着岸上的小朋友,协助他们跳到小溪里。妈妈们在不远处的广场上聊着天。
  突然,传来“嘭”的一声,奇奇摔在了小溪里的石头上!妈妈们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奇奇妈抱起了奇奇,脸都吓白了;浩浩妈显然也很慌乱,扯过浩浩大骂起来:“是你把弟弟摔倒的吧?你这么小,怎么能牵弟弟?叫你不要牵弟弟你不听.....”
  浩浩“闯了祸”,原本已非常害怕,在妈妈的责骂之下终于憋不住大哭起来!浩浩妈接着骂:“还哭!下次不要牵弟弟了听到没有?”说毕转过头对奇奇妈说:“实在对不起,要不我们到医院看看吧。”奇奇妈没说什么,只顾着安抚奇奇。
  我走过去,查看了一下奇奇的伤情,只是后脑勺肿了一个小包,并且摔的地方不高,应该问题不大。我对浩浩妈说:“不要骂浩浩了,他没有错!他是帮助小朋友下来到小溪里啊,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你这样吧他吓坏了,瞧他多委屈呀!小孩子是预见不了这样的危险的。要说有错,也是你的错,大人应该预见到这样的危险,你应该站在旁边保护的是不是?”

  因为和浩浩妈比较熟,我说话就很直接,也“很不客气”。而浩浩妈和奇奇妈不熟,可能浩浩妈觉得自己的孩子闯了祸,不骂骂好像过意不去吧。浩浩妈见我这么说,马上不吭声了。奇奇妈也说:“不要骂孩子了,他不是故意的。”
  接着我对奇奇妈说:“摔下来的地方不高,并且马上哭了,应该不大的。不过还是要观察,如果有呕吐、情绪异常甚至昏迷就要及时送医院。”周周原来摔过多次,这方面我积累了一点经验。
  第二天,奇奇妈碰到我说起了这件事,她的意见是肯定不能指责浩浩,就算伤得重,相关责任也应该是由家长承担。而她回家是这样引导奇奇的:不能让小朋友牵,应该让大人牵,因为小朋友力气小,保护不了你。听奇奇妈这么说,我不禁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里面小豆豆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爬树的那一段,小豆豆搬来梯子,帮助泰明艰难地一步步爬上梯子,当小豆豆排除万难、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帮助泰明爬到树上,两人是多么的幸福和满足啊,这是孩子间多么美好的一种感情!

  浩浩和奇奇之间不正是这样吗,浩浩牵着奇奇的手,想保护奇奇安全地从岸上跳进小溪里,浩浩热心地帮助奇奇,而奇奇是那么的信任浩浩,两个小朋友只是想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这么“一项了不起的工作”,没想到出了一点小意外。原本这算不了什么,若没有大人的介入,他们本来可以爬起来继续完成那项了不起的工作!显而易见,浩浩妈和奇奇妈的做法破坏了孩子间的这种美好感情,对于浩浩来说,以后一定不敢轻易帮助别人了,免得“闯祸”挨骂;对于奇奇来说,今后一定不敢信任小伙伴了!孩子间纯真的交往是多么美好而令人感动啊,这不正是妈妈们所希望的吗?可是在我们的不经意间,粗暴地阻止了他们!

  大家都知道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要性,这里就不用我多啰嗦,可孩子的交往能力就是在孩子与同伴的相处中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不需要大人的干涉和介入。相反,不必要的干涉会妨碍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孩子摔了也不管吗,若是摔伤了怎么办?其实,是有两全其美的办法的,比如上面这个故事中,我们完全可以静悄悄地站在孩子旁边保护,以防万一。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摔倒,也不必那么惊慌,观察、等待一下,若是很严重,自然是要处理的;若是没什么事,我们完全可以处变不惊,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我看到过很多浩浩妈这样的妈妈,自己孩子无意中伤了对方的孩子后,妈妈会当着其他人的面把孩子大骂一通,仿佛这样才能减轻一点自己的负疚,仿佛这样才能让对方家长心里好受一点。这样的心情我完全能够理解,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羞辱是孩子不能承受的,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为孩子没有错,他心里自然是万分委屈的!

  我也看到过很多奇奇妈这样的妈妈,为了保护孩子,无意中“离间”了孩子。爱子心切,这种心情我更加能理解。但是这样会让孩子不信任小伙伴,离伙伴们越来越远......
  当某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善于与别人交往或者有些不合群的时候,我们得好好反思:是否是我们自己阻止了孩子之间的交往?

日期:2009-11-20 16:47:00

  从孩子拖着小白兔走想到的
  从公园回来的路上,遇见了一对母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