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百思不得其解,以周周的个性是不会这么谦让的,对心中的秩序她一直都是誓死捍卫,绝不让步。也许是她觉得奇奇已经让出来了,她已经成功捍卫了心中的秩序,不必再争长短,所以才做出让步?
我发现周周解决和小伙伴间的冲突还是以抢夺(比如别人未经允许拿走她的玩具,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去多回来)、哭和求助的方式为主,而不会去和小伙伴沟通和协商,这无疑是由于缺少自己解决冲突的机会所致。面对孩子间的冲突,只要没拿器械,我是不会去插手的,可往往对方家长不等“矛盾激化”,就强行拉走了自己的孩子,令周周没有了对手!(未完待续)
日期:2009-11-11 12:41:00
《孩子起冲突了:是制止还是静观其变?》
这篇文章还只写了上半部分,下半部分还没写完,看到大家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很是开心!当我们的孩子遭遇冲突,尤其是遭遇强硬的、甚至不讲规则的孩子,我们怎么办?是唯恐自己的孩子受伤害,立即冲上去评理,并要求对方孩子要遵守规则,还是等一等,观察自己孩子的反应,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应对?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周周的状态是:性格很要强(这个我在前文提到过,我从不担心她在外面会吃亏受伤害),对自己的权益绝对是“誓死捍卫”的呵呵,讲理、遵守规则。周周的好朋友大多都是温顺、谦让型的,比如乐乐、晓晓,在和周周发生冲突的时候她们都会让着周周。周周遭遇强硬的孩子的机会不是太多,偶尔有也被对方家长给“处理”了,要么是把对方孩子强行拉开,要么是对对方孩子一番说教!周周是很少有机会自己学习如何处理同伴间的冲突的。
我现在倒是希望周周能多多遭遇这样强硬的“对手”,并且有机会学会独自处理和面对!因为今后的人生中她一定会遭遇到这样的人。周周是一个内心具有强大力量的孩子,她没有大人想象的那样容易受到伤害,当然每次遇到对方不讲理,我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周周是对的,是对方不讲理。这样她会觉得妈妈是公平公正的,是支持她内心的秩序的。而且,我从来都不教周周无谓的“谦让”,只强调任何人都必须遵守规则。
日期:2009-11-11 21:39:00
孩子起冲突了:是制止还是静观其变?
接上
周周是一个性格要强的孩子,对自己的“正当权益”从来都是“誓死捍卫”,我从来不担心她在外面会吃亏。记得以前在一个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周周在独木桥上遭遇一个小男孩,两个人都无法过去,僵持当中,小男孩突然甩手给周周一巴掌!周周没有丝毫犹豫,亦没有向我们求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还击了男孩一拳!快得连扶着男孩的妈妈都没有反应过来!妈妈怕矛盾升级抱走了男孩,而周周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继续过她的独木桥!当时我们远远地看见了这一幕,并为周周的勇于反击的行为暗暗叫好!我们欣慰的是,面对攻击周周没有哭泣、没有求助、毫不惧怕、毫不退缩!
同时,周周的规则意识很强,如果是她自己“理亏”,她是心知肚明的,不会撒泼哭闹,因为她知道撒泼哭闹是徒劳无用的!周周的好朋友大多都是温顺型的,周周和他们发生冲突时(比如同时抢夺一个玩具、为了先讲哪个故事、先玩哪个游戏而争执等等)一般都是对方谦让。偶尔在外面遇到强硬的孩子发生冲突,基本上“对手”第一时间被对方家长拉开,周周想干一仗却没有了“敌人”。
那天发生“秋千事件”后,回到家我问周周为什么要让给奇奇先玩,周周回答不出一个所以然,我猜测可能是看到奇奇让了出来便觉得没有争执的必要,或者是看奇奇哭得厉害就让给他算了!后者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我觉得规则大于一切,真正的谦让是在对方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对方不遵守规则、蛮不讲理,我们对他进行谦让,这不是谦让,这是懦弱。比如说如果奇奇并没有插队,也没有哭闹,而是正常排队,周周主动让给奇奇先玩,这就是谦让,反之则是懦弱。不过按照周周的性格,很可能是前者,但我还是和周周强调了什么是真正的谦让,周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有妈妈担心让孩子自己处理同伴间的冲突尤其是和强硬对手间的冲突会让孩子受到伤害,这种担心完全可以理解,尤其对于个性柔弱的孩子。周周的好朋友乐乐就是这种温顺柔弱型的孩子,经常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在幼儿园受到小朋友欺负了。为了这事感到很“难受”(乐乐的原话),不愿意上幼儿园。我问乐乐,小朋友欺负你了,你是怎么做的?乐乐无言。我又问,你和小朋友说理了吗,你还击了吗,你告诉老师了吗?乐乐说,好朋友米拉告诉老师了。乐乐妈说,乐乐面对小朋友的欺负从来不知道还击的。乐乐妈很担忧乐乐走入社会后会不会遭人欺负呢!
要不要让个性柔弱的孩子独自面对冲突?我觉得要。孩子性格柔弱受家长的性格影响,一般主要带养人性格柔弱的话,孩子的性格会耳濡目染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也与带养人保护、限制过度有关,家长越是一遭遇冲突就冲过去保护,孩子就越是依赖家长的保护,从而丧失自我保护的能力。其实孩子间的冲突都是很单纯的,不是什么“深仇大恨”,孩子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那么容易受伤害。有时孩子被别的孩子打了,孩子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一下子就玩到一块去了,把挨打一事忘到九霄云外!反而是家长觉得“委屈、吃亏、心疼”,憋在心里很久都不舒服。
有一次,津津抢丝丝的玩具,丝丝打了津津,津津哭了起来。津津妈心疼得不得了,说丝丝你怎么又打了津津?说这话时津津妈脸憋得通红,一副很受伤害的样子。津津见妈妈这样,马上哇的一声哭得更来劲了!我、丝丝妈和津津妈经常在一起玩,都挺熟的。我对津津妈说,对挨同伴打,孩子并不觉得有多受伤害的,你的反应过激了,不信你看,不到两分钟,她俩准会玩到一块!果不其然,津津见妈妈平复下来,她也就不哭了,回头找丝丝玩去了。
《父与子》上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两个小孩打架,打完后都各自回家告状。两个爸爸拉着孩子见面了,俩爸爸评理,吵架直至打架,转过身一看,哇,俩孩子玩到了一起!这幅漫画生动地描述了孩子间的冲突是多么地容易化解,根本不似大人间的矛盾。很多家长往往由于爱子心切、护子心切,都会不知不觉间把孩子间的冲突想象得过于严重,以为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一看到自己孩子被人欺负就会挺身而出,有的甚至就如津津妈一样好像自己都受到了莫大的伤害!这样只会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脆弱、变得易受伤害,在以后的人生路上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晓晓原来就是这种懦弱的孩子,玩公共玩具时不管她排了多久队,哪怕刚轮到她,屁股还没坐热,只要别人让她下来,她就会乖乖让出来;自己的玩具被人抢了,她觉得委屈,但只会眼巴巴望着我,而不会去夺回来;任何人打了她都不会还手。我妈妈见晓晓这个样子气得不得了,说以后走入社会会给别人欺负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